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小产权房"是指在集体土地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行开发或者与开发商合作开发建设的房屋,面向城市居民销售,其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产权证不是由国家房管部门颁发,而是由乡政府或村委会颁发。由于有违现行法律规定,面临着很大的风险。本文旨在对"小产权房"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分析"小产权房"相关各方利益,并从法律角度对解决"小产权房"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小产权房”是否合法化的问题已成为“小产权房”问题争论的焦点内容.纵观中国现行法律,不难发现关于“小产权房”“违法”的相关立法之间存在着逻辑上和法律上的种种矛盾与冲突.通过对“小产权房”的立法以及相关法律规章的梳理和分析发现,在我国“小产权房”应当实现合法化.“小产权房”应当拥有明确的法律定位,并应通过立法及相关配套政策的实施促进我国“小产权房”合法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小产权房问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2012年小产权房最新政策的基调就是今年将选择部分城市开展“小产权房”试点清理工作。小产权房是中国式的特有的历史产物,本文拟从公众利益视角采取分类处置的方法,实行先清理、再治理的方式。探析小产权房存在的风险及危害,剖析其产生原因,从而提出解决小产权房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小产权房”目前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其折射的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是制度性的和深层次的,其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有它合理存在的原因.二元土地所有制是产生“小产权房”问题的制度根源,法律活动要以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为目的,大量“小产权房”的出现表明外部利润的存在.通过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明确定位集体建设用地制度功能、健...  相似文献   

5.
小产权房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河北省石家庄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产权房是当前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问题,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农民集体实现土地价值的本能、城市商品房价格居高不下、政府监管职能发挥不力等因素是小产权房大量出现的原因所在。应用发展的眼光全面衡量小产权房的得失,通过修改现行法律,建立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实行"二次房改"等措施使现有小产权房逐步实现合法化,从根本上解决小产权房问题。  相似文献   

6.
小产权房有"合法"与"违法"之分,现行法律和政策对其持否定态度,存在诸多法律困惑。在新农村建设中,小产权房受到市场需求、认知偏差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发展迅速。小产权房本身并不违法,有其存在的法理基础,我们应对其区别对待。就目前的现状看,落实农村房屋确权工作,对现有的小产权房进行分类统计,区别处理是首要任务;统一小产权房买卖合同效力的司法判断标准,承认部分合同的效力是当务之急。长远来看,完善建设监管体制、降低商品房价格、改革城市住房保障制度是有力保障;探索集体土地流转新方式,实现集体对土地的真正所有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7.
小产权房问题是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棘手问题.法律对买卖小产权房的合同效力无明确规定,政策却持否定态度.政策禁止进行小产权房交易指向的是公共利益的保护,但并非所有类型小产权房都影响政策目标的实现,对买卖小产权房的合同效力可行进行类型化处理.  相似文献   

8.
论小产权房与我国土地的利益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产权房是一个全国热议的话题,针对小产权房问题各家学者观点纷呈。与其说小产权问题首先涉及法律问题,不如说首先涉及利益分配的问题,处理小产权房问题,也就是对整个社会资源的再分配问题。在小产权房带来的这一场变化中,受益最大的是地方政府和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未来土地制度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因此,必须结合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长远发展道路,思考"小产权房"问题。  相似文献   

9.
小产权房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政府、农民及房屋开发商利益之争。由于近年来商品房价格的日益飞涨、土地资源日趋稀缺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小产权房的违规开发呈蔓延之势。规制小产权房的法律途径主要是:一要健全住房社会保障供应体系;二要完善有关小产权房的法律法规;三要疏堵结合,妥善处理现有的小产权房,制止未建及将建的小产权房。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我国房价的快速上涨,小产权房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有关小产权房的法律纠纷也逐步诉诸于了法律程序.由于现行法律在小产权房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空白,所以小产权房是否合法、小产权房的建设用地一农村宅基地能否流转等问题都存在极大的争议.虽然我国政府目前对小产权房采取的态度是拆除和禁止,并禁止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小产权房.但笔者认为小产权房之所以能在我国产生并快速发展起来,肯定就存在一定的合理性,政府在具体的土地法律规范的设计上,应当兼顾平衡各方的利益,注意保护农民的主动性和应得利益,用合理的方式解决小产权房问题.  相似文献   

