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志愿服务是一项应对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社会自主治理的服务体系,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和独特的自愿、公益、服务的组织方式。萨拉蒙在《公共服务中的伙伴》一书中也提到了志愿失灵的四种表现:志愿的供给不足、志愿的特殊主义、慈善的父权主义、慈善的业余主义。因此,志愿服务作为公共服务的补充,更加需要政府的辅助和支持。但是,政府采用何种方式支持、促进志愿服务的发展?如何  相似文献   

2.
民营化的关键是竞争,但由于公共服务市场的性质是存在严重缺陷的“准市场”,所以在公共服务市场中往往缺乏必要的竞争。因此,公共服务的失败就有其必然性。为了实现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政府必须确保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并且必须与企业、非营利组织、志愿组织等开展合作,公共服务供给因此在结构上呈现了政府直接供给、市场供给、混合供给并存的局面,其中,混合供给居于中间的位置,为政府直接供给和市场供给提供参照基准,有助于实现效率与公共价值(包括公民参与、公民满意度等)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志愿服务的兴起与公共服务的蓬勃发展紧密联系。志愿服务与公共服务都以公益为目标,公共服务为志愿服务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志愿服务在公共服务中创造经济价值,提升了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果,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公民参与,对公共服务的实现产生了深远影响。应当大力倡导和支持志愿服务,通过建立政府与志愿服务部门的新型伙伴关系,以基本公共服务为主要领域,巩固志愿服务参与公共服务的制度化机制,进一步倡导公民广泛参与志愿服务,从而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效果,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治理"概念的出现,意味着政府部门从事公共服务供给思维的转变。随着治理理论的实践,提供公共服务无疑成为社会治理活动的"终端"。与传统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的逻辑格相对应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陷入服务供给的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社会失灵的历史怪圈。作为社会治理理论发展的新形态,网络治理理论在批判继承传统治理理论的基础上,将分析的重点放在政府、市场、社会这些不同工具和机制的相互协作上,并将"场域"和"资本"引入公共服务供给的治理网络中加以考察,以此探索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政策工具研究中的志愿者途径是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有效方式,它作为政策过程中的工具性途径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志愿合同、志愿协议、志愿标识和志愿诉求。政府应该充分利用志愿途径的政策工具服务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同时也要注意其局限性所在。  相似文献   

6.
政府购买杜会组织服务在全球治道革命与结社革命的共同席卷下,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矫治"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治理新选择。在我国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现有制度安排中,政府通过体制嵌入将社会组织纳入政府行为逻辑当中,社会组织通过"模仿"政府行为来积极回应这种体制嵌入。政府与社会的行动逻辑优化了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凸显了加快政府职能转移、增强社会治理能力的溢出效应,但在实践过程中也滋生了购买行为的雇主化、社会组织的异化、公共服务的内卷化等现象。调适与优化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行为,应从营造制度环境、完善制度设计、健全制度支持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影响因素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升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传统观点认为,地方经济或财政实力决定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但是,我们认为公民参与、社会组织、信息沟通、电子政务技术等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升更具影响力。在公共治理理论框架下,本文分析了影响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升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综合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8.
西方非营利组织理论述评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本文评述了当前西方非营利组织研究的主要理论 ,包括政府失灵理论、合约失灵理论、第三方管理理论、政府与非营利部门关系类型学以及政府、市场、志愿部门相互依赖理论。在此基础上 ,文章认为 ,现有的西方理论在解释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生成和运作时还存在着理论上的局限性。因此通过精细的实证研究 ,发展出更具解释力的理论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民间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的模式与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对于满足农村公共需求、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完善农村社会管理具有重要价值.为此,必须要创新民间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模式,着力构建政策参与、资源动员、项目合作、志愿服务、社区自助等多种模式.民间组织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约束和自身特点所限,民间组织应该主要为农村提供较低层次的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个性化公共服务和社会性公共服务,这是民间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边界和限度.  相似文献   

