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来真是惭愧,在读李蒙的传记《陶渊明》以前,我对陶渊明所知甚少,但却一直以讹传讹,在头脑中形成了一种很顽固的概念:以为陶公过的是悠然自得、养尊处优的隐居生活,以为陶公纯粹就是一个做秀的隐者,以为他写的“桃花源”只不过是一种空虚的幻像……看完了,真是很沉重,也很悲哀,为自己,为陶公。  相似文献   

2.
陈朝鲜 《理论月刊》2007,(9):118-121
陶渊明辞官归隐历来备受世人关注。本文拟从他的心性入手去探讨这一话题,指出性真是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必然,心善是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基础。正是由于这二者,陶渊明在归隐后实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个体的生命与心灵之间的和谐这三者的完美统一,从而领会到田园生活的闲情逸趣、自得之乐,进而成就了其至善至美的人格。  相似文献   

3.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来惊天动地;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小时候我以为你很有力,  相似文献   

4.
吴家凡 《传承》2008,(21):47-47
"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陶渊明辞官后,一直过着隐居躬耕的生活。正因为他的隐居生活,可能在许多人的印象中,都认为陶渊明肯定非常醉心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从不去想其他的事情。其实不然,在家教问题上,他也是很务实的。  相似文献   

5.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来惊天动地;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小时候我以为你很有力,你总喜欢把我们高高举起……"正如歌词所唱,在学生眼里,教师应该是有力的、神气的,  相似文献   

6.
金星宋砚     
金星砚,又名金星宋砚,是江西省星子县的传统工艺品。金星砚,是因砚石中散嵌着金色云母、赤铁矿等碎粒,视之宛若点点金星,夺目而生辉而得名。据传,第一方金星砚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亲手刻琢而成。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公,弃官回到星子县温泉粟里陶村,过着他归园田居的生活。一日,他来到横塘驼岭,偶得金星石一块,爱不释手,如获至实,归家后自刻成砚,研墨挥毫,书写了《五  相似文献   

7.
先前在一本书中读到,陆游小时候,有一次偶见陶渊明的诗,便欣然会心,爱不释手。日暮时分,家人叫他用饭,他竟至夜不就食。我以为是作者夸大罢了,而今的我成了个正宗"书迷",真真切切体验到书的魅力之所在时,才毋庸置疑。生活中难免有不尽人意之事,譬如工作不  相似文献   

8.
谭忠国 《理论月刊》2008,(4):110-113
陶渊明与自然的和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质性自然";二是躬耕田园."质性自然"是陶渊明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基础,躬耕田园是陶渊明与自然和谐的主要体现.他通过读书弹琴、饮酒赋诗、游乐交友特别是躬耕田园等方式,达到了委运任化、物我为一和与道冥合的高超境界,即达到了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社会政治、自然观以及"我与己"三个层面论述了陶渊明人生价值和思想境界的转化,动态地展现了陶渊明的价值观念体系,剖析了陶渊明思想转化的原因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0.
把事当事     
李戈亮 《政策》2003,(10):23-23
把事当事说来容易,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它需要我们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需要我们克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思想;需要我们克服贪图安逸、畏难懒散的行为;更需要我们有一种自律意识,经常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励。 笔者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小和尚担任撞钟之职,自以为撞得很不错。有一天,庙内主持要换人取代他的位置,小和尚很不服气地说:"我撞的钟难道不  相似文献   

11.
"莲塘乡情总入梦,桃花园里会陶公。"感悟灵山秀水,相约茶乡罗山。美丽的罗山县魅力无穷:古老罗山文化灿烂,红色罗山丰碑林立,绿色罗山风光无限。顺应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时势潮流,中共罗山县委、县政府在绘制"十二五"蓝图时,明确提出了建设"魅力罗山"的奋斗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任务,罗山县人大常委会以发展为主线,贴近民生选监督议题、开展监督工作,全力支持、保障"魅力罗山"建设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2.
林方直 《前沿》2008,(2):F0003-F0003
《自然之子:陶渊明》(内蒙古大学2007年修订版)是内蒙古大学高建新教授精心撰写的一部学术著作,是著者多年来潜心于此领域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全书系统、深入地探讨了陶渊明的家世、生平、思想、创作、人格价值及其对后代的影响等重大理论问题,全面清理总结了前代有关陶渊明的研究成果,在充分搜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博采众芳,广鉴前贤,实事求是地评价陶渊明,重新发掘陶渊明的独特价值,最终还陶渊明一个本来的面目。全书选取了有关陶渊明研究的十个重大问题加以深入细致的分析评价:一、陶渊明的家世;  相似文献   

