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许洁 《中国减灾》2011,(1):44-45
灾情信息统计工作是防灾、减灾和救灾工作的重要基础,及时、准确地掌握灾情信息,直接关系到经济建设中防灾减灾决策,关系到灾后救灾工作的决策,关系到灾区群众的生活安排,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2009年,吉林省按照《关于全面推广使用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统》操作使用及灾情统计制度的培训,之后全省各地开始使用《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报送统计灾情。  相似文献   

2.
《中国减灾》2014,(3):52-53
问:如何做好灾情统计报送工作? 答:灾情统计报送工作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及时、准确、规范地反映自然灾害损失情况和救灾工作开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中国减灾》2014,(3):37
2013年,由全国减灾救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制定的9项国家标准和6项民政行业标准正式实施。我国减灾救灾标准化工作正在稳步推进。2013年2月1日,《自然灾害分类与代码》、《自然灾害灾情统计第3部分:分层随机抽样统计方法》、《自然灾害遥感专题图产品制作要求》国家标准正式实施。2013年5月1日,《自然灾害灾情统计第2部分:扩展指标》国家标准正式实施。2013年7月1日,《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等级划分基本要求》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4.
为使全国的灾情资料与广大关心救灾和减灾工作的同志共同分享 ,民政部救灾救济司从 1 996年开始每年编纂一册《中国自然灾害年报》(以下简称年报 )。 1 998年以来 ,《年报》已由商务印书馆做为正式出版物出版 ,并在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出售。该书由六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本年度自然灾害及救灾工作概述 ;第二部分为本年度重大自然灾害案例 ;第三部分是灾情大事记 ;第四部分是救灾工作大事记 ;第五部分为灾情损失统计表格 ;第六部分是于本年度制定的与救灾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本书具有很强的史实性和权威性。如该书的第三部分 ,采取了分灾种…  相似文献   

5.
<正>灾情信息是救灾工作的重要决策依据,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灾情调查统计工作,经过多年努力,我国自然灾害灾情调查统计体系的科学性、规范性得到了极大提升,但也面临一定挑战,本文对此进行介绍分析,并提出加强技术研究、提升灾害信息员业务能力等建议。近期,新修订的《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调查制度》《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调查制度》正式颁布实施。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我国灾情管理工作与时俱进,发展迅速,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灾情管理制度不断得到完善,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灾情应急值守制度、灾情会商核定制度、灾情报送通报评估制度等为防灾减灾救灾决策提供了支撑;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不断发展,分级培训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这支队伍力量逐步发展壮大、能力不断提升,为解决灾害预警、灾情报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提供了保障;灾情管理技术也取得了新突破,多网络多终端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平台、全国灾害信息员数据库、  相似文献   

7.
《湖北政报》2010,(15):39-40
<正>鄂民政规[2010]3号第一条为及时、全面、准确掌握灾情,规范灾区现场灾情核查,指导灾区开展救灾工作,根据《湖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民政部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和《湖北省民政厅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工作规程》,制定本规则。  相似文献   

8.
地方风采     
大连市:严格规范灾情统计工作为及时、客观反映自然灾害情况,全面、准确地评估灾害损失,为国家和省、市领导提供详实可靠的救灾决策依据,实现灾害管理科学化、标准化,按照民政部《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和《大连市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要求,大连市民政局日前下发文件,就有关灾情统计和损失评估上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增强灾害统计上报的时效性。各区市县级民政部门对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突发性自然灾害,凡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应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灾情,并在灾害发生后的3小时内填写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表(突发性自然灾害快报),上…  相似文献   

9.
《中国减灾》2014,(5):52-53
正问:如何做好灾情统计报送工作?答:灾情统计报送工作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及时、准确、规范地反映自然灾害损失情况和救灾工作开展情况。所谓及时,就是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收集、整理、上报信息。这里的"第一时间",是指采取一切  相似文献   

