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丹 《求实》2008,(11)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观,强调的是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以人为本思想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各个方面,并且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贯穿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中.对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渊源、基本内容、特征、在当代的新发展四个方面作研判,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的思想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的基础是共同富裕,主题是人民当家作主,核心是培养"四有新人",出发点和归宿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其物质基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其战略重点是塑造高素质的人;其优先考虑的问题是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其目标是坚持"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其实质是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为新一代领导集体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廖正君 《世纪桥》2007,(11):53-54
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从群众观点和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形成了独有的以人为本思想,同时从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将以人为本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相结合,找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目前加快发展新疆的现实机遇和条件已经初步具备,要以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为指导,在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进程中,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新疆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新疆各方面的优势,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一切为人民"的价值观是对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础或思想渊源.深人研究邓小平的价值观及其与"三个代表"的内在联系,能加深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加深理解"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更加认识它同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从而增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7.
罗帆 《党史文苑》2004,(8):59-60
"以民为本"是我们党对"以人为本"思想的特定诠释."以民为本"思想不仅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而且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邓小平"以民为本"思想具有深厚的历史、理论和实践渊源,其提出的"以民为本"思想的实践途径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从发展本质、发展内容、发展原则、发展体现、发展要求五个方面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两个大局"是邓小平根据中国国情提出的区域轮动发展和阶段发展的思想,是邓小平发展观形象而又简略的概括."五个统筹"则是对"两个大局"的具体化,是对经济、社会、环境和贫穷挑战的应对.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新的发展观,是对"两个大局"的实践和创新.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对小康社会的认识经历了"中国式的现代化"、"小康之家"、"小康社会"的过程。他所言的小康,不仅是一个人民生活水平的概念,一个经济发展水平的概念,还是一个社会发展水平和状态的概念,核心思想是发展以民生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邓小平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