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案例简介1996年1月11日,梅江区东郊乡东街强劲搬运队租住屋发生一起凶杀案件,租住者黄某,女,34岁,被犯罪分子杀死于一楼楼梯口。现场勘查时,在尸体旁边的地板上发现一把沾满血迹的菜刀。经仔细观察,发现刀柄后端有少许血掌纹线,用彩色照相方法直接拍照提取。侦查中发现曾庆梁有重大作案嫌疑,遂捺取其左右手掌纹一份,送交技术部门鉴定。二、检验我们痕检技术部门受理此案后,对送检血手掌纹进行了认真检验鉴定。检验中发现血手掌纹线较少,较平直,整块掌纹印痕长约2.5厘米,其间无弓、箕、斗纹型及屈肌褶纹和网格…  相似文献   

2.
刑事技术部门在提取和比对现场痕迹时,经常能够发现犯罪分子遗留的掌纹痕迹。目前手印样本的收集方式捺印效果很难控制,易出现捺印手印的缺损。根据人手骨骼特点,改变捺印盒的捺印面结构和捺印载体的制作材料,可使之符合人手生理结构,从而达到完整、清晰的捺印效果。  相似文献   

3.
利用电影录音底片拍摄提取犯罪现场的微弱反差痕迹北京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傅祖兴拍照提取现场痕迹(包括指纹、掌纹和足迹)是刑事现场勘察中的一种重要提取手段。但是对于犯罪主体上的附着物和分泌物(如鞋上的土或手上的汗液)较少,痕迹客体的表面较光滑和痕迹的颜色...  相似文献   

4.
变形破裂弹头膛线痕迹的检验宋文良,郭维民列车上发生的枪击案件,现场勘查中,提取到博头多为变形破裂的弹头,主要原因是旅客列车、拜物列车外层均由薄钢板制成,给弹头痕迹的检验鉴定工作带来了难度,我们结合实际工作对变形破裂弹头膛线痕迹检验进行了实验,并在鉴定...  相似文献   

5.
1996年12月1日下午,南京市秦淮区某地发生一起抢劫杀人案,案犯将受害人陈某某(女,时年22岁,)杀害,抢劫财物后逃离现场。经勘查,技术人员在现场室内一扇房门东侧、距地面1.25米处提取到血掌纹一枚,分析系案犯逃离时右手推门所留。根据现场勘查等情况,办案人员分析认为作案者应系惯犯,流窜作案的可能性较大。为此,迅速布置警力,对有前科的重点人员及外来人员开展大规模摸底排查,同时向周边地区发出协查通报,开展案件串并工作。并围绕现场提取的血掌纹进行了大量的查询比对。  相似文献   

6.
尸体指掌纹的提取一直是刑事技术工作中的一项任务,特别是无名尸体的指掌纹,在认定死者身份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实际工作中,由于尸体经常于尸僵、腐败、出现“手套”现象等原因,用常规的方法往往提取不到理想的指掌纹,给后期的检验工作带来许多不便。笔者在日常的工作中总结出一种方法,不仅简便易行,而且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7.
手印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影响因素从不同的角度改变着手印的形状、深浅、特征整体质量,现场手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形,直接到影响检验、鉴定的准确性。研究发现:作用力不同,形成的变形手印的特征不相同;在不同的客体上提取相同的留痕动作留下的指印痕迹不同。应结合现场留痕情况分析手印变形的因素,特别是在使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时,应注意指尖方向的判断等等,确保检验鉴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涉枪案件在东莞市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随着DNA技术的发展,涉枪案件的技术鉴定由原来的指纹和弹道痕迹及射击残留物的鉴定扩展到了DNA鉴定,DNA鉴定的证据作用也越来越受到现场勘查人员及技术人员的重视。本文总结研究了广东省东莞市2009年至2011年17宗涉枪案件,并对这类案件的DNA检验鉴定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工具痕迹是刑事犯罪现场上常见的一种痕迹。从实际办案的应用效果来看,工具痕迹的发现提取率、检验鉴定率与手印、足迹、枪弹痕迹相比相差甚远,工具痕迹检验这一传统技术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滑坡,工具痕迹出现率高但利用率低。本文在对数字化提取工具痕迹及数字图像比对技术进行研究和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工具痕迹利用率应当走数字化提取与检验之路的基本对策,并就运用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立体赤脚痕迹的检验鉴定,在刑事侦察破案中的证据作用,在五十年代我国就应用上了的。广东发生的刑事案件中,在现场上发现较多立体赤脚痕迹,我们运用同一认定理论和方法,研究犯罪在实施过程中遗留立体足迹的形态特点与规律,能够准确地揭露犯罪,是法庭科学重要组成部分。如广东的特一号案,顺德、揭阳市、广州市华南工学等发生的凶杀、强奸案,均是根据罪犯遗留的立体赤脚痕迹、赤脚的乳突花纹痕迹,与鞋印等,通过检验鉴别,准确的认定犯罪。人脚底面的形态结构,乳突花纹特征与手掌一样,具有各人不同,终身不变特点。人在不同年龄阶…  相似文献   

