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协同是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的核心内容,民间组织嵌入基层征地拆迁过程是多重张力催生的结果.民间组织嵌入基层征地拆迁纠纷,有助于基层政府和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公众利益诉求的理性表达.当前,在由单纯的政府管理转向社会治理的发展态势下,民间组织的嵌入性治理可以有效发挥其整合分散的公众利益诉求、实现公众与基层政府信息的双向传递及合理分担基层政府部分社会管理职能的作用,通过政府—公众间的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公众利益诉求的理性表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2.
在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如何通过基层政府和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来实现公众利益诉求的理性表达,迫切需要人们以新的眼光看待民间组织介入其间的应有价值.通过民间组织的有效介入可以有效发挥其整合分散公众利益诉求、实现公众与基层政府信息的双向传递及合理分担基层政府部分管理职能的价值,以此实现公众利益诉求的理性表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勾连.  相似文献   

3.
在群体性事件中,缺乏制度化的对话机制是导致公众的诉求非制度化表达的重要缘由,而民间组织以理性的特质在政府与公众之间起到沟通和协调的作用。民间组织参与群体性事件治理对于满足公众有效获取信息、实现利益整合、促进理性表达和增强民众博弈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只有将其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才能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参与群体性事件治理的政治价值。  相似文献   

4.
《理论导报》2014,(1):58-58
正参考思路:(1)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2)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5.
城市更新中拆迁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及表达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实》2013,(5)
城市更新过程贯穿着拆迁双方的利益关系。被拆迁者作为相对弱势的一方,其利益表达和诉求广泛存在。个体认知、群体互动、政府理念都会对他们的利益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决定着利益诉求的方法和渠道。在利益诉求方面,正式手段和非正式手段相互交织。要疏通利益表达渠道,除了健全相关法律之外,还需要有坚实的社会基础,以社区为载体的中间组织整合与管理是协调利益各方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6.
政府治理的纵向整合机制与社会力量参与的横向协同机制之间互动关系的结构性断裂问题,是当前地方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治难以良性互动的主要诱因。针对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治在民主决策、协商沟通、有序参与、协同治理和制度规范等方面存在的机制衔接困境,通过"礼让行人"实践中地方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治良性互动的个案呈现,可揭示建立有效的利益表达与政府回应、对话沟通与共识凝聚、自发参与和有序动员、单方治理与多元协同、道德自律与法规强制等社会治理衔接机制,是实现地方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治良性互动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7.
现代城市社会的开放属性、治理问题的异质定位、利益诉求的多元取向和社区构建的公共属性,使党建引领社区治理面临功能调适缺位、组织整合困难等压力。文章对我国基层社会独特的权力结构和政治逻辑加以分析,探讨融合嵌入情境下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的模式选择和实现机制的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为了实现党建嵌入与城市社区治理的耦合互动,党要重点聚焦于主体互动、功能整合、利益协调和价值传递等关联要素,以此来推动结构性融合、规范性认同、公共性成长、功能性整合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形成。  相似文献   

8.
征地与拆迁中的政府行为及其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征地、拆迁的实质是政府、开发企业和被征地农民与被拆迁居民三方利益的博奕,他们各有自己不同的利益诉求,但后者总是处于弱势的状态。征地、折迁中的政府行为的错位既表现在征地并非都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也表现在忽视建立失地农民或被拆迁人权利的保障机制,还表现在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拆迁。规范政府行为既要完善法律体系,完善征地拆迁的补偿制度,政府还要明确自身在两类不同性质的拆迁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中国式邻避"往往由于制度化利益表达渠道受阻、公民权利意识觉醒和大众媒体推波助澜而陷入"闹解"和"多输"的循环怪圈。基于杭州九峰垃圾焚烧项目"封闭决策—日常抵抗—邻避抗争—协商治理—原址重建"的历时性观察,建构"风险感知—利益结构分布"理论框架分析冲突演化机理,公众根据感知风险、感知挫败以及对政府、环保机构的不信赖感产生"邻避情结",而执政者"治理失灵"背后存在压力型体制、晋升锦标赛与悬浮型基层政权等深层逻辑。本文运用"解剖麻雀"方法透视邻避冲突生成逻辑后,进一步从执政理念嵌入、工作方式嵌入、公众参与嵌入和政党力量嵌入四方面探讨邻避冲突化解的"嵌入式治理"路径,以期为基层政社良性互动提供参鉴。  相似文献   

