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慈善组织公信力重塑过程中第三方评估机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慈善组织的核心宗旨在于传播和实践慈爱与善行,在此过程中,诚信、信任、道德、责任、人道等是其最基本的价值取向,这就决定了慈善事业要取得发展必须维护其社会公信力。本文试图通过对慈善组织公信力构成要件的分析,结合中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缺失的现状和原因,研究如何从第三方评估的角度来重塑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文章首先剖析了第三方评估在中国慈善组织领域的运作状况,继而从评估主体、评估过程和评估的外部环境三个角度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意见。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重新设计了第三方评估的流程图和详细的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慈善筹资救助,带有很强的社会转移支付的性质,是社会财富的第三次分配,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公共服务事业中,慈善捐赠的作用日渐凸显,需要明确慈善捐赠与政府拨款之间的相互关系。本研究站在筹资立场,以公立高校慈善捐赠为例,对慈善捐赠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中国1998-2011年相关数据进行静态和动态面板分析,发现:慈善捐赠与政府拨款之间在短期存在"示范效应",在长期出现"挤出效应";有偿服务对慈善捐赠在短期存在挤出,在长期存在正向影响;收入因素是居民做出慈善捐赠的动力来源;税收负担为居民慈善捐赠提供信号;储蓄行为对慈善捐赠产生替代效应。因此,中国引导慈善捐赠的发展要求政府信息公开、提高居民收入、规范慈善基金会发展和通过地方税体系建设保障公共服务供给资金。  相似文献   

4.
吕静 《桂海论丛》2013,(3):61-66
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第三次分配的重要载体,慈善事业具有增加社会福利和社会总消费等方面的经济功能。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时间虽然不长,但发展速度很快,同时也凸显了善款运作方面的问题。文章从产生慈善行为的经济动因出发,揭示了慈善事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在分析慈善资金供给与需求的基础上,对资金的合理使用与慈善组织的有效监督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吴英杰 《求索》2010,(1):66-68
慈善服务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各种非政府组织或个人提供慈善服务可以看成是市场与政府之外的第三种配置方式。在政府受公共资源约束以及社会分工扩大的条件下,第三配置的演进体现了慈善配置多元化的必然性。现代第三部门的兴起是对政府提供的慈善服务不足的一个回应,反映了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正在形成一个更加合理的公共资源的配置体系,一个能让政府与社会共同承担公共事务的协调统一的均衡框架。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50号现发布《河南省契税实施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省 长 李克强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一日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承受转移土地、房屋权属的单位和个人为契税的纳税人,均应依照本办法的规定缴纳契税。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土地、房屋权属是指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本办法所称土地、房屋权属转移是指下列行为:(一)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即土地使用者向国家交付土地使用权出让…  相似文献   

7.
治理理念是基金会较好地实现其组织宗旨与使命,从而赢得组织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权利,实现组织有效自治目标的前提。伴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历史文化的发展,基金会的治理理念经历了从慈善文化到公益文明的演变。在新的历史时期,由于基金会作为非营利组织的缺陷,其在发展中存在着慈善的供给不足、慈善的业余性与慈善的父权性等危机,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制度化的途径。特别是组织文化建设,来弘扬组织的公益精神。  相似文献   

8.
城市社区治理内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治理需要将政府、社区自治组织、第三部门等团结起来,整合各自的资源形成社区内部的合力,以有效的解决社区公共事务.社区是居民获得公共产品的重要场所,在这个层次上所提供的公共产品数量多少、质量优劣与社区居民的利益直接相关.可供选择的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模式有政府直接供给模式、政府间接供给模式、集体合作供给模式、市场供给模式和其他供给模式等.  相似文献   

9.
慈善事业的市场化运作是在慈善运行机制探索中的创新,是顺应市场文化环境的必然产物,它为劝募市场的形成开辟了道路。民政资金主渠道是政府拨款,毕竟政府财力有限不能满足公益事业的发展需要,还要依靠慈善行为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慈善事业市场化运作就是要突破“行政性”瓶颈,使慈善从民政救助兜底中解脱出来,实现慈善与民政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0.
闫金山 《理论月刊》2023,(9):113-122
第三次分配对推进慈善公益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社会组织既是慈善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第三次分配自然离不开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组织在第三次分配中扮演着重要的连接者角色,从具体实践过程来看,社会捐赠相关制度不健全、社会组织服务提供能力欠缺、民众声誉评价影响力不足、社会组织对捐赠主体的形象宣传力度不够等是目前社会组织参与第三次分配面临的主要困境。针对性地完善社会捐赠制度,提高社会组织服务提供能力,提升民众的声誉评价影响力,加强社会组织对捐赠主体形象的宣传力度等是优化社会组织高效参与第三次分配的可行之举。  相似文献   

11.
新论快递     
胡鞍钢:我国需要第三次“解放农民““我国需要进行第三次‘解放农民’的制度革命,以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城乡隔绝、对立、分离的不公平和不公正局面。“这场制度革命的核心,是解放农民、投资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我国发展的首要问题始终是农民问题。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而城乡之间存在着巨大发展差距,长期形成了不同的身份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公共服务制度、公共财政制度等。第三次“解放农民“最根本  相似文献   

12.
由政府主导型慈善向多元化慈善转型是当下中国慈善改革与发展的应然诉求。社会视角下的慈善群体结构包括第三部门慈善群体、第三域慈善群体、私域慈善群体三种理想类型。从不同群体自身的行动逻辑,以及社会与国家的互构关系来探讨慈善参与行为,表现为:第三部门群体慈善参与性高但社会中心性不强,具有一般发展预期;第三域群体慈善参与性高,社会中心性强,发展预期好;私域群体慈善参与性一般,社会中心性强,发展预期最好。  相似文献   

