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赋于公安机关全面打击经济犯罪的重要职责。公安机关在打击经济犯罪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认识上存在偏差;立案中存在的问题突出;经济犯罪发现难、定性难、取证难、追逃难、挽回损失难;经侦民警的素质有待提高;执法环境复杂;打击处理不力;公安与其他部门缺乏良好的协作机制,难以形成打击合力;跨区办案手续繁琐;办案经费紧张。作者提出如下对策:①理顺工作体制;②立案应做到准确、及时、合法;②建立打击经济犯罪的协作机制;④加强基础业务建设;⑥加强调查研究,建立经济犯罪防范机制;⑧加强监督制约机制;⑦建立打击经济犯罪工作机制;⑥建立有力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信用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信用:当今中国最稀缺的资源当前,在我国社会各个领域信用缺失现象十分普遍,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合同违约、商业欺诈随处可见;三角债拖欠款和银行不良债权反复出现,各种经济犯罪连年增加、日趋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信用管理体系严重滞后、不协调发展,密切相关。计划经济时代,信用问题暴露得并不明显。一切依政府计  相似文献   

3.
经济犯罪侦查作为一项制度设置,起着配置有限侦查资源的作用,它以刑事司法的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经济犯罪侦查的效益机制是通过优化经济犯罪侦查资源和简化经济犯罪侦查程序来实现的。经济犯罪侦查的资源优化出路在于:配置适当的管辖职权、提升人力资源的质和量、重构经济犯罪侦查主体模式以及优化侦查协作;而经济犯罪侦查的程序简约进路则包括:简化侦查启动程序、整合运作程序,优化侦查监督程序和缩减程序期间。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信用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济周期波动、社会不可抗力、消费者管理不善及恶意欺诈等是消费信用蕴涵的主要风险.消费信用经济的扩大化导致消费者的负债额上升.作为消费信用回收制度的消费者破产制度将推动消费信用市场的发展,避免破产司法上的诸多冲突.我国消费者破产制度的核心构成可划分为消费信用风险的防范机制、消费信用风险的分担机制、消费信用风险的保障机制、消费者滥用破产程序的道德风险抑制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社会各领域信用失范现象比较普遍;比如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合同违约、商业欺诈随处可见,三角债、拖欠债、逃债赖债、银行不良债权频频出现,经济犯罪严重。所有这些状况固然与市场机制不健全、资本积累不足有关,但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严重滞后则  相似文献   

6.
加入WTO后涉外经济犯罪数量将会有一定的增长,因为涉外经济犯罪一般被认为是国门开放后的附随现象。外国资本的大量引进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经济犯罪的滋生提供了某种条件,其中金融信用欺诈便是最为典型的涉外经济犯罪。涉外金融信用诈骗犯罪概述  在金融犯罪中,有关金融信用的欺诈犯罪如票据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是涉外金融犯罪的高发案件。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我国引进外资、出口创汇的形势,利用有关人员票据知识的匮乏以及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大肆进行票据、信用证、信用卡诈骗,且数额相当巨大。随…  相似文献   

7.
情报导侦 完善经侦防控和预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5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经济犯罪侦查工作会议,提出了建立健全打击经济犯罪的预警、防控和协作三大机制。作为防范、打击经济犯罪的主力军,公安机关的经侦部门必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经侦工作的新规律、新机制,才能承担起打击、服务和参谋的三大职能,全面提高防控和打击经济犯罪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证了商品经济与经济犯罪之间、发展商品经济与打击经济犯罪之间的关系问题。作者指出:(1)我国当前商品经济的存在与发展,并不决定经济犯罪的存在与蔓延,恰恰相反,它是最终减少、消灭犯罪的积极推动力量;(2)当前经济犯罪的存在与蔓延,是对我国商品经济健康发展的极大破坏。因此,我们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同时,必须坚决有力地打击经济犯罪。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是经济主体闯之信用关系所维系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即是信用经济.然而就中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与法治现状来看,空白的信用制度显然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瓶颈.健全信用机制将推动我国商事法律体系的完善,促进我国商法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从而规制和推动市场经济机制的良好运转.所以,如何构建一整套较为完整适宜且融合于商事规范中的信用制度.是我国商法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刑事立法机关对于涉税犯罪案件、信用卡诈骗犯罪等经济犯罪的处理呈现轻罪化、出罪化的趋势,将特定类型的经济犯罪纳入到条件性出罪机制,这对于刑法评价某些经济犯罪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从理论上分析,这种条件性出罪机制对于犯罪分类的重新界定提供了新的研究契机,应该以法益是否受到实际侵害、是否能够完全恢复与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这一双重依据将犯罪划分为法益可恢复性犯罪与法益不可恢复性犯罪,以使刑法理论契合并推进经济犯罪条件性出罪机制的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