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辉 《工会博览》2003,(6):14-14
员工李某与一家公司签订了5年期的劳动合同,这份劳动合同于2002年4月30日到期终止。2002年4月9日公司人事部口头通知李某,“老李,我们  相似文献   

2.
案情回放张某原系A公司员工。1996年9月,与A公司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03年12月,A公司以分公司资产与他人合资成立了B公司,张某也随之到B公司工作,但二者未签订劳动合同。2004年6月23日,张某向A公司提出解除双方之间劳动合同,同  相似文献   

3.
沈翔 《工会博览》2004,(8):21-21
案例:陈某于2002年8月被某公司录用,并与公司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今年3月公司更名,原公司同时注销,法人资格终止。虽然原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仍然是新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新公司成立后,却未与陈某变更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4.
案情回放 江某于2007年7月毕业后通过招聘到某制药公司工作,双方同时签订了劳动合同,该合同仅约定了劳动合同期限、试用期、劳动报酬、劳动纪律事项.2008年12月,江某不辞而别,跳槽到了其他公司.制药公司知道后告知江某,要求其立即回公司工作,否则将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追究其违约责任.江某得知后,于2008年12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要求裁定其与制药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其理由在于其签订的劳动合同没有按照《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具备劳动合同必备条款,属于违法的劳动合同,此劳动合同无效.  相似文献   

5.
案情回放 屈某是一直升机公司的飞行员,于2011年5月5日与公司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因招聘时公司所述的待遇没有兑现,故其于2011年11月24日向公司邮寄了辞职信.收到辞职信后,公司认为,双方签订的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另签有培训合同,为其进行了相应的培训,支付了培训费,故不同意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6.
案情回放 张某于1996年到某公司工作,签订了劳动合同.后双方又分别于2006年和2007年签订了两次一年期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最后一份劳动合同约定合同期限至2008年11月15日.2008年10月14日,张某向某公司提交书面申请,称其在公司已经连续工作12年多,希望与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被公司拒绝.2008年10月27日,某公司向张某送达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告知张某于当日至2008年10月31日不必再来公司上班,并于2008年11月3日至2008年11月5日来公司办理相关手续.届时,公司会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此后的2008年11月10日,某公司向张某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通知.接着,2008年11月15日,某公司再次向张某发送提前办理离职手续及结清相关费用通知.  相似文献   

7.
案情回放 郑某于1999年12月入职A公司,双方于2005年4月18日签订了劳动合同,后A公司出资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B公司,此后A、B公司业务合并,但郑某的劳动关系和人事关系均转到B公司,由B公司发放工资,缴纳社会保险.2008年11月5日郑某诉至顺义区劳动仲裁委,主张与B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现要求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B公司认为郑某在A公司工作期间的劳动关系和人事关系均转至B公司,并且两公司经营业务合并,共同管理,因此应当视为企业合并,劳动关系继续履行,故B公司不同意支付郑某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相似文献   

8.
案情回放李先生于2005年11月进入某公司工作,月薪8000元,并签订了期限三年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者如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2007年7月,公司发现李先  相似文献   

9.
汪来超 《工会博览》2006,(24):15-15
江苏读者王先生来信询问:我在工作期间与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甲方(即用人方)为我工作单位的上级集团公司,半年前我因病与工作单位解除了劳动合同,工作单位也同意了,但工作单位的上级集团公司(甲方)认为他们没有同意,  相似文献   

10.
案情回放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仲裁时选择要赔偿金,后又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继续履行合同.近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理了这起劳动争议案件,驳回了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合同的请求. 小张毕业后进入一家从事软件开发的公司,双方签订了3年期的劳动合同,并约定试用期为六个月,试用期工资为1.5万元.他工作3个月后,公司领导和小张谈话,提出他开发的软件客户不满意,小张不符合公司的录用条件,公司决定与小张解除劳动合同.小张认为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没有依据,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1.
正职工提问:刘某于2017年2月20日入职北京某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管理岗位,入职时和单位签署了自愿放弃社保申请书。2018年11月20日,刘某以公司未为其缴纳社会保险为由向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公司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12.
张某于1996年到某公司工作,签订了劳动合同。后双方又分别于2006年和2007年签订了两次一年期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最后一份劳动合同约定合同期限至2008年11月15日。2008年10月14日,张某向某公司提交书面申请,称其在公司已经连续工作12年多,希望与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被公司拒绝。2008年10月27日,某公司向张某送达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  相似文献   

13.
朝云 《工会博览》2008,(12):35-35
案情回放 李先生于2005年11月进入某公司工作,月薪8000元,并签订了期限三年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者如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4.
梁某是某中外合资 公司的办公室职员,已 在公司工作了五年多,半年前因劳动合同到期,公司与其终止了劳动合同。原公司与其终止劳动合同后,梁某就原公司未给其缴纳养老保险等事宜将原公司举报到了劳动监察大  相似文献   

15.
王颖 《工会博览》2005,(8):17-17
陈阳大学毕业后进入某IT公司工作,并与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半年前,公司与陈阳协商一致,提前解除了劳动合同。3个月后,陈阳经过咨询得知,原公司与他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但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对他的侵权。  相似文献   

16.
沈翔 《工会博览》2004,(11):17-17
案例:1999年3月1日,张某与某控股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2001年5月2日该公司因生产需要,决定将原签订的3年合同统一改为5年期,并限定在一周内完成变更劳动合同手续。当时张某公出外地未归,公司通知其爱人李某代为签字。事后李某将代签的合同交给张某,张某并未向单位提出异议。  相似文献   

17.
正职工提问:陈某于2017年10月9日入职某游戏公司,从事市场推广工作,双方签订了为期两年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到期后,陈某选择不续签劳动合同。结算工资时,陈某要求公司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陈某向公司提供了  相似文献   

18.
案情回放胡某于2005年11月进入沈阳某机械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工作,双方并签订有劳动合同。2010年12月20日,胡某与公司又签订了期限为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的劳动合同。2011年2月5日,公司向胡某发出辞退处理意见:因胡某与同宿舍员工熊某发生口角后,胡某先动手引发肢体冲突,险些酿成流血事件,影响非常恶劣,造成了员工间紧张气氛,对员工关系和工作氛围造成  相似文献   

19.
苏文蔚 《工会博览》2006,(20):12-12
案情回放章某与某食品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明确约定工作岗位为行政人事部经理。2003年该公司在没有与章某协商并且没有通知章某的情况下,突然在公司的管理层会议上宣布:章某所在的行政人事部被并入总务部,并被分拆成两个下属部门:人事部和行政部,章某被任命为行政部主管。对此章某表示不能接受,与该公司总经理多次协商未果。章某认为公司单方面变更劳动合同,原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公司实际上已经单方面解除了劳动合同。因此要求公司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  相似文献   

20.
案情回放于某2009年10月入职A科技公司,担任业务员,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约定该岗位实行标准工时,合同中没有作息时间的条款。2010年12月,双方解除了劳动合同。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