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岁的林林对童年生活的记忆并不清晰。若不是那天母亲特意将她叫到身边,对她讲了那么多的事情,她似乎还没有意识到她现在的父亲竟然不是她的生父。原来,在林林还不满3岁的时候,她的父母就因彼此生活环境的重大变迁而离婚。年幼的林林跟随母亲生活。其后不久,林林的母亲带着她来到这座城市,与她现在的父亲组成了新的家庭,共同生活至今。母亲之所以跟她讲这些,是因为刚刚得到消息,林林的生父病重,母  相似文献   

2.
2005年1月7日大雪露露以为她可以一直这样生活下去———在十来个男人之间周旋,尽管她只有16岁。露露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她有些贫穷,精神和物质的匮乏常让她感到无力,她无法向谁求助,母亲逆来顺受的温柔性格只会增加她对生活的无奈。但是,露露不希望自己的一生都像母亲那样辛苦!未来对她来说是个模糊的概念,但潜意识里她却知道,她不会选择母亲的生活轨迹:一个穷困潦倒、辛酸的轨迹。虽然,或许在若干年后她也会像母亲一样嫁人生子吧?!她没有考虑过,知识的贫穷使她没有远虑,只有近愁,于是在很早的时候,她就决定没必要为了一个未知的将来“消…  相似文献   

3.
钱伟  朱磊 《今日广西》2010,(21):20-21
她出身贫寒,母亲长年患病,父亲在外打工。她背着患病的母亲去上大学。一边学习,一边打工挣钱。一边照料母亲。生活的苦难赋予她异于常人的乐观与坚韧。这个平凡的90后女孩,叫石秀琴,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学生。  相似文献   

4.
臣子 《人民公安》2012,(14):20-23
她,曾是重庆歌剧院的一位钢琴才女,身家千万的单身母亲让她过着令人羡慕的富家女生活。然而,当含辛茹苦将她养大的母亲又遇到了真爱、重组家庭时,却遭到了她的强烈反对。在与继父明争暗斗的过程中,她和男友合谋向母亲"借"出近千万元巨款。当骗子男友卷款潜逃,母女俩不惜挥刀相向。  相似文献   

5.
四年前,我从外地开会回来,听说母亲病了,倒了床。我知道,再也不能让母亲自理生活了,必须请人做伴。河那边是母亲落实政策后政府赔给她的住房,两室一厨。先前,丧偶多年的舅舅在她那里生  相似文献   

6.
我和两个哥哥在城里,只有弟弟在乡下。母亲老了,我们都叫她进城来住,母亲却说她喜欢乡下的生活。其实母亲是要在乡下帮弟弟带孩子、看家、喂鸡鸭……母亲向来特别宠爱弟弟,到老也改不了。  相似文献   

7.
胡枫  廖超文 《当代广西》2014,(10):48-49
正9岁,母亲因脑溢血离世,她赶不及见母亲最后一面。15岁,父亲中风导致偏瘫,她休学回家照顾父亲。16岁,她背起父亲上学去。17岁,经过精心护理,父亲一次能站立半小时。她叫陈春林,1997年出生在钟山县清塘镇英家村,家庭虽贫寒但也完整幸福。然而,9岁以后,母亲早逝、父亲瘫痪,年幼的她和弟弟的生活开始布满阴霾。  相似文献   

8.
一封期盼的信一天包头市东河区公安分局局长收到了一封学生来信,拆开看后,令他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原来写信的是一个犯罪嫌疑人的女儿——蒋小红。蒋小红是一名初三的学生,原籍四川,7岁的时候随父母来到了内蒙古包头市。由于母亲没有什么技术,找不到固定工作,家里主要靠父亲打工挣钱来维持生活。2005年3月的一天,蒋小红父亲由于盗窃被公安机关逮捕,父亲的被捕对全家来说是个沉重打击,眼见家里的经济每况愈下,为了能够减轻母亲的负担蒋小红决定退学。退学后,她白天和母亲一道捡废纸,晚上回到家里继续看书。虽然离开了学校,可她每时每刻都在想…  相似文献   

9.
母亲生有三个子女,除了我的经济条件尚可之外,两个姐姐都没有能力尽自己的义务。对此母亲对自己的晚境常常忧心忡忡。母亲没有劳保:“有力气就有饭吃。”可现在,气力正被岁月无情的夺去,她上一次山有时也气喘吁吁。见到我时就说,我是越来越不中用了。三年前,在一次母亲患病后我开始隔三岔五给她一些零用钱,有时是五十元,有时是一百元。母亲先是推脱,说我的生活也不容易,现在她还能耕种。在我  相似文献   

10.
潘月兰43年前出生在北京大兴县风河岸边一个农家小院,她的父母是普普通通的农民,她长大后也是普普通通的一位小学教师,她只想过普通人的生活。 3岁时,潘月兰失去了父亲,勤劳朴实的母亲养猪种地拉扯着心劲儿极强的女儿。女儿看见母亲太苦,太辛劳,发誓要争口气。后来,她考上了县师范学校。毕业  相似文献   