13.
于耕科 《传承》2007,(12):45-48
自1600年前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问世后,"桃花源"就成为中国人心中向往的圣地,从古至今,人们为之心驰神往,为之寻寻觅觅。那么,陶渊明所看到的桃花源到底在哪里呢?这些年来,在湖南常德的桃花源之后,浙江慈溪、江西九江、湖北竹山等地又纷纷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世外"桃花源"。哪一个是真正的陶渊明笔下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呢?各地"桃花源"的主人都旁征博引,据理力争,至今不知所以然。我心仪的"桃花源"在哪里?  相似文献   

14.
高文 《湖湘论坛》2007,20(3):48-50
陶诗不仅表示陶渊明诗歌这种单一内涵,而且还标志着一种审美的传统,具有鲜明的典型性与示范性。众妻封譬士大夫以自己的感同身受,经历了与陶渊明相似的人生体验,从而形成了形形色色,各富内涵的“陶渊明情结”。此情结概括起来主要有十种不同的境界。  相似文献   

15.
艾军  朱鸿亮 《求索》2005,(8):142-143,149
宋明以降,关于陶渊明思想观念和诗风来源争论颇多。本文结合魏晋玄学的精神,对陶渊明作出全新解读,认为陶渊明的生命观是魏晋玄学郭象一派的前奏,是儒道两家相辅相成的表现。但同时也指出,他的“平淡”并非一种超然的表现,而是追求生命自身存在的价值而非社会价值的体现,是个性独立解放思潮在魏晋时期的一次发扬。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家住漳州市芗城区某小区的小朱心情愉悦。他笑逐颜开地对人大代表沈和解说":本以为不闹上法院一定无法解决,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解决了,人大代表真是值得信任!"原来,小朱家楼下的吕大爷经常不分昼夜念经烧纸,对他造成极大困扰,两家为此多次争吵,区人大代表沈和解了解到这一情况后,  相似文献   

17.
一1927年2月25日,鲁迅在给章廷谦的信中说:"我不想做‘名人’了,玩玩。一变‘名人’,‘自己’就没有了。"真是无奈之言。没有"名"的人,总觉得人之"有名"是很风光的事,但真到了"有名",如果不是想借虚名来骗钱或牟利,其实是很苦恼的。因为各色人等都要来这"名"上蹭一蹭,或托名以营利,或借名以自炫,或遭拒而恼怒,或仰慕而纠缠,或谬托知己强作解人,或有意贬抑以显其能。总之,"有名"便多是非,名气越  相似文献   

18.
在澳门将岛屿称作离岛。这真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叫法。岛屿原本指被水环绕的陆地,而一个离字,则赋予了岛屿和大陆之间千丝万缕的情思。  相似文献   

19.
营员感言     
孙伯伟 《台声》2008,(3):34-36
这次参加了全国台联所举办的2008台湾大学生冬令营“北京——哈尔滨团”.我觉得获益良多,尤其是交到了不少朋友。在北京时我们受到了北大同学热情的招待,在路途上也受到了他们许多照顾.不管到哪里参观都有他们陪着我们.他们真的很亲切.让我相当感动。我还和一些北大的同学成了相当好的朋友。真是不可思议.才短短几天就让我们的感情变得那么好,原本我以为大陆的同学和我们的想法可能很不一样.  相似文献   

20.
曹众 《中国人大》2013,(17):6-7
正确的废话,就是敷衍的套话、严谨的空话、真实的假话、虚无的大话。这些话永远没有错,永远没有用,讲了无可厚非,讲了无可质疑。恰如,1942年毛主席在延安讲得那样":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作者汪中求先生以为,正确的废话之所以能够可持续发展,原因在于既省事又保险。至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