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2005年,是危机事件频发的一年,“矿难”、“苏丹红”、“甲醛呻酒”、“松花江水污染”、“天价医药费”等等,成为留存在中国公众心目中“危机”的代名词:从国际品牌到国内企业,从高等教育到医疗卫生,从官煤勾结到环境污染,无论是营利性礼会组织、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还是政府部门.在这一年相继遭遇各类危机,很多事件成为媒体集中报道和公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焦点或热点。  相似文献   

2.
《政策》2009,(4):37-38
当前.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和部署,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振奋精神,增强信心,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努力保持全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做到五个“着力”。  相似文献   

3.
莫宗通 《群众》2009,(1):28-29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断加深.但从总体上看,沭阳由于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目前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有利条件。我们将立足县情,坚定信心,以变应变,“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全力以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交钱,就不执法;不交,就加强“监管”。江西省九江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以放弃监管的方式.来换取经济利益,赤裸裸收取“技术保护费”。不珍视自己的行政权力,反而进行权力寻租,其性质不仅仅是行政不作为,而且还意味着公权力的“匪化”。这种公共权力的“流氓化”、“匪化”趋势其实并不鲜见。公权力之所以如此有恃无恐地“匪化”,其反衬出的是权利与权力的事实上的不均衡,是公民或企业社会权利的缺位。实际上.正是因为我们的制度环境在缺乏对企业活动“制度化保护”的情况下,开始形成由官员与企业主个人之间、公权力与个体权利之间的保护与被保护、庇护与被庇护的关系.并从而形成“非制度化生存”与权利贫困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们必须正确判断严峻形势,充分估计困难,把危机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更要看到,国家和我区出台的一系列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发展的 政策措施,也为我们规避风险 破解困局 积极应对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提供了科学的策略指导。在这场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挑战前所未有,机遇也前所未有。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就必然要求我们辩证地对待“危”与“机”,学会在危中求机 努力化危机为转机 牢牢把握在困难中求发展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6.
王平 《群众》2012,(1):73-74
温州企业债务危机爆发以来,种种迹象显示,温州已成为实体经济“空心化”和民间金融“高利贷化”的重灾区。为防止危机蔓延带来巨大负效应,江苏应从自身的视角对温州企业债务危机的最大推手、深层原因和防范危机的对策等进行多维度的透视。  相似文献   

7.
尽管房地产调控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但是,就最近所释放的针对调控本身形成的“话语权力斗争”而言,“危机论”渐渐弥漫开来。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位教授.他认为:严厉的调控必定带来房价下跌。而当房价在12个月内下跌30%,那么整个房地产行业就灰飞烟灭了,估计会形成1.02万亿的不良贷款,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将上升3.2个百分点。而中国银行体系目前正处于同不良贷款巨兽搏斗的关键期。同上述判断相似的还有一些外国投行经济学家,一部分外资投行在京沪房地产投资和炒作上赚取了很大的价值,他们也是房价下跌将导致“家庭财富蒸发论”的热心鼓吹者。这种“危机论”遭到了买不起房的草根阶层一致谴责。  相似文献   

8.
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正席卷全球,各国经济普现萧条,国际社会为消除金融风暴的不良影响,正绞尽脑汁。就中国而言,如今,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尚未全面爆发,这正是我们未雨绸缪、消除危机不利影响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9.
“韦伯命题”指证了现代化过程中的三个普遍性难题:一是资本对于实现现代化有着根本的重要性,但它又是各种危机的总根源,那么如何才能将“利用资本”和“限制资本”统一起来呢?二是现代化是理性化的过程,但现代化却又会形成工具理性的霸权,从而会因价值迷失而使现代化滑向非理性化,那么如何才能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统一起来呢?三是现代化需要稳定的社会秩序,但现代化过程又会因滋生出各种不稳定因素使社会失范,那么如何才能实现“现代化”与“社会稳定”的统一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辟,为解决这三大难题提供了有效办法: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决了现代化的动力机制问题;坚持“两个结合”,避免了现代化滑向非理性化的问题;不断加强国家能力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有效化解了现代化过程中因利益分化和价值分化而导致的社会不稳定问题。中国式现代化为解决现代化过程中的普遍性难题所提供的有效方案,充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铁雄 《今日浙江》2008,(16):19-20
化“台州制造”危机为契机 今年以来,台州市的工业制造遭遇了一场10年未有的群体性经营危机,大量的中小企业在高成本时代的重新洗牌中面临出局的困境。由于台州经济是工业主导型,工业又是出口主导型,工业经济和外贸出口的滑坡,势必对台州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构成很大的风险。危机不是静止的,如何化危机为契机?  相似文献   