11.
一 1998年8月,在黑龙江做幼师工作的迟丽梅来到了美国底特律,成了一名陪读夫人。整天连个人影也见不到的陪读生活,让她无法忍受,于是,她向丈夫提出工作。 她开始做保姆了。雇主是一对年轻夫妇,男的叫伯利特,是报社记者,女的叫林莉瑞,照顾对象是伯利特的母亲。伯利特告诉迟丽梅:“由于我母亲性情古怪,已换六个保姆了。” 一见面,老太太围着迟丽梅连转两圈,也不说话,迟丽梅说,“老奶奶,你有什么意见?”话音没落,老太太立即说,“不要叫奶奶,叫我艾特肯夫  相似文献   

12.
1994年第5期,本刊登了一篇题为《一位在北京的台湾家庭主妇》的拙文,讲述了生产“康师傅” 方便面的台湾顶新集团副董事长魏应行先生一家在北京的生活.30年代就离开台湾家乡、现住北京中关村的魏氏勉老太太在外地的女儿看到了这篇文章,她想起母亲常常和他们几个孩子提起的台湾家乡的往事,凭着一种直觉,她感到,魏应行先生一家人似乎和她的母亲有着什么关联.母亲离开台湾多  相似文献   

13.
<正>母训:要想过好日子,就要学会节俭。母亲与我一起在广州生活了13年。这是母亲抚养孙子的13年。孙子长大了,母亲像完成了一项使命,执意要回故土。那一次,我买了卧铺票,她默然接受了。无情的岁月终于磨蚀她那颗不服老的心。在以前的来来回回中,她固执地坚持硬座,即使我买了卧铺票,她也逼我退掉,否则,罢坐!"农村人什么苦没吃过?坐车有座就不错了。多花的钱,在农村有大用了。要想过好日子,就要学会节俭。"她说。  相似文献   

14.
备课卡片     
让世间多一份爱9年前,一位少妇当上了母亲。然而,她还来不及充分享受作为母亲的快乐自豪,就发现儿子的反应与其他孩子有明显的差别。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儿子患有极难医治的自闭症!她和丈夫在悉心照料儿子的同时,对其他生活在困境中的)L童...  相似文献   

15.
张健 《人大建设》2010,(6):56-56
编辑同志: 我前几年到城市工作,但户口并未从农村迁出。母亲不愿进城生活.于是留在农村老家,由我堂弟照顾她的生活。两个月前,我母亲不幸去世。她在遗嘱中声明,老家的宅基地及老宅由我来继承。可我听别人讲宅基地是国家的,老百姓无权继承,我需要把老宅给拆了。请问,这种说法是合法的吗?  相似文献   

16.
“您是王博士吗7我是厦门一位患者的父亲。我女儿要杀掉她母亲!她现在正揪着她母亲的头发,将她母亲拖倒在地板上打,她母亲快被她打死了!求您救救我女儿,救救我们全家吧……”  相似文献   

17.
母亲的账本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这个字眼显得很陌生。因为在我还不足两岁的时候,父亲就因病魔离开了我们,只剩下母亲孤单的身影。母亲的身影在我的生活中不停地晃动:上班、下班、洗衣、做饭、接我们上学放学、一个人换煤气、电灯坏了自己修……所有父亲的角色都被母亲一个人承揽了下来。慢慢地,我们长大了,看着母亲的白发一点点变多,皱纹过早地刻进她沧桑的面容。为了我们,这么多年来她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没有时间也没有钱走出家乡的小镇……她省吃俭用,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兄妹三人一个个地送进了大学的校门。母亲笑了,笑得很欣慰。毕业后,哥哥姐姐都离开了…  相似文献   

18.
谢希德教授是我国固体物理学界的一位卓有成效的科学家,然而她一生命运多舛,幼时的残疾,母亲的早逝,流离颠沛的生活,给她的人生之路带来了许多辛酸,但她没有向命运屈服,坚持走自己的成才之路,终于成为我国一代杰出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19.
李兴海 《中国减灾》2011,(8X):13-13
<正>认识多年的一个四川文友,性格极为怪癖。虽然整日与母亲生活在一起,却从不向我提及有关她的一切,甚至会在我无意提起她母亲时,一反常态地对我大发脾气。之后,我小心翼翼,再不去提及他所忌讳的这类问题。而这样的习惯,也一直保留到了多年后的现在。  相似文献   

20.
正她讨厌母亲,甚至恨她。恨她对自己的冷漠。印象中,母亲从来没有给她一个笑脸,更别说陪她玩耍。她羡慕别的孩子,总有母亲陪着踢毽子,陪着捉迷藏,可是对于她,那永远是一个奢望。同样是她的孩子,母亲对姐姐却偏爱有加。母亲给姐姐买了许多好看的衣服,四季都有。她呢?只是冬天的一件新袄子。较之姐姐慢慢一箱子的好东西,她忍住眼泪,努力往回流。默默地告诉自己不在乎,可仇恨的种子却像水草一样疯狂滋长。于是,她拒绝叫她一声"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