11.
指纹鉴定技术作为痕迹检验技术中的一项基本内容,是现场勘查工作中的重要技术手段。虽然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指纹鉴定方面的技术开发与应用,但在指纹识别、比对等方面的效率还比较低。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指纹鉴定技术在痕迹检验工作中的运用进行研究。在对指纹鉴定技术进行概括介绍的基础上,就指纹鉴定技术的运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如何优化技术的运用提出相关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轮胎痕迹和车体痕迹鉴定,可以鉴别现场真伪,全面、合法地收集现场的相关证据,为侦破案件提供重要线索,甚至直接认定肇事人。要提高物证鉴定技术的运用效率,需要勘查人员具有证据意识,需要痕迹勘验方面的专门人才及不断更新勘验硬件设备。  相似文献   

13.
笔者长期从事法医现场勘验工作,现场痕迹物证全面提取立即作出结果,以利于破案或划定侦察范围,特别是微量物证的提取及时检验,在侦破大案、要案中往往起到关键作用。本人通过大量微量干血痕的检验,总结出了一些在基层实用的微量干血痕检验方法,现介绍如下:1方法1·将带血碎砖块  相似文献   

14.
在涉枪案件现场中提取到的弹头,多数因碰撞、贯穿、侵彻现场客体后遗留下并提取到。这些弹头往往因客体的性质的不同而受到不同程度上的变形或损坏。研究客体对射击弹头造成何种程度的损坏以及确定损坏的弹头痕迹是否仍具备检验价值,是弹头痕迹检验与分析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5.
物证鉴定技术在刑事侦察工作中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但在实际办理案件的过程中,由于诸种主观、客观方面的因素常常造成痕迹物证利用率低,不能充分发挥物证鉴定技术的作用,给侦察办案工作带来一定影响。我们在侦察及物证鉴定工作实践中,提出“全方位利用物证鉴定技术”的观点,就是要求物证鉴定技术工作与侦察破案密切配合,充分发挥自身条件的优势,并且广泛利用社会上各学科、各门类的技术和力量,对现场的各类痕迹物证进行检验鉴定,多方面分析利用,充分发挥物证鉴定技术在侦察办案中的作用,其要点有三: 1.物证鉴定技术工作要贯…  相似文献   

16.
1案件资料某年某日,兰州市某区福利西路84号503室女主人陈瑞兰及其家保姆赵莉琴被杀。经现场勘查确定,罪犯从503室的上层603室北屋窗户下来砸破5O3室卫生间玻璃进入现场。现场勘查时从503室未提取到有价值的现场手印,而从603室北屋衣柜把柄上发现一枚残缺且模糊的灰尘加层手印,拍照提取。现场手印面积小,且有部分模糊,对该手印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了特征的确定,最终与嫌疑人王某某的左手食指指纹予以同一认定,为案件的破获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2检验鉴定2·1现场手印的分析检验现场手印的首要环节,是对现场手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警察技术》2008,(5):59-64
刑事犯罪现场遗留的指纹称为指纹痕迹,是警方追捕疑犯的重要线索和侦查破案的直接依据,在侦破案件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世界各国的司法部门都把指纹作为“物证之首”。而在进行指纹痕迹鉴定时所使用的工具产品将直接影响到最后的鉴定结果。本文拟对国内外指纹痕迹检验设备进行梳理。希望能为公安、司法等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痕迹检验学是刑事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通过撷取、引进和移植与痕迹检验相关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原理及方法,研究形象痕迹的形成和变化、发现和提取、检验和鉴定、档案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的一门应用学科,涵盖了手印学、足迹学、工具痕迹学、枪弹痕迹学、特殊痕迹检验等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9.
转轮手枪弹壳痕迹检验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轮手枪射击过的弹壳痕迹检验鉴定的基本方法主要是对击针头痕迹的检验鉴定。无论转轮手枪击针击发机构是击锤击针一体固定式还是击针内置式,击针头痕迹出现率高,特殊性强,稳定性较好,是可以利用的有价值的转轮手枪射击过后的弹壳主要痕迹特征。  相似文献   

20.
木材砍切痕迹鉴定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简要案情2 0 0 1年 9月 ,龙门县公安局刑警大队送来破坏农业生产罪案 ,现场提取的柑桔果树断头若干及在犯罪嫌疑人肖某家中搜获的砍刀一把 ,要求检验 :送检的果树断头是否是肖某家中搜获的砍刀所留。  2 检验送检的果树断头大部分系一次性砍切形成 ,断头凸凹线条痕迹特征明显稳定 ,且其反映的痕迹特征一致 ,系同一刀同一步位所留。用送检的砍刀及材质近似的木头制作样本检材 ,置于比对显微镜下检验 ,末发现与现场检材痕迹相似者。疑案犯为“左撇子” ,再做检验样本 ,亦不能认定作案工具。遂电告送检单位 ,是否抓错人送错刀。送检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