10.
自信、坦诚的政府与理性、负责的媒体在公共利益至上的原则下互相借重,有策略地开展公共危机管理,是成功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政府和媒体之间实现良性互动,迅速构建主流舆论,有利于实现信息的最优传播,促进问题解决,实现社会稳定。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得到提升,媒体的社会责任与效能得到体现,政府与媒体的公信力得到公众肯定。实现政府和媒体良性互动要建立长期的良性互动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传播机制,同时媒体应把社会责任作为媒体的核心精神,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水平。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转型时期,相伴而生的是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和社会矛盾复杂化。实践证明,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就是畅通社会诉求表达机制。为此.必须通过不断拓宽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切实畅通民情的传播途径,不断探索利益诉求表达趋势、切实把握民意的引导方向,不断完善诉求表达调处机制、切实维护民众的合法权益。惟其如此,才能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形成依靠基层党政组织、行业管理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共同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积极维护民众的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一个皖北农民维权普法协会为研究个案,探讨其在与政府及"村两委"的交往过程中,如何实现了从对抗到对话的转变.农村社区参与式发展的基础包括两方面:一是农民的合作程度,二是对话机制,同时要求各利益相关方都平等地参与到整个过程中来.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对话、沟通、妥协才得以在一个相对平和的程序中完成.组织起来的农民不仅有力量,也更具有理性.民间组织的健全有利于培育社会理性和个体理性,并促使基层治理格局不断向良性转变.  相似文献   

13.
网络的开放与快捷、匿名与平等、直接与多样的特点,有利于公众利益诉求的表达,有利于扩大政策制定主体,有利于推动民主政治与发展。但是,无秩序与非理性、结构失衡导致的鸿沟凸显、监管滞后造成的谣言发醇,又直接挑战着公民网络参与的合法性与社会道德底线。培养公民意识,塑造理性公民;切实完善和拓宽网络渠道,引导公众网络参与良性发展,依法保障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增强政府间网络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将从西方语境下发展起来的新公共管理理论移植到中国当前的乡村民主建设实践中,就必须创造性地与我国的国情及农村实际相结合,提高乡村干部的信任度和政治权威,有效整合家族、企业及各种乡村中介等组织的利益纠纷与矛盾冲突,克服对基层政权的权威束缚与资源依赖,进而实现政府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最终引导乡村社会走向“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15.
金宁锐 《唯实》2012,(6):82-84
微博问政正成为草根网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新途径。微博问政搭建起"政府—公民"互动沟通新渠道,培养了公众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的现代公民精神,敦促政府不断与时俱进,转变社会管理理念,对提升社会管理中的公民参与具有积极影响。微博问政也折射出当前中国社会管理中的不足。针对存在问题,要转变政府职能,在社会管理创新与完善微博问政良性互动中扩大公众参与,实行政府信息公开,构建政府与公众的互信,引导网络舆情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邓大才  卢丛丛 《求实》2023,(2):69-80+111
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是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路径。囿于国家治理视角相对抽象化与社会治理视角相对表层化的局限,基层治理视角理应回归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实然逻辑。作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自主实践,乡村治理共同体实践样态体现为目标一致的公共事务、“一核多元”的协商共治和责权利一体的分类治理。该实践基于“行政激活自治”机制,通过利益关联、责任网络与动员结构构建,实现自治动力激活、自治能力提升与自治行动促成,保证乡村治理共同体有效运转。乡村治理共同体实现基层政权的重心下沉、组织嵌入与权威嵌入,形成“嵌入型政权”,而从“悬浮型政权”向“嵌入型政权”转型,蕴含了国家治理、政府治理与基层治理的基本逻辑,增强了基层治理韧性。  相似文献   

17.
基层党组织是实现社会管理创新最基本的力量。在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应当切实担负起领导核心责任,以基层党建创新引领社会管理创新,努力实现基层党建和社会管理的良性互动。日照市积极探索建立党组织与党员、党员与群众"双向直通"机制,逐步实现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无缝隙、零距离、全覆盖,为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是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8.
构建新型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党的十七大发展和完善基层民主的要求,以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为突破口,通过改革政府行政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发育公民社会、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等探索来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市社区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王大广 《前线》2023,(4):78-80
公众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高质量的公众参与对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首都北京以接诉即办改革为牵引,通过进一步畅通诉求表达的多元化路径,激发公众参与的内源化动力,深化公众诉求数据的智能化分析,提升公众评价的科学化水平等途径,不断提升公众参与水平。在推进公众参与基层治理过程中,持续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有效引领公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公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20.
民间组织发展中的社会资本与治理网络优化之间具有内在的契合性。浙江商会治理网络优化的过程也是其社会资本转型的过程。人格依附是浙江商会成长期社会资本的主要形态,最终造成了当前普遍面临的内外部治理网络困局,实现治理网络优化的关键是构建制度嵌入型社会资本。制度嵌入的基础是基于治理系统优化的各参与主体平等互动的治理网络平台构建,核心是基于治理网络规范化的内部制度嵌入与外部制度嵌入的联动,难点是基于治理网络创新的传统社会资本与现代社会资本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