10.
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模式是提高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社会回应力,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有效途径。目前,公共服务供给的市场化和社会化正经历着由浅入深的深刻变革,在多元化的理论基础、发展动力和监督体系作用下,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显著提高。但是,在供给过程中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非均衡性扩张的问题,市场组织公共服务供给非公益性风险的问题,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供给非有效性供给的问题,仍然影响着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体系整体效能的发挥。切实加快转变地方政府服务方式,加强对市场主体供给行为监管,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和引导,是有效提升公共服务公益性和安全性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1.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一种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创新,其关键支撑与操作流程为"市场运转、政府主体、定项委托、契约管理与考核兑现";其根本要求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需要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公民日常生活等方面,科学地对待与社会组织之间所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  相似文献   

12.
非营利组织失灵:组织边界之模糊与清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回顾学界对非营利组织失灵的研究和区分非营利组织失灵与非营利组织问题的基础上,厘清从市场失灵到政府失灵、从政府失灵到非营利组织失灵的逻辑,提出非营利组织失灵源自其组织自身固有且依靠其自身不可克服的缺陷。目前非营利组织失灵源自组织边界模糊化或越界、错位,其纠正只能依靠组织边界清晰来实现,有必要引入公共企业这一组织形式并赋予其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相应职能。  相似文献   

13.
邓云宁 《传承》2010,(27):119-121
非政府组织不仅以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以及公民社会发展等多种理论获得支持,实践中它还通过在公共危机发生前进行宣传与预警、公共危机发生时进行社会动员与整合、公共危机结束后进行善后修复与回应反馈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对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探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要确保弱势群体享有平等权益,在新时代实现"弱有所扶",就必须要提高社会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然而当前,我国社会公共服务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使得一些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对此,我们应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营、多元参与的协同治理模式,推动组织结构一体化发展,建立健全问责机制以及惩处机制,满足弱势群体多样化需求。  相似文献   

15.
陶国根 《桂海论丛》2014,(3):104-107
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和"志愿失灵"现象的共存表明,仅靠市场,仅靠政府,亦或是仅靠非政府组织都是不够的,协同治理是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由于生态文明建设中多元参与主体间的利益冲突和博弈,使得生态文明协同治理格局的形成遭遇了重重困境。从利益协调的观念途径、经济途径和制度途径共同入手,建立健全各方利益相协调的机制,实现多元参与主体利益和谐共生,成为当前化解生态文明协同治理困境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面对社会转型进入关键时期我国政府提出的一个新的改革命题,是缓解社会矛盾和解决民生问题的现实需要,更是体现以人为本和弥补市场公共产品供给失灵的重要制度安排。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建立符合本国、本区域特点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模式,探索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体系和体制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17.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性是实现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而以项目为主体的供给方式是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实践模式之一,它能有效调动政府、市场与乡村社会的参与力量。以主体互动视角去探究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制供给的有效性可以发现,通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互动、地方政府与农村的资源互动、承包商与农村村庄的行动者互动,项目制供给实现了国家与社会对农村公共服务有效性供给的助推作用。但即便如此,项目制在助推农村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同时,亦引致农村社会内生化结构性障碍。  相似文献   

18.
公共服务供给视角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摒弃经济建设型政府和管制型政府是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由此决定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必须承担直接供给与社会管理的责任,同时重视第三部门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角色地位,实现政府与市场的有效结合。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就是通过公共供给的政府化与社会化建立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政府转型。实现政府与社会的耦合。  相似文献   

19.
<正>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巨型政府"病已严重影响政府的执政效率和质量,"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困境也导致了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非均等化。由此强调政府职能让位和市场价值的新兴理论和运动蓬勃兴起,倡导者们主张建立政府决策制定(掌舵)和决策执行  相似文献   

20.
自主性是志愿组织实现自身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加强志愿组织自主能力建设,有着五个方面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完善志愿组织治理、有利于促进志愿组织向新的发展阶段提升、有利于建立健全志愿组织的问责机制、有利于克服"志愿失灵"和有利于志愿组织的本土化.志愿组织自主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可从五个方面着手:逐步完善志愿组织的政策法律框架、建立多元化的经费来源与筹款机制、强化志愿组织对自主性的追求与承诺、促进青年的广泛参与和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