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警察技术》2008,(5):59-64
刑事犯罪现场遗留的指纹称为指纹痕迹,是警方追捕疑犯的重要线索和侦查破案的直接依据,在侦破案件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世界各国的司法部门都把指纹作为“物证之首”。而在进行指纹痕迹鉴定时所使用的工具产品将直接影响到最后的鉴定结果。本文拟对国内外指纹痕迹检验设备进行梳理。希望能为公安、司法等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一、 前 言随着我国新刑事诉讼法的实施,物证检验鉴定工作愈来愈重要。光学检验技术在物证检验鉴定工作中的应用极为广泛,例如,红外线、紫外线通常用于疑难文件、伪钞、染料、纤维、墨水等检验鉴定;而在可见光区域,特性各异、波长不同的激光又可以作为潜在指纹、伪造文书、玻璃、人体分泌物、化学残留物等痕迹物证的检验工具。刑事技术人员发现,采用输出能量高的可见光源配合多组滤色镜,依然可以达到观察指纹荧光的目的,而且设备轻便,价格低廉,操作简便,从而奠定了多波段光源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已有美国SIRCHIE、澳大利…  相似文献   

3.
物证鉴定技术在刑事侦察工作中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但在实际办理案件的过程中,由于诸种主观、客观方面的因素常常造成痕迹物证利用率低,不能充分发挥物证鉴定技术的作用,给侦察办案工作带来一定影响。我们在侦察及物证鉴定工作实践中,提出“全方位利用物证鉴定技术”的观点,就是要求物证鉴定技术工作与侦察破案密切配合,充分发挥自身条件的优势,并且广泛利用社会上各学科、各门类的技术和力量,对现场的各类痕迹物证进行检验鉴定,多方面分析利用,充分发挥物证鉴定技术在侦察办案中的作用,其要点有三: 1.物证鉴定技术工作要贯…  相似文献   

4.
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基础理论研究的缺失导致现场勘查实践及法规建设存在诸多问题。现行痕迹检验技术、现行法规、痕迹检验现场管理的局限性对痕迹检验技术的应用产生了严重制约。应强化痕迹检技术的开发、运用,注重痕迹检验技术在基层的普及;强化基础理论研究,完善刑事侦查勘验法规建设;强化管理人责任,细化痕迹检验现场的管理,以提升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的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5.
利用PHOTOSHOP进行图形处理,就是一种数字图像增强技术,其处理的原图可以通过扫描仪进行获取也可以通过数码相机获取。PHOTOSHOP独特的图层功能为指纹和工具痕迹的鉴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利用图层功能可以使指纹的特征描绘工作变得轻松,便捷并且更加准确。PHOTOSHOP的图层功能还能够实现对工具痕迹的拼接比对、对指纹的重叠比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法制化进行不断深化,市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提高,对于道路交通事故的检验鉴定意见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从交通事故痕迹鉴定在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中的实务应用方向进行介绍,立足事故处理专职岗位角度来看痕迹鉴定的重要性,并且根据检案技术的发展,提出交通事故痕迹鉴定发展趋势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7.
工具痕迹是刑事犯罪现场上常见的一种痕迹。从实际办案的应用效果来看,工具痕迹的发现提取率、检验鉴定率与手印、足迹、枪弹痕迹相比相差甚远,工具痕迹检验这一传统技术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滑坡,工具痕迹出现率高但利用率低。本文在对数字化提取工具痕迹及数字图像比对技术进行研究和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工具痕迹利用率应当走数字化提取与检验之路的基本对策,并就运用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现场手印的输入、剪取、特征点的编辑和检验鉴定以及在综合运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进行查破案等方面 ,对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效能的发挥可能造成的影响并结合查破的案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9.
潜指纹检测一直是物证检验鉴定工作中的难题,本文提出的激光扫描成像系统是以激光扫描共焦显微技术为核心的一种高灵敏度潜指纹检验装置,实验表明,该系统对经茚三酮和稀土混合物处理的潜在指纹成像,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以其快捷、方便等优势,在痕迹检验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Photoshop图像软件,在对变形的或模糊的痕迹图像处理方面,显示了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展现了它为痕迹检验鉴定提供清晰、高质量的痕迹图片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痕迹检验作为刑事案件侦破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主要是通过对刑事案件现场或者疑似现场进行与犯罪行为相关的痕迹物证的发现与提取,并借助相应的技术手段获取其中包含的重要信息,为案件侦破提供相应信息指引和佐证。随着痕迹检验理论和技术的丰富,近年来我国基层痕迹检验工作开展的效率和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现代化技术犯罪行为的增加以及罪犯反侦查技术的使用,使得基层痕迹检验工作面临的压力不断加大。因此,基层痕迹检验工作需要通过有效的创新加以推进,从而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黎兵是古代海南地方政府控制的以黎族人为主组成的一支军队,是一种乡兵性质的地方武装。其主要作用是为了协助官军防御和镇压黎族人民的反抗、稳定和维护海南地方的统治秩序。本文梳理了黎兵从出现直到消亡的近千年历史的发展脉络,对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黎兵都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郭玉华 《青年论坛》2011,(4):126-129
文士与妓女婚恋类题材小说历来是文人写作的热门题材,白行简的《李娃传》与郑若庸的《玉玦记》在故事情节上可谓一脉相承。而二文女主人公的命运却大不相同:李娃被塑造成一个有情有义的妇女,而李娟奴则因其歹毒得到了应该有的报复。促成两者命运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男女人物性格、作者和社会等三方面因素是其重点。  相似文献   

