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6 毫秒
1.
农村文化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角度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建设文化强市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新农村建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清徐县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诸如农村文化市场无法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能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文化形式偏少,等等。为此,清徐县要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丰富农村文化市场;在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同时,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充分发挥清徐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着力打造农村文化品牌,提高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3.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越来越成为农民群众期盼的“梦”。为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滨海新区大田镇党委将农村文化建设和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作为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推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抓手,以贴近农民生活、利于广泛参与为原则,大力培育植根农民、服务农民的文化载体,让文化服务变“一阵风”、走过场为生活化、长期化,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实现了满足农民需求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4.
农村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它不仅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国民素质,而且能促进经济增长、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应以农民为主体,树立新观念;以传统农村文化为平台,勇于创新,发展特色文化;以农村科技教育为重点,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农村业余文化生活发展却相对缓慢,与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很不适应。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形势和任务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农村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它不仅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国民素质,而且能促进经济增长、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应以农民为主体,树立新观念;以传统农村文化为平台,勇于创新,发展特色文化;以农村科技教育为重点,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7.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大目标之一。培育文明乡风,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当前,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还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让农民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  相似文献   

8.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农村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杰超 《学习论坛》2004,20(4):14-15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农村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在于发展先进文化,让社会主义文化牢固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农村文化建设要把出发点和归宿放在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上;按照对农民素质的最新理解、对提高农民素质的最新把握,要在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方面下工夫;农村文化建设要在应对农村文化的现实问题、内容与形式、文化体制等方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造农村文化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繁荣发展农村文化 《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农村党员、教育农民群众,引导农民牢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一是要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  相似文献   

10.
晓司 《支部生活》2008,(3):44-45
党的十七大报告,用“大发展大繁荣”、“新高潮”这些醒目、不寻常的词汇来号召文化建设,表达了党对发展文化的迫切愿望。农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是多样化、多层次的,但作为全局来说,始终应把关注的目光投向绝大多数人的基本的文化权益和基本的文化需求,要满足这两个“基本”,就要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1.
曾晓桃 《新湘评论》2006,(12):46-46
发展新文化,促进农村文化繁荣,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农村文化建设要走出一条新路子,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为主导,努力满足农民群众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13.
《共产党人》2010,(12):4-7
第一,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与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文化需求的关系,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两手抓、两加强,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随着  相似文献   

14.
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南昌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局面,但总体上仍然比较薄弱,与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仍是整个文化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要想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就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就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求 ;就必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不断满足人民的文化生活需要 ;就必须正确处理好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6.
在新的历史阶段,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盛丽 《实践》2008,(3):39-39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日益富足,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加。为满足农民群众的这种需求,丰镇市隆盛庄文化站发挥阵地作用,走出了一条恢复、发展、创新的发展之路,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隆盛庄是丰镇市所属的一个古镇,辖179个自然村,人口4.2万,国道纵横,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对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对文化产品的选择也逐渐趋向多元。许多农家书屋以其藏书科普性和实用性强,“农味”独特而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喜爱。作为一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惠及民生的重大举措,农家书屋为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切实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云南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既是农村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又是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更是宣传、教育、组织、发动群众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并发挥好其功能,任务繁重,作用重大。近几年,通过开展多项工程和活动,云南省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功能发挥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确保群众文化活动的经常性和有序性,保证广大群众应享有的文化权益和应获得的文化实惠,满足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在经济建设提档升级、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让农村文化建设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事业?这值得我们探讨。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长期致力于基层文化发展与研究工作的四川省文化馆副馆长吴立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