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在90年来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中,始终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回顾反腐败的历史,党在反腐倡廉方面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即运动式反腐→办案式反腐→制度式反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侧重,或兼而有之。总结反腐败的经验教训,对推进当前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曾兴华 《传承》2011,(11):24-25
发生于中央苏区时期的"于都事件"是我党历史上的第一个集体腐败案,反腐共识缺乏是导致这一集体腐败的主因。于都事件所暴露出的反腐共识缺乏的问题,不仅是苏维埃政权建设时期反腐工作的一块"短板",也是当前反腐倡廉工作必须认真加以解决的难题。从构建政治共识入手,提出凸显权利共识、落实参与共识和增强民主共识三个预防腐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反腐败历史就是一个不断推进党自身建设科学化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党的领导,根据时代发展变化要求,坚持用科学的理论、制度和方法推进党自身建设的科学化,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反腐倡廉工作,渐次经历了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思想反腐、运动反腐、制度反腐、权力反腐、体系反腐工作范式实践,积累了丰富而生动的经验,为新时期反腐败工作科学化带来三点规律性启示。  相似文献   

4.
清代热河地区移民进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志平  唐亚君 《前沿》2006,2(12):230-232
清代热河地区的移民进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移民的发轫时期,时间段为清初至康熙末年(1644-1722年);第二阶段为移民的快速发展时期,时间段为雍正以迄乾隆十三年(1723-1748年);第三阶段为移民的扩展时期,时间段为乾隆中叶至清末(1749-1911年)。清代中后期出现的蒙古移民和汉移民的“再移民”增强了移民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提高公共权力运行透明度--反腐败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政党最大的特点是"手中有权".权力本身具有腐蚀性,如何拒腐防变是执政党建设中无可回避的重大历史课题.改革开放以来,为防止和克服权力腐败,我们党从三个方面作出了艰辛努力:教育反腐--加强党性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惩戒反腐--严厉查处不正之风和腐败大案要案;制度反腐--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强化党内和社会的权力监督.党内反腐败斗争实践表明,教育反腐与惩戒反腐必不可少,但仅有教育反腐与惩戒反腐相结合还不足以遏止腐败,由此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极为重要.健全权力运行机制涉及许多问题,本文试从推行阳光政治,提高权力运行透明度方面作些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的公众参与反腐主要包括三种路径:一种是通过包括诽谤木、肺石与铜匦等形式在内的公众举报;另一种是通过"登闻鼓"形式进行的司法参与反腐;第三种是"民拿害民官吏"形式的公众直接惩治腐败。古代公众参与反腐的历史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推进公众参与反腐的前提是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公众参与反腐;推进公众参与反腐的关键是构建合理的激励制度;推进公众参与反腐的根本是实现公众参与反腐的制度化与法治化。  相似文献   

7.
浅谈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伟大选择的历史经验李大为,陈抒雁中国共产党在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把握历史发展的方向.代表人民的利益,作出了三次科学的伟大的选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艰苦的实践和斗争。终于找到了"农村包围...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把反腐建设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任务,要扎实推进反腐建设,达到改善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遏制腐败,维护人民根本利益,首先必须确立反腐建设的基本理念。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根据中国目前的反腐实际情况,在反腐建设中应树立制度创新、全过程监督、依法反腐、成本控制、公众参与的理念,这是反腐建设取得成效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9.
唯物辩证法认为,逻辑与历史是辩证统一的,两者既有一致性的方面,也有差异和对立的方面。"两个不能否定"论断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不能否定与当时当下历史相统一的逻辑及其实践;第二,应当否定和校正与当时当下历史相背离的逻辑及其实践;第三,在尊重实践的基础上,把握两个历史时期之间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网络反腐已经成为广受关注的社会运动.从历史实践的角度来看.网络反腐起源于公众舆论活动;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网络反腐由公众单向表达逐渐转变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互动,并逐渐朝着合作共治腐败的方向发展.作为公共治理的运动过程,网络反腐解决了中国公共治理的工具困境,在共同聚焦于腐败这一议题后,基于对善治目标的追求,各参与主体正在努力实现行为模式的转变,共同促进网络反腐的发展.网络反腐是中国公共治理的成功实践,实现社会的共治与善治,需要政府与社会公众分析所处的历史境遇,把握时代发展方向,不断深化对公共治理实践逻辑的认识与运用.  相似文献   

