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勇 《前沿》2011,(20):138-14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实现社会关系的和谐,也要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特征,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既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环境危机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如何克服环境危机,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和共同难题。环境问题,说到底,是关于人如何看待人自身、自然的价值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的环境思想丰富且深刻,关于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关系、劳动实践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代谢的桥梁、环境问题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等思想是其中的精髓。这些思想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国内外的环境危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刻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可持续发展最核心的问题,是科学发展观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对我国人际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意识领域有着影响的深远。因此,建立人与自然和谐指标评价体系是相当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人类生态意识的演变告诉我们,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敌对关系,而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建设生态恩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应转变国民价值观念,加强周边生态合作,加快地方生态立法,加大生态科技投入。  相似文献   

5.
刘丽萍 《长白学刊》2006,(5):110-110
一、科学发展观的对象结构科学发展观就是用科学的理念来定义发展,并确立发展的目标;通过科学或科学的手段实现发展,并达到发展的目标。那么,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呢?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问题就是人与物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历史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体现人与物的  相似文献   

6.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意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伦理源于生态环境恶化,是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发生尖锐矛盾引起生态危机的理性反思,它把传统伦理学中的道德原则从人际关系领域扩大到人与自然关系领域。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一种适度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理论,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最新理论成果。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重新审视了人和自然的关系,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的传统态度,要求人们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和保护自然,体现了丰厚的生态伦理意蕴。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观点解释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的区别在于人是从事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本质上来讲,既有斗争的一面,也有和谐的一面。准确地把握和理解毛泽东提出的这些富有价值观点的内涵,对现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主线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统筹兼顾”的发展要求;“经济建设”的发展重心。  相似文献   

9.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决定与“历史合力”相统一的观点,强调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要统筹社会全面协调地发展,充分考虑人的主体价值;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当今时代人与自然关系所发生的新变化,从人、自然、社会的辩证关系出发,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充分注重到尊重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的目的需要的重要性,并强调要将两者有机地统一于现代化的实践中,这也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人的目的性相统一的观点;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并对如何认识和推进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和举措,这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统一的思想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惟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丽水实际出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市建设为载体,以辩证思维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唯物史观体系中,人的主体性理论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它贯穿于唯物史观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人的发展解放理论、社会的本质与发展理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理论、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等等重要基础理论之中,构成唯物史观的一条重要理论主线和重要理论支撑。人的主体性理论,又同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是深入理解“以人为本”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理论视角。把握唯物史观人的主体性理论这一重要线索,对于进一步深入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进而扩展到如何正确认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吸收环境伦理学的核心观点,把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都纳入伦理关怀的视野中,同时摒弃它所隐含的人类在自然界面前可以无所作为的思想,构建可持续发展伦理学,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以人为本之理念出发,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制度的建构应指向人之生存与发展置身于其间的关系中所存在的突出困境和矛盾,并以此确立其制度体系和路径选择。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从人之生存与发展基本权利的制度保障问题方面出发,以发展成果共享和民生问题的解决为着眼点,建构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公共服务制度;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从人之社会主体地位的制度保障问题出发,以保障人是社会的主体及应有的民主权利为着眼点,建构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公众参与制度;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制度保障问题出发,以人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的保护及人之环境权的保障为着眼点,建构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环境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4.
廖小平 《湖湘论坛》2009,22(3):11-12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从伦理的视角看,科学发展观也是一种科学发展的伦理观。相对于传统发展观而言,科学发展观体现着更为先进的伦理文化要求。在认识和处理人与物的关系时,科学发展观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在认识和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科学发展观体现的是追求公平的伦理精神;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科学发展观体现的是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精神。这些伦理精神充分说明了:科学发展观需要科学发展的伦理观;科学发展观内蕴着丰富的伦理底蕴;科学发展观有着广阔而深远的伦理诉求。  相似文献   

15.
刘剑飞 《前沿》2010,(22):132-134
从科学发展观角度看,苏联的解体是没有正确处理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结构比例、速度与效益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等之间的关系,忽视以人为本等原因造成的.以史为鉴,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还要适时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统筹好城乡、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苗凌云  王青山 《传承》2009,(12):46-47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必须树立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观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和生态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格日勒图 《前沿》2006,(1):156-158
20世纪中期以来,人类最大限度地获得各种资源的同时,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范围改变了全球的生态环境,一些生态系统所遭受的破坏已经无法得到逆转,牺牲环境发展生产的恶果正在越来越凸现出来。然而,在这种掠夺式的开发难以为继时,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出现了一个崭新的理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这是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充分认识人与自然关系发展史,对我们当前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向度,这一价值向度体现了工具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有利于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统一;体现了功利尺度和道义尺度的统一,有利于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实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体现了人的尺度和生态尺度的统一,有利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和应有之义。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20.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必须树立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观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和生态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