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保护网瘾少年成都行专家报告会”在成都举行。担任中国经 济导报社网瘾防治中心主任的张春良透露,目前他已获得了全国20多个家 庭、63位网瘾少年家长的授权,下一步,他们将针对整个网络游戏产业进 行一场集体公益诉讼。 近年来,因玩网络游戏引发自杀、过度疲劳死以及因虚拟资产引起争  相似文献   

2.
苏枫 《小康》2009,(10):52-54
“每周上网40小时就是有网瘾”,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某博士批露的这一网瘾标准,引发轩然大波。在两位少年猝死“网瘾训练营”的背景之下,网瘾疑似治疗标准的出台遭到了诸多围攻,各路网瘾治疗专家纷纷出马,在指责“40小时网瘾论”不科学的同时,都力推自己制订的网瘾诊疗标准。  相似文献   

3.
新语     
《小康》2009,(9):18-18
“被就业”;“发烧死”;“24公里下车”;“楼滚滚”&“楼脆脆”;“北京4700”。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网瘾”蔓延的信息时代,有轻度网瘾的青少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群体。大学生罹患网络综合症的机率由于网络的普及日益增大,学校教育及时采取系统有效的措施不失为挽救处于网瘾边缘人群的良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释了新时期大学生网瘾的危害,并就大学生网瘾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之上着重就应对大学生网瘾的措施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上网的引导和管理;高校教师尤其是辅导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指导和教育,端正他们的兴趣指向;大学生要加强自我防治。通过齐抓共管,使大学生远离网瘾。  相似文献   

6.
根据2005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而13岁至17岁的中学生群体成为“网瘾重灾区”。近年来,这一比率似乎还在增长,势头令人担忧。如今.暑期临近,又有多少青少年会陷入网瘾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7.
得与德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为什么有的人死了还活着呢?因为他有德但可能无得;为什么有的人活着已经死了呢?因 为他无德但可能有得。  得,即索取,个人向社会取得的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德,即奉献,个人对 社会做出的贡献。人不能不“得”,也不能无“德”,“德”是首位和基础,“得”是条件 和保证。  贡献和索取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个人为社会做出贡献,就为个人索取打下了基础 。所以,贡献应该居于首位,人不能无“德”。  人要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必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个人从社…  相似文献   

8.
龚丽平  楚汉 《广东民政》2009,(4):5-6,15
今年清明节前后,一些新闻媒体纷纷报道或议论殡葬服务翻番收费,×ד市丧葬市场乱象不断”;“殡葬暴利”,在金融危机下,“殡葬行业却能成为一支奇葩,并广受大学毕业生乃至硕士博士们的追棒”;广州市基地均价三万元,“武汉墓地价格10年上涨5倍”,人们“活着买不起房,死了买不起墓”等等。霎时间似乎造成这样的舆论:现如今殡葬服务已经市场化,大城市墓地价高,殡服宰客;政府民政部门对这一市场疏于管理,以至乱象横生;普通老百姓惊叹“死不起”。  相似文献   

9.
王锁明 《群众》2012,(12):52-53
在当今信息时代,网络已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在给大学生带来方便和娱乐的同时,如使用不当也会给他们造成伤害,其中首推“网瘾”问题。所谓“网瘾”,是指上网者对互联网产生的强烈依赖心理,他们长时间地和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时空中,欲罢不能,即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难以自拔。上网成瘾有游戏成瘾、聊天与交际成瘾、色情成瘾...  相似文献   

10.
第一现场     
<正>观点看法我已看破红尘,不想再谈恋爱。——沈阳一位16岁少年在虚无缥缈的网上竟有100多个“老婆”,像所有患网瘾孩子所经历的一样,花季少年俨然变成“历经沧桑的男人”。作为长江的前浪,我不会死在沙滩上。——讲解《三国演义》而红透半边天的易中天在被问及,担不担心被解说《论语》的于丹抢饭碗时如是回应。少言是思想者的道德,唯有少言才能多思。舌头超出思想,那超出的部分只能是废话。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石家庄市在开展“网络阳光计划”活动中,通过剖析青少年痴迷上网的根源,采取网络沟通、网络教育、网络引导等“以网治网”的网络化措施,帮助许多青少年脱离网瘾。  相似文献   

12.
观点看法     
《观察与思考》2007,(9):15-15
我已看破红尘,不想再谈恋爱。 ——沈阳一位16岁少年在虚无缥缈的网上竟有100多个“老婆”,像所有患网瘾孩子所经历的一样,花季少年俨然变成“历经沧桑的男人”。  相似文献   

13.
抠条文在行,找出路不行;管死的办法多,促活的办法少;遇事“难”字当先,遇难“退”字当头;没有政策等政策,有了政策等意见,有了意见等经验,有了经验等支持……  相似文献   

14.
话说讳“4”     
话说讳“4”□柳成行数讳,外国也有的,如西方人之忌“13”。在我国,惟因“4”与“死”谐音,粤人特忌一个“4”字,在日常生活中每每避讳。比如家住4楼,会说3+1楼;买菜4斤,会说3+1斤。讳得如此执迷,不禁使人费解:汉字中与“死”谐音者多矣,诸如“事...  相似文献   

15.
2009年第14期《瞭望》刊登沈望舒的文章,审视互联网造成的数十种“沉迷症”中,网游带来的“网瘾”问题无可置疑地高居前列,它造成的现实和长久的社会伤害已使其经济收益显得微不足道。  相似文献   

16.
为岳飞平反     
岳飞短促而悲壮的一生事迹,800多年来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不管什么时代,只要国家有难,大家就会想起岳飞来。记得七七事变、抗日军兴后,我所认识的亲友,几乎家家都模仿岳飞所写的“还我河山”四个字,写来挂在墙上。在当时的抗日歌曲中,古诗词唯有岳飞的《满江红》响彻云霄。然而,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对于这样一位英雄人物却产生了不少误解。岳飞被当成封建社会“愚忠”的典型,只知道有皇帝,不知道有国家,一举一动唯皇帝要他退兵,他就退兵;要收他的兵权,他就交出兵权;皇帝要他死,则“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于是,“…  相似文献   

17.
我一家都是共产党员。父亲建国前参加革命,存彭德怀的西北军区通信营;母亲参加抗美援朝,《英雄儿女》罩的“王芳”;我与兄弟都已有二十多年党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为了新中国,前进”的董存瑞……红色教育对我有着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胡继雄 《世纪行》2011,(1):24-24
2010年12月4日 播出节目:在“网瘾少年”的背后(第396期)湖北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574号《关于加强综合治理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对策建议》的提案  相似文献   

19.
当前,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2005年的调查,目前我国有网瘾的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除了现有数量庞大的青少年网瘾群体外,在目前无网瘾的青少年中约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并且网瘾青少年数量的有增无减是无可置疑的,所以对于网瘾青少年及其家庭的关注也应是与日俱增的,根据陶宏开素质教育亲子互动夏令营的实证研究,从当前家庭教育的角度提出可行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段本松 《现代领导》2011,(12):19-19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李林森和李森林,同为组织部长,名字也只是顺序之差,他们的人生却有着如云泥般的差距:一位隐瞒绝症两年多,到生命最后一刻仍把病房当办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