13.
税收参与了三次分配全过程,分别以生产税净额、转移税及税式支出等形式参与分配,是影响三次分配关系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在发挥第三次分配对促进共同富裕的积极作用、激励引导公益事业发展过程中,税收优惠政策随慈善事业的发展而动态调整,并已基本实现主要税种的全覆盖。当前为进一步提升税收政策成效,应积极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扎实推进慈善税收政策体系的优化与落实。  相似文献   

14.
志愿组织在当下中国得到了有效培育和发展,已然成为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新角色。伴随着政府改革运动的发展、民间参与的兴起、民营化潮流的冲击以及公共组织形态的改变等内外部环境的变迁,公共服务的志愿性供给得以发展。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契约失灵、第三方管理以及志愿失灵等理论有助于诠释志愿组织参与到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为此,通过建构志愿组织与公共部门的供给合作关系、市场与志愿组织的供给策略联盟,实现政府-市场-志愿组织的供给网络结构化模式,可进一步地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6,(12)
正(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第八十一条受益人接受慈善捐赠,依法享受税收优惠。第八十二条慈善组织、捐赠人、受益人依法享受税收优惠的,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办理相关手续。第八十三条捐赠人向慈善组织捐赠实物、有价证券、股权和知识产权的,依法免征权利转让的相关行政事业性费用。第八十四条国家对开展扶贫济困的慈善活动,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第八十五条慈善组织开展本法第三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慈善活动需要慈善服务设施用地的,可以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划拨土地或者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慈善服务设施  相似文献   

16.
共同富裕包括了物质上的富足和精神上的富有,是涵盖城乡、东西部区域等多个层次的共同富裕。其不是福利主义,更不是平均主义,本质上体现为经济学的选择天平更多地向公平倾斜。现阶段的中国仍然有许多因素制约着共同富裕,分配方式的不合理是其中的重要原因。“第三次分配”是适应新时期健康发展需求的有效分配方式,其能克服“第一次分配”的“市场失灵”,弥补“第二次分配”的“政府失灵”,还能引导各类人群实现精神上的富裕,是推动物质和精神共同富裕的重要补充。作为“第三次分配”主体的慈善活动,其分配去向不仅包括“纾困扶弱”的传统方向,还能流向鼓励创新、造福人类的其它领域。在慈善活动的作用机理中,“代表性启发”可促成慈善活动的内在动机;“观众效应”形成外在动机;社会画像诱发形象动机;网络社交则强化了脉冲式慈善行为。这一机制适应了新时期的分配特点,较好地对社会资源进行了“第三次分配”。但现阶段的慈善活动,三方面的动机均较弱,需要优化宣传方式、强化外部压力以及培养慈善理念,以更好地推动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7.
我国职务发明制度目前存在着尚未解决的两大难题:职务发明界定标准仍不清晰,在理论与实务上仍然存在着巨大的争议;职务发明权属模式僵化生硬,约定权属规则的适用范围相对狭窄。对于制度困境的解决,国际经验具有借鉴意义。以美国、法国、德国为对照,三个国家虽然利益侧重有所不同,但都构建了清晰的任务标准与完善的权属分配模式。参照比较法经验,针对我国职务发明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在认定标准方面,应当采取清晰的单一“任务标准”,构建独立的第三种发明类型;在权属模式方面,应扩张约定权属规则范围,分类处理具有国资属性的职务发明。  相似文献   

18.
公信力是慈善组织存在的合法性基础,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影响慈善捐赠和慈善形象的重要因素,关系着慈善事业的持续发展、慈善文化的弘扬和社会建设的有序推进.当前,应该加强慈善立法,建立与完善慈善组织的内部治理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第三方评估机制和慈善监管体系,加强慈善组织的能力建设,化解我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危机,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慈善捐赠是第三次分配的主渠道,但慈善捐赠并不必然能促进共同富裕。中美慈善捐赠的要素比较表明,中国慈善捐赠促进共同富裕的捐赠主力是企业,未来可预期的捐赠主力是个人,受赠主力与行动主力是基金会和慈善总会等社会组织,慈善资源的分配是关键环节,具有比较优势的促进主力是政府。第三次分配能否和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共同富裕取决于捐赠主体共同富裕专项目的捐赠的广度、深度及捐赠规模,以及有促进共同富裕空间的综合慈善目的捐赠能有多大比例和规模及时、切实地投入共同富裕领域。第三次分配包括捐赠主体、捐赠目的、捐赠客体、捐赠对象和促管主体五个要素,包括募捐、捐赠、捐赠管理、捐赠分配和促管五个环节。因此,可从这五个要素和五个环节构建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20.
王雄 《青年探索》2017,(6):40-49
在政府职能转移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通过购买公共服务来实现政府职能转移。在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共青团组织开始大量承接政府转移的青少年事务,目前主要有三种典型模式:以上海为代表的政府模式、以苏州、佛山和嘉兴为代表的市场模式以及以深圳、北京和重庆为代表的群团模式。广州共青团综合运用政府模式、市场模式和社会模式等多种供给模式,积极探索承接青少年事务的可行路径,并由此形成了共青团承接青少年事务的广州特色。然而,目前,共青团承接青少年事务也面临着共青团主体地位不明确、资金来源不稳定、社会组织承接机会不均衡和承接能力弱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承接青少年事务的职能,共青团需要强化其主体地位,通过财政供给、市场运作和社会协助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通过扶植社会组织发展、建设专业化服务团队和打造高端服务平台等方式,来提高承接青少年事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