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学的产生,经历了艰难而漫长的历史进程。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法学的产生有两个条件。西方法律和西方法学家引领了世界法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西方法律源于古希腊的民主思想。古罗马的法律制度是古代西方世界法律制度发展的顶峰,罗马法中的立法结构、原则、技术及法律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在中世纪,罗马法即成为西方各国的研究中心,促进了意大利、荷兰、法国、德国等国法律的发展。从中世纪到19世纪,先后出现了“注释法学派”、“人文主义法学派”、“自然法学派”、“分析法学派”、“新康德主义法学派”、“新黑格主义法学派”。“注释法学派”和“人文主义法学派”是古代法学传达到近代的使者;“分析法学派”的出现标志着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的分化。20世纪出现、发展的“社会法学派”、“新分析法学派”和“新自然法学派”成为当代西方三大主流派别。  相似文献   

2.
20世纪,西方兴起了一个试图融合三大法学派为一体的综合法学,他们力图构建一个"适当的"、"一体化的"法理学.他们批判了三大法学派的偏执与片面,主张用综合的方法研究法律,并得出了虽然各具特色,但都试图融三大法学为一体的"综合"的法的概念.在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存在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冲突的情况下,想在综合法学这一不封闭的容器中把三大法学全部装进去多少带有一些理想的色彩.  相似文献   

3.
法家法律观和"法治"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家,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言人,是中国古代诸子百家中主张"以法治国"的一个学派.本文分析了法家对法律的概念、本质、起源、作用等基本法学理论的独到见解,以及法家推行"法治"的理论基础和推行"法治"的方法,剖析了法家的"法治"绝非真正意义的法治,它和儒家的礼治都是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统治手段.  相似文献   

4.
政府和谐在社会和谐中处于主导性地位,它需要政府在自身和谐的基础上达到政府与社会的和谐.政府和谐为社会和谐的构建提供稳定的群众基础、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实现政府和谐要改变政府固有的行政理念和传统角色,建立法治型、服务型、诚信型、节约型和高效型政府.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西方法学界,自然法学派、分析法学派和社会法学派呈现出三足鼎立的态势.三大法学派彼此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学术争论,但同时也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法学一体化运动应运而生.这场运动的主旨是努力促进三大法学派之间的理论融合,从而建立一个统一法学.法学一体化运动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在制度、市场、组织、文化等维度的利益非和谐现象日趋增多,严重制约着农村社区建设的进行,作为社会的综合现象,从根本上说是现行的制度安排扭曲了利益机制的作用.在法学理论上对利益基本原理进行解构,实现利益机制的反扭曲,建构双重利益模式和谐互促,利益聚合到利益和谐的转变和农民个体利益的实现等良性利益机制,是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法治状态是法治的一个综合性、整体性问题,在法学史上,法学家们已经提供了有关法治状态的多种理论模式,其中一定社会状态是法治状态的实质性组成部分.本文就法治的社会状态模式(即社会标志)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网络社会是与现实社会相对应的人类生存空间,它将与现实社会一道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要在和谐社会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和谐的网络社会.以技术为支撑、以诚信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通过制度和谐、利益和谐,实现和谐利益,最终达到一个安全、发展、公平、民主、文明和法治的和谐家园.  相似文献   

