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陀螺之舞     
《杜拉拉升职记》是一本小说,而关于。小说,无非8小时之外事不关己地笑看他人生活起伏的消遣。但《杜拉拉升职记》同时被很多人视为是一本工具书。一部白领的生存法则,这似乎符合了快速的生活节奏下人们的阅读需要——娱乐和实用。于是,“杜拉拉”火了。  相似文献   

2.
修羽 《公民导刊》2010,(3):54-54
逛书店,常会在醒目的位置看见“职场方圆术”、“职场沟通法宝”、“杜拉拉升职记”之类的书……看得人眼花缭乱,不知买那款宝典武装自己,让自己在职场能够左右逢源、风生水起。  相似文献   

3.
江岸 《小康》2010,(1):125-125
《红楼梦》里小红的故事,堪称古代版杜拉拉升职记。看小红左冲右突的职场经历,会让今天的我们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4.
自从《甄缳传》打出了“后宫版的杜拉拉升职记”后,就有人进行了非常有意思的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5.
满心喜欢去看了电影版杜拉拉,结果失望而归。作为一个在职场浸泡了多年的职场人,我有一种被糟蹋的感觉。  相似文献   

6.
活跃于新世纪的广西多民族作家,生活在一个文化相对开放的时代,接受的文学教育趋于多元。对于这一点,汉族作家东西在一篇谈及他的壮族作家朋友的文章中就专门指出:“他们读过《诗经》、《三国演义》和《红楼梦》,读过鲁迅、卡夫卡、托尔斯泰和巴尔扎克的小说,看过美国好莱坞的电影,吃过麦当劳。”  相似文献   

7.
走在路上——读女作家蒋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也许瘦弱的人生命力更强,否则,你无法解释蒋韵的那个二百余万字。读着她的五部长篇:《栎树的囚徒》、《红殇》、《谁在屋檐下歌唱》、《闪烁在你的枝头》、《我的内陆》;三部中篇:《上世纪的爱情》、《鲜艳的季节》、《完美的旅行》;两部小说集:《完美的旅行》、《现场逃逸》;一部散文随笔集:《春天看罗丹》。想着她曾获过的“上海文学奖”、“山西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和日前获得的“小说选刊优秀小说提名”(《完美的旅行》),“2000年中国优秀小说排行榜短篇小说第五位”(《一点红》)排列情况,你不由地感叹,不肯…  相似文献   

8.
江岸 《小康》2011,(1):125
在《红楼梦》中只出场两回的焦大却带给我们说不尽的话题,他就像是职场中的一个反面典型,能给我们上生动的职场课、情商课,甚至历史课整部《红楼梦》里,焦大只出场过两次,还是以骂街的形象出现的,照说形象  相似文献   

9.
《伊则吉尔老婆子》是高尔基早期浪漫主义创作的代表作品,写于一八九四年,次年在《萨马拉日报》上发表。在这篇充满了民间传讲文学气息的小说中,作者着意突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一个是腊拉,另一个是丹柯。腊拉是鹰与少女的儿子,他“强壮而漂亮”,可是,他为了“保持一个完整的自己,不愿意分一点给别人。”极端的高傲和自私,使他受到了最严厉的惩罚。他“永远是自  相似文献   

10.
赵玫 《天津人大》2011,(7):42-43
关于杜拉斯,我已经说过很多了。我无法讲述我对杜拉斯的迷恋。这迷恋已经持续了很多年。近乎赌瘾一般的。杜拉斯就是那枝罂粟,开在遥远的法兰西,远远近近地诱惑着你。我曾将她的《琴声如诉》、《痛苦》、《情人》以至于《广岛之恋》、《物质生活》反复阅读,是那种无限愉悦的阅读。已经不是单单的爱不释手,简直就是迷狂。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10,(6):93-93
《小康》:《苏珊的微笑》是个很“文艺”的书名.听说有人建议你把小说改叫《婚无力》?叶兆言:改名我是无法接受的。我在写的时候,就老觉得有一张美丽的面孔在那儿微笑。小说写的是一个死亡的故事,而微笑和死亡的对比非常强烈,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评论界对于满族女作家叶广芩的“家族小说”《采桑子》相当一致的观点是,其创作中具有较浓厚的“贵族化”倾向,或者说其有“贵族心态”、“贵族意识”等等。之所以如此,当与作家本人的出身及家世有关。叶广芩本人系清代贵族叶赫那拉氏后裔,“叶赫那拉是一个庞大而辉煌的姓氏,以出皇后而著名,从高皇帝努尔哈赤的孝慈高皇后到景皇帝光绪的孝定景皇后,叶赫那拉氏中先后有五位姑奶奶入主过中宫,至于嫔、妃之类就更不在话下了。辛亥革命后,这个家族才简姓‘叶’”。(叶广芩:《采桑子》,第433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相似文献   

