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来信背景:冬天,每个业主都盼望一个温暖的屋子。这不是什么过分的要求,却总是很难实现。每到这个季节,楼市也总是因为采暖而热闹纷纷,不是物业公司告业主,就是业主告物业公司……近年来,相当一部分热力用户严重拖欠采暖费,已经成为冬季供暖的主要问题。2005年,北京市各区人民法院共受理了1万多件供暖纠纷案件。这类案件是民事案件中增长最迅速的案件。《北京市住宅锅炉供暖管理规定》产生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房屋多以公房为主。根据相关规定,供暖费原则上由单位负担。如今住房已完全私有化,但供暖方面却没有出台新规范。造成拖…  相似文献   

2.
一在行政诉讼活动中,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否具备原告资格,关键取决于他们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关系。恰当地认定原告资格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关系,是我们正确认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某一具体行政案件中原告资格的要点。那么,究竟原告资格与具体行政行为有什么关系呢?关于这个问题,行政法学界尚未形成共识。有人认为,具有原告资格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必须因具体行政行为与行政机关形成明示的或暗示的行政法律关系,即行政法律关系的有无决定了原告资格的有无;也有人认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必须是具体行政行为的对象,方能具有原告资格,即原告必须是具体行政行为的对象。这两种观点虽有一定道理,但仍经不起推敲,不能令人信服。就第  相似文献   

3.
民事权利能力与诉讼权利能力应具有一致性.在实体法上,业主委员会应被界定为由全体业主组成之业主团体的执行机关与代表机关,相应地在程序法上具有当:事人资格的应为业主团体而非业主委员会.除非另有约定,业主委员会代表业主团体提起诉讼时须经业主大会授权,其诉讼范围应限于保护业主的共同权益;对业主团体"怠于行使权利"须作出明确界定;基于原告资格与被告资格的一致性,业主团体亦应具有被告资格.  相似文献   

4.
谈法人的原告法定代表人的资格及权利义务问题张树林,董皞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关于原告和被告资格即所谓适格原告和适格被告问题曾经有过大量文章加以论述,但人们似乎忽略了其中一个十分特殊的问题,即作为法人的原告的法定代表人的资格及权利义务的有关问题。法人虽然...  相似文献   

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金湖新村业主委员会一案的复函和温州市银都花园一案的裁定都对业主委员会的民事诉讼原告资格问题做了解答,有人认为后者否定了前者所持的观点,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做简要分析并提出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6.
行政诉讼法关于原告资格的规定,主要体现在行政诉讼法第二条和第四十一条中。行政诉讼法第二条比较直接地规定了原告资格问题,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主要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起诉条件。起诉条件和原告资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有一定的联系。原告资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行政诉讼,在主体上获得法律认可的条件。起诉条件则是指具有原告资格的人提起行政诉讼应当具备法律认可的所有条件。因此,具有原告资格的人提起行政诉讼,只有在符合起诉条件的情况下,法院才有可能受理;而没有原告资格的人即使符合其他起诉条件,法院也…  相似文献   

7.
案例刊载于《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0年第5期【案情】原告:无锡市春江花园业主委员会(以下简称业委会)。被告:上海市陆家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以下简称无锡分公司)。被告:上海市陆家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物业公司)。2002年11月25日,被告物业公司与春江花园开发商聚江公司订立前期物管协议,指定其无锡分公司向春江花园小区业主提供前期物业服务,并按物价局批准核定的项目标准收取服务费。约定期限为合同签订日起至业主委员会成立时止。2007年12月22日,该小区业主委员会依法成立,2008年6月21  相似文献   

8.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概述(一)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涵义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提起行政诉讼所应具备的条件。原告资格、起诉条件、原告,这三个概念有联系,但含义又不同。起诉条件指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所必须符合的条件。《行政诉讼法》第41条规定,起诉须符合以下条件:(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4)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原告资格、起诉条件、原告三者关系为:原告资格是…  相似文献   

9.
一、背景情况介绍 1982年8月3日公布的《民事诉讼法(试行)》第三条第二款规定:“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适用本法规定。”这标志着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正式建立。但此时行政诉讼只是民事诉讼的一个分支,法律对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无统一明确的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否享有原告资格,完全由法律、法规规定。  相似文献   

10.
如果业主委员会与物业公司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解决纠纷的方式是仲裁,那么,当单个业主逾期未交纳物业费时,物业公司是否可以依此条款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物业公司收取了物业服务费后,没有履行提供相应物业服务的义务时,单个业主是否可以依此条款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相似文献   

11.
生活情景老何是小区的业主委员会主任,深受业主们的信任,但是前几天发生的事却让他心烦意躁。原来的物业公司合同期到了,小区召开业主大会选任新的物业公司,这本是件好事,可小区业主分成了两派,一派赞成鑫鑫物业,另一派赞成佳和物业,双方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指出原告资格逐渐放宽,起诉主体的多元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赋予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以及检察机关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是一种可行模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公益诉讼进行深入的研究,但从秩序和秩序权的角度来研究公益诉讼的并不多见。本文从秩序和秩序权的视角对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进行了研究。文中指出我们的法律应赋予有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提起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相似文献   

14.
何芸 《法制与社会》2011,(26):275-276
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在理论上存在多种学说,在立法上各国也采取不同的立场。我国《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从而导致了实践中业主委员会在内部治理和外部关系协调上陷入困境。通过立法明确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具有必要性,应该将业主委员会界定为非经营性质的团体法人,使其能够享有独立的民事主体地位,独立地承担民事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5.
在物业纠纷案件中,许多业主因不满小区物业公司的服务而拒绝缴纳物业费。那么,业主拒绝缴纳物业费的理由都能成立吗?找不到停车位王先生自2004年购买了位于A小区的住宅后便一直在该小区内居住。2011年王先生购买了一辆小轿车,王先生将新车开回家,小区物业的保安人员却不允许王先生的车辆进入小区。王先生找到物业公司理论,物业公司告诉王先生,小区的停车位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地下停车,是业主在购买房屋时一并购买,王先生并没有  相似文献   

16.
在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中,利害关系人的原告资格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我国司法解释赋予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人以原告资格,但如何理解与认定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在理论与实践中均存纷争。值《行政诉讼法》酝酿修改之际,对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内涵、决定利害关系人原告资格的核心要素及利害关系人原告资格的认定等问题重新进行梳理与分析,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革除封建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杨克佃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原告与被告具有特定性,即行政诉讼的原告只能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被告只能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因为这一特点,人们往往习惯地把行政诉讼制度简单地称作是'民告官"的制度。民可以告...  相似文献   

18.
我国《物权法》规定了业主可以对业主大会或业主委员会作出的侵害其权益的决定提起撤销之诉,但是,对于业主委员会的资格却没有明确的定性,这也直接导致了在实践中的许多操作障碍,业主委员会地位不清,缺乏有效监督等问题直接