10.
灾情管理是民政部门的传统性业务和基础性工作,既是民政部门的职责,也决定民政部门在救灾工作中的位置和作用发挥。1993年,民政部与国家统计局共同制定出台《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并历经几次修订,对灾情报送流程、灾情统计指标解释、灾情报送时效性及规范性等多方面进行明确。同时,民政部建成了覆盖中央一省一地市一县的4级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实现了全国县级以上灾害信息员在统一的业务平台上开展灾情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分析等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为及时、准确、客观、全面掌握全国自然灾害情况,科学评估核定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为防灾减灾救灾提供决策依据,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对原《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调查制度》《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调查制度》进行了修订,并于今年3月印发,本文对两项统计制度的修订背景、主要修订内容等进行介绍解读。灾情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基础决策信息,是开展抢险救援、救灾救助、恢复重建等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通知》,对广东省自然灾害救助工作进行部署。一是要以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及时发放救灾款物。二是组织制(修)订救灾和物资保障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三是加强应急值守,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变化,及时统计上报灾情。四是根据灾害风险预警预判,提前预置救灾物  相似文献   

13.
为及时、客观反映自然灾害情况,全面、准确地评估灾害损失,为国家和省、市领导提供详实可靠的救灾决策依据,实现灾害管理科学化、标准化,按照民政部《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和《大连市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要求,大连市民政局日前下发文件,就有关灾情统计和损失评估上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减灾》2012,(15):63
日前,安徽省淮南市减灾救灾委结合实际,建立了"淮南市自然灾害应急专家库"。"淮南市自然灾害应急专家库"由淮南市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专项设立,其主要职责是受委托对全市发生的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分析,研判灾害趋势,查核和科学评估灾情,对灾害应急救助工作提供决策建议、意见、专业咨询以及技术支持。根据灾情从专家库抽列人员组成专家组,对灾情进行会商。  相似文献   

15.
正科学化、标准化的自然灾害灾情统计制度提高了灾情信息上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全年24小时灾情应急值守制度提升了信息沟通和监测能力;精细化、规范化的灾情会商核定制度促进了涉灾部门之间的合作,实现了灾情信息的共享;严格的灾情报送通报评估制度推动了灾害管理责任的落实。以上各项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使灾情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也为减灾救灾决策提供更多支持。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面对灾情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贵州坚持依法依规、加强预案建设、完善制度机制、配齐建强队伍、规范核查核实、突出服务实效,多措并举全力做好灾情管理及救灾救助工作。通过真抓实干,强化各级灾情管理能力,在灾情报送、核查评估等方面取得显著工作成效。贵州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复杂,自然灾害多发易发。机构改革以来,贵州充分认识当前灾情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将强化灾情管理作为提升救灾和物资保障能力的基础,将依法规范开展统计作为灾情管理的根本保障,从坚持预案引领推动、坚持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坚持配齐建强统计管理队伍、坚持核查核实、坚持突出服务实效等方面加强灾情管理取得了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吉安市民政局对《中国共产党吉安历史》编撰工作中涉及民政部门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情况及采取的救灾措施"专题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市民政局救灾救济科将灾情史统计范围扩展到建国以来,并充分发挥市减灾办  相似文献   

18.
<正>因灾倒损房屋情况统计是自然灾害灾情统计的重要工作内容,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住房建设和规模等发生变化,调整和优化相关工作制度,可为提升灾后恢复重建与救灾能力水平提供依据、打下基础,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安全、基本生活需要和社会大局稳定。房屋是人们进行生产生活等各类活动的必要场所,也是自然灾害发生后遭受破坏的主要承灾体。因灾倒损房屋情况统计,是自然灾害灾情统计的重要工作内容。此次《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调查制度》《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调查制度》修订,对倒损房屋统计对象、指标定义、类型划分、判定依据、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本文将重点围绕以上要点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减灾》2012,(8):63-63
日前,安徽省淮南市减灾救灾委结合实际,建立了“淮南市自然灾害应急专家库”。“淮南市自然灾害应急专家库”由濉南市减灾救灾委员:套办公室专项设立,其主要职责是受委托对全市发生的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分析,研判灾害趋势,查核和科学评估灾情,对灾害应急救助工作提供决策建议、意见、专业咨询以及技术支持。根据灾情从专家库抽列人员组成专家组,对灾情进行会商。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灾情信息是救灾工作决策的重要依据,直接关系到自然灾害的预警预报、应急处置、救援救助、恢复重建的工作成效。及时快速、客观准确的灾情信息,是各级党委政府掌握灾情动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的前提,能够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