13.
放大爱心     
“仁”是孔子儒家学说中最重要的概念,一部《论语》共有11000字,109次出现“仁”字,有58章谈到“仁”,孔子对“仁”的解释很多,并不完全一致,但其中一个重要解释是“仁者爱人”,换成今天的话,“仁”就是“爱”,我们可以认为“爱”是孔子学说最核心的概念,我们就从这个概念出发,讨论职场君子应有的爱。  相似文献   

14.
最近看了被HR同行热议的美国电影《在云端》和日本职场流行小说《炒鱿鱼的面谈官》,很有感触。《在云端》中的主人公瑞恩·布林厄姆,供职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一家专为其他公司提供裁员服务的公司。  相似文献   

15.
孙涛,总政话剧团著名演员,曾主演小品《毛病班长》、《三姐妹当兵》、《纠察》、《真情30秒》、《全都忙》等。有一次坐飞机去外地,大家排队过安检。一个小伙子走进安检门,报警器就嘀嘀响,安检小姐起身检查了一下,没有查明原因,就请他再从安检门走一遍,小伙子就烦了,梗着脖子跟人家吵。我在一边忍不住了,说人家也是为了工作,你就多走一遍配合一下有什么不好?我前面还站着一个外国人,他过安检时报警器也响了,他就很自觉地协助安检小姐检查,非常耐心,最后查明是皮带扣在作怪,“老外”如释重负,连声对安检小姐说“Than…  相似文献   

16.
上海《中华小说界》1914年第11期上发表了一篇署名“树人”的小说《玻璃神》,其主题是表现佛教“诸恶莫作,诸善奉行”的慈悲观念。该小说于1976年被发现时,日本和中国的几位学者围绕它是否是鲁迅的早期佚作展开过讨论,出现相反的两种意见,意见分歧的一大根源在于如何看待鲁迅对佛教的态度和作为,否定者的主要论据就是鲁迅对佛教一贯持批判态度,不可能写“亲佛”的小说。但事实上,鲁迅对佛教文化有过持久而热忱的关注;他的大苦恼、大悲悯、大智慧、大无畏的人格精神也深受佛教文化中相应成分的影响熏浸;佛教文化的积淀还经常在鲁迅的艺术思维中发挥作用。因此,不能因为《玻璃神》“亲佛”而否认鲁迅对它的“著作权”。  相似文献   

17.
王健 《民主与法制》2011,(10):37-39
作为一部“分水岭式”的作品,长篇小说《第二次握手》曾以手抄本的形式,“感动过整整一个时代的中国人”。这部小说的主人公苏冠兰、丁洁琼,一对挚爱的恋人,两次深情握手时隔31年。  相似文献   

18.
林良 《台声》2011,(5):87-87
我爱看青少年小说,自己也写过一些,但当我读完《猪八妹》之后,忍不住赞叹:真是好另类的青少年小说啊!这今书很奇妙的是,没有可以作为曲范的“模范生”。  相似文献   

19.
白晓帆 《求索》2011,(12):194-196
殷芸《小说》是南朝梁的志人轶事小说集,今佚。鲁迅、余嘉锡均辑佚过,目前辑佚最完善的文本是经周楞伽详加校注的《殷芸小说》。此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辑本,就是唐兰先生的《辑殷芸小说并跋》,该辑本在大陆学界很少被提及,其文献价值有待发掘。虽经过多家辑佚,但在清代文献中仍可见殷芸《小说》佚文,值得辑录。殷芸《小说》原本虽散佚,然其辑录文本不仅流传至今,还传播到了国外,在日本还有对它的研究,其作为六朝小说的价值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20.
赵勇 《同舟共进》2014,(2):87-88
“蝴蝶迷”是曲波小说《林海雪原》(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中的女土匪,读过这本小说的人,估计对她的长相印象不浅。何以如此?盖因作者在蝴蝶迷出场时浓墨重彩,狠狠地给了她一个特写:“‘叫他妈的下地狱爬刀山,嘿!穷棒子,看看谁斗过谁?’从许大马棒背后钻出一个女妖精,她的脸像一穗带毛的干包米,又长又瘦又黄,镶着满口的大金牙,屁股扭了两扭,这是谁都知道的蝴蝶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