9.
中国规范法学发展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范法学是法学的脊梁和法治的主要理论支撑。鉴于法律规范词本身即是对行为模态的设定,从法律规范词入手的规范法学研究,事实上就是对法律概念与法律规范命题的研究,其目的在于揭示出法律的意义、结构和法律秩序的内在实现机制,有可能对我国的法学理论和法治建设作出较为明显的贡献,理应成为法学理论研究的重心。在全力推进法治建设的时代,规范法学的重要性与我国规范法学研究落后现状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预示着规范法学必将迎来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0.
伴随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高校"自治"与法治问题凸现,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的软、硬法理论为我们解决该矛盾提供了崭新的思维模式和广阔的理论空间.在高校法治规范中,高教法律法规作为硬法在宏观、总体、长效、主干上加以规范;高教各类规范性文件作为软法在微观、具体、应急、枝叶上发挥作用,软法弥补硬法之空缺,硬法对软法进行检查与监督,合力构建高校法治秩序.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创新论断,由于党内和谐这一概念提出的时间不长,目前党内、学术界和理论界关于党内和谐的内涵还没有一个规范的、学理性的解释,他们大多是从各自的视角和观点对党内和谐进行界定。因此,笔者试图在分析、借鉴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解对党内和谐的概念及内涵作初步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习惯研究,无论对哪个法学流派而言,都是无法规避、也未曾规避的话题。最近,我指导的一位博士研究生,系统梳理了西方不同法学流派有关习惯的研究及基本观点,形成《法律与习惯:一部西方法律思想简史》一文,从中发现,在当代主要的西方法学流派中,习惯研究都是其浓墨重彩的篇章,尽管不同法学流派对于习惯之于法律、法治、司法的看法各异。零零总总的习惯研究,即便花样再多,观点再杂,作为法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学术归结上,不仅应着眼于对人们交往行为的规范价值,而且要得出有关习惯的规范建构,即在规范视角,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在制度、市场、组织、文化等维度的利益非和谐现象日趋增多,严重制约着农村社区建设的进行,作为社会的综合现象,从根本上说是现行的制度安排扭曲了利益机制的作用。在法学理论上对利益基本原理进行解构,实现利益机制的反扭曲,建构双重利益模式和谐互促,利益聚合到利益和谐的转变和农民个体利益的实现等良性利益机制,是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是对我国传统"礼"的规范与"和"的精神的复古情怀和批判的继承.在分析了法治的内涵和中西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不同的法治观念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在当代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必须按照法治社会和法治国家的理路进行,这样才能使社会的建构、制度的改革朝着现代法治和民主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5.
法学方法论在法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法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我们熟知的注释法学派、历史法学派、实证主义法学派、社会法学派等法学流派均有自己的标志性研究方法。然而中国法学理论却并没有因循这样的发展道路,先秦法家主要凭借其强烈的问题意识及对其解决方法的价值功能和运作机制的认知而自成一派,这对于当代中国法学方法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政治和谐的双重价值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和谐对于和谐社会构建具有双重价值,社会主义对和谐的提升在政治和谐层面有全新的展现,社会发展往前推进,对和谐的追求也需要提升。法治的目标性价值是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逐步得到展现的,以人为本是对人权价值的历史性提升。  相似文献   

17.
袁春霞 《工会论坛》2008,14(1):49-50
和谐社会的本质在于人的政治生活的和谐。要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于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政治和谐的目标必然涉及到社会公正、政治民主、理性法治,政治和谐需要通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之争的法律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作为一种认识论 ,原旨在于探求认识世界的途径与方法。本文试图通过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两种不同的法律视角来审视西方法学 ,并比较中国以往法治状况和现今法治需要 ,借鉴西方法学的经验 ,对我国法律作深层次的哲学思考。文章认为 ,实现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 ,关键在于变革传统的法观念 ,培植和传播科学的、民主的和理性的法观念 ,使客观的、理性的和经验的法观念真正走向社会 ,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法律心态和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法律抑或法律的概念是法学尤其是法理学研究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和同避的问题。正如哈特所言:在与人类社会有关的问题中,没有儿个像“什么是法律”这个问题一样,如此反反复复地被提出来并且由严肃的思想家们用形形色色的、奇特的甚至反论的方式予以同答。哈特的这部传世之作《法律的概念》即是对何谓法律的一种回答和有益的尝试。该书因其重要的理论贡献成为20世纪西方法哲学的经典,同时也奠定了哈特在新分析法学派中的领袖地位。该书也被视为新分析法学产生的标志。本文意在对哈特的这部作品及其主要贡献和影响等予以评价。  相似文献   

20.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思想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法思想家,对整个西方法哲学具有重要影响.他师承柏拉图,并在柏拉图理念论的基础上树立了现实主义法哲学.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提出了对整个西方哲学、伦理学、法学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理论,在今天全球化浪潮下亦呈现了其国际化的魅力.梳理与探究其思想形成的因缘,可以为构建中国法治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