11.
《传承》2016,(12)
制度反腐、道德反腐和提薪(或高薪)养廉是中西方国家发展历程中出现的三种反腐路径,是当代中国反腐机制的三个主要路径,这三种反腐路径分别与X理论、Y理论和超Y理论密切相关。与这三种反腐路径相比,由这三种反腐路径以及其他一些路径共同组成的当代中国反腐路径具有明显优势且在中国当前的反腐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代中国反腐路径的发展方向:在分别强化、具化三种反腐路径的基础上,提高三种反腐路径的协同程度。  相似文献   

12.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新中国历史分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在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其中改革开放前的奋斗探索,为改革开放准备了必要条件;改革开放后的伟大成就,是对改革开放前正确思想和实践的深化、发展。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这两个历史时期的辩证统一关系,实事求是地看待这两个历史时期的辩证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张萃萍 《理论月刊》2010,(4):133-135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把反腐建设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任务,特别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党的建设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的今天,反腐建设能否取得成效,关系到党的兴衰成败和国家的发展前途。而要扎实推进反腐建设,达到改善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遏制腐败,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首先必须确立反腐建设的基本理念。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根据中国目前的反腐实际情况,在反腐建设中应树立制度创新、全过程监督、依法反腐、成本控制、公众参与的理念,这是反腐建设取得成效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4.
《新东方》2015,(6)
笔者从反腐新常态入手,在详细论述反腐新常态的必要性和新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五点建议,以实现反腐新常态打造政治新生态:一是加深廉政教育的力度和扩宽教育的广度;二是积极借鉴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三是加强上级巡视力度,强化其震慑作用;四是借助全媒体新平台,形成反腐新局面;五是建立反腐组合制,打造反腐新利器。  相似文献   

15.
延安时期的中国处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个历史时期接续交汇的历史节点,该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显而易见。为改变内忧外患的局势,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干部教育的体制机制,在教育目标、形式、内容、理念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是关于党的建设的有效实践。深入总结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的内涵和成效,用“知、情、意、行”四个维度探讨其现实启示,有助于创新新时代干部教育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6.
所谓"国家级难题",是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发展中面临的,事关全局、触及根本、急切紧迫、关注程度高、解决难度大的一系列重大挑战和棘手问题公众调查结果显示,前三项"国家级难题"分别为:"腐败多发高发,反腐不力亡党亡国,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贫富差距过大,收入分配不公,  相似文献   

17.
微博反腐是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所出现的一种新型反腐模式。在新形势下,运用微博来反腐有其特殊的优势,微博是反腐的新方法,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公民言论自由的实现,为反腐败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微博反腐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对此,可以从发挥政府主体作用,公民积极参与成为主力军和激发微博本身的能动性三个方面探索微博反腐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内在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内在的理论和实践逻辑决定了它能够与时俱进。在任何一个社会历史时间段和任何一个地域空间里 ,马克思主义都有特定的真理边界 ,时代变迁和应用地域转移会促使马克思主义改变自己的理论形式和部分内容以适应新的实践环境。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由它的实践品质、批判品质和开放品质所推动 ,这些品质内在地驱使着马克思主义者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三个有利于”是检验中国改革开放思想正确与否的标准 ,“三个代表”则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确立了科学标尺。  相似文献   

19.
邬美娣 《传承》2012,(13):33+35-33,35
自党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党的自身建设。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围绕“执政”这一根本问题,从不同的角度,阐释如何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管好权、用好权的根本性原则、目标和要求,“三个执政”是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新“三大法宝”。新时期,将此作为党的新“三大法宝”,加大反腐力度,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反腐廉政机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曹凝 《人民论坛》2012,(36):36-37
腐败作为一种历史现象,不容忽视,必须结合本国国情,予以切除,否则将阻碍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反腐思想的出发点与归宿,结合国际历史与中国实践,系统且深刻地认识中国化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反腐败思想的内容,形成我党独具特色的反腐思想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