14.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是近代中国人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一个典型案例。研究李大钊认同马克思主义的行为,搞清楚李大钊为什么认同马克思主义,怎样认同马克思主义,以及认同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这些基本问题,对于从主体和感性方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的全面兴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监狱指挥中心是监狱日常指挥调度的中枢机构,是监狱各类命令的最高下达者,是监狱战时处置的司令部,在监狱有权指挥调度的所有职能部门及机构中处于核心地位。监狱指挥中心具有合法性、权威性、协调性、综合性和有源性五个特征。近年来,各监狱指挥中心建设取得了“成立机构,定编定岗”、“明确任务,界定职能”、“强化培训,提高能力”、“认真履职,保障安全”等方面的成绩。但是,当前国内监狱指挥中心建设中还存在“功能定位不准,情报主导警务的指导意识不强”、“职责不统一,任务繁杂多样”、“机构性质不明确,隶属关系不统一”、“信息化保障不力,智能化水平较低”等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建议采取“树立情报主导警务理念,指导监狱指挥中心建设”、“明确职能定位,统一监狱指挥中心建设”、“提升民警素质,助推监狱指挥中心建设”、“加大科技投入,支撑监狱指挥中心建设”、“制定规章制度,规范监狱指挥中心建设”等措施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6.
在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现实语境下,红色文化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与价值体现,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红色文化的发展创造方向与条件。从认同、自觉、保护、传播、教育、创新等方面寻求红色文化与党的政治建设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协同发展之道,在历史进步中实现两者的和谐共生、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中国国家形象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出中国的形象建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由他者主导的。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文明交往空前深刻,大众传媒空前发达,中国应该抓住机会为自己发声,通过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将形象建构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从文化传播的内容和策略入手,协调表层文化与底层文化、平衡历史传统与当代生活、兼顾中国立场与天下情怀,通过分析受众实现分层传播,在传统文化的内核里融入现代化的中国元素,将古老、现代和未来的中国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多元文化平等互鉴的基础上,构建符合国际期望和自身利益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8.
Li Shijun,a master in Esperanto,was awarded the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in Translation by the Translators Association of China on December 2,2010.The award is the highest honor conferred to living translators in China.As a pioneer in Esperanto translation in China,Li is famous for his translation of many domestic and foreign masterpieces. Recently,Beijing Review reporter Zhou Xiaoyan had an 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him and Li shared his story and suggestions for today’s young translators.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势必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遇,这就涉及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首先要弄清楚两者为什么必须融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并非是对立存在的,两者之间也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变革中国社会,才能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果;只有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中国取得胜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理论的必然性与实践的必然性,两者的融合是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革命性诉求与选择,既符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共同要求,同时也肩负着当代中国文化理论的民族复兴使命。  相似文献   

20.
元代海南黎区屯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元朝政府在海南黎族地区进行大规模屯田的原因、过程及结果,并对元朝政府管理黎区屯田事务机构的设立与罢废问题、“黎兵万户府”与“黎蛮屯田万户府”和“黎兵屯田万户府”的异同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辨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