11.
经济适用房有限产权制度是导致经济适用房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产生诸多弊端的根本原因。在法学意义上,有限产权是一种不完整的产权,产权主体、收益权、处分权以及取得的对价等均受限制。在经济学意义上,有限产权是一种被削弱的产权,排他性和可交易性都受到限制。从法律经济学的视角分析,有限产权的这种安排不仅导致了交易费用的上升,也阻碍了经济适用房外部性内在化的进程。因此,必须对经济适用房的产权关系进行重新界定,才能更好地发挥经济适用房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宅基地使用权有偿设立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宅基地使用权设立本是一种民事行为,其设立采取有偿还是无偿方式本是权利人的自由。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宅基地使用权制度采取了申请——审批的行政许可设立方式,并一直无偿使用,导致宅基地使用权设立行为被异化,既限制了集体和农民的土地权利,又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在我国市场化、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推动下,宅基地利用必须符合效率原则和城乡平等原则,应恢复宅基地使用权设立行为的私法性质,逐步推行宅基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制度,实现宅基地的市场化配置,从而保护农村土地资源以及维护集体和农民的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13.
我国1997年签署并于2001年加入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规定了公民的适足住宅权,适足住宅权包含使用权的法律保护、力所能及的价格、乐舍安居、适足的独处居室、适足的空间、适足的安全、适足的照明和通风、适足的基本基础设施及就业和基本设备的合适地点——一切费用合情合理等方面,但是我国现阶段对于适足住宅权的保障却存在很多不足,应对该权利在法律上的构建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个人住房抵押权的实现是住房抵押权制度的核心问题。目前 ,个人住房抵押权的实现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实现手段单一 ;二是程序繁琐 ;三是社会保障体系落后。为使个人住房抵押权得以实现应从四个方面对抵押权的实现方式进行变革 :一是丰富实现手段 ;二是改革拍卖方式 ;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四是实现抵押权的流通化。  相似文献   

15.
生命权是首要人权。改革以来,死刑、劳教、收容、刑讯逼供、计生暴力等是与农民的生命权密切相关的几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自由的堡垒——在非法侵入住宅罪中探析住宅权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个人的家都是自己的一座城堡。住宅是公民私人生活最安全、最隐密、最独立的家园,住宅权是一项既包含财产权利.又包含人身权利的综合性权利。我国对非法侵入住宅罪的规定缺乏深入研究,应借鉴古今中外的相关规定和学说.揭示住宅权在刑法中应有的价值,从而使之能够得到更有力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住房权属于社会权下的具体权利,其实现需要国际社会、国家和个人承担不同的责任和义务,然而三个层面的不同义务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与矛盾:国际层面,住房权实体性义务与程序性义务严重不平衡;国家层面,呈现美好理想状态的一般义务与无奈现实之间进行着博弈;个人层面,自我保障与政府阻碍之间不断地拉锯。这些问题与矛盾的存在,昭示着住房权的根本解决更多的是一种进程,而不仅仅是一种建立起来的法律文本结构,其实现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还有漫长的路要努力。  相似文献   

18.
一个国家要实行法治、建设法治和发展法治,除了要研究和解决法治的基本理论问题外,还必须研究和解决实现法治的对策问题.我国当前亟需研究和解决的法治对策重点课题有五:执政党如何依法执政;人民如何有效监督政府;公权力如何既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如何正确处理发展、改革、创新与法治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服务型政府与有限政府、法治政府的关系.要对这些课题进行真正科学的研究,找出切合实际的答案,必须遵循正确的进路与方法,特别是要在法治对策研究要不要进行价值判断;法治对策研究应不应该从制定法出发;法治对策研究应如何平衡法的安定性、稳定性与改革、发展的变动性的关系;法治对策研究应如何处理激情与理性的关系等问题上作出正确的抉择.  相似文献   

19.
随着物权法草案的颁布和征集意见,社会各界对草案中涉及的“居住权”展开了大讨论,而今年,随着全国各地房地产价格的持续、高速增长,房价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购房者特别是中低收入者因“一房难求”或者成为“房奴”等现象,更将城镇居民的居住权,推到了风口浪尖。本文针对居住权从公法领域和私法领域展开论述,从其本质、定义、功能出发,以探求是否应该建立以及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的居住权制度。  相似文献   

20.
当下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房屋典当,虽然被《典当管理办法》规定为典当,但其与传统民法中的典当有所差别。同时,房屋典当与用益物权和传统民法中的典权不也相同。从本质属性上看,其应属于担保物权。当前形势下,房屋典当的这一性质应当在司法实务中灵活处理并尽早通过立法予以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