11.
很多经济学家将金融危机比喻为经济结构转型的“催化剂”,在这个过程中,谁利用好了危机,谁就将获得更快的发展速度和更强的竞争优势。所以,危机尚未结束,各国已都在谋求新的发展思路,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2.
无数事实证明,无论是应对危机,还是发展兴国,都离不开“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只要政府与民争利的“非生态”窘境不改变,“以人为本”的政策措施就会受到特殊利益的干扰,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3.
宋玉军 《中国发展》2010,10(2):40-44
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中国房地产业正逐渐显露出“透支式”特征;这种“透支式”发展模式会产生诸多危害。以国际金融危机为契机,加大房地产业调控力度,不仅不会产生“雪崩效应”,反而会促使房地产业走向健康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尹亚红 《求索》2007,(1):37-3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人民币在周边国家或地区的流通规模越来越大,进而出现替代周边国家货币的现象,即所谓的“人民币化”,这种现象的出现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既会给我国带来收益,也会给我国带来成本,本文对此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延安马列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第一所比较正规的研读马列主义的学校”.它的创办与马克思中国化有不解之缘。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来审视它.就会发现其办学方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学风直接体现这一原则,其结果是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总结其经验对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火海悲歌     
自从人类发明了船舶这种交通运输工具以后.就不知道有多少船只发生过这样或那样的海难而葬身海底。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风浪已不再是船舶最大的危险,现在行船最大的危险当属发生火灾.船上失火一旦影响到机舱.就会停电.停电就会失去动力,这样.再先进的消防设备也会失去作用。上世纪初.一艘加拿大籍巨轮“沃尔图诺”号就是火海沉船的典型实例.  相似文献   

17.
李源潮同志指出组工干部中存在“情况危机、语言危机、知识危机”,切中要害,发人深省。“三个危机”表象是作风不实、素质不高.实质是党性不强,与组工干部担负的使命,与“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不相符合。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和党委换届之年,组织工作任务艰巨,加强组工干部队伍建设,意义重大。笔者以为.从“上”“下...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07,(3):15-16
就在前国民党主席马英九仍身陷“特别费案”危机之际,岛内媒体传出消息,“立法院长”王金平将在春节后正式宣布参加国民党内“总统”初选,这立即在台湾政坛掀起波澜,并引发了人们对国民党是否会陷入分裂的担忧。  相似文献   

19.
东亚崛起的文化背景分析●戴激波一东亚的崛起及其影响近代历史上,东亚就整体而言是一个处于世界体系“边缘”的地区。自19世纪中叶起,面对西方国家的冲击,该地区只有日本通过强制措施,在“殖产兴业”、“富国强兵”以及“文明开化”的旗帜下,摆脱了深重的民族危机...  相似文献   

20.
文化涵化作为文化变迁的一种主要形式,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国际人类学研究论坛上的重要课题之一。关于“涵化”(acculturation)这一学术用语,以三位美国人类学家的界说最具有代表性。早在1936年美国著名人类学家M.J赫斯科维茨就在他和R.雷德菲尔德、R林顿两人合著的《涵化研究备忘录》中对“涵化”下了定义,认为:“涵化”指的是“由个体所组成的而具有不同文化的民族间发生持续的直接接触,从而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形式发生变迁的现象”;在其1938年出版的《涵化:文化接触之研究》一书中,他又重申了这一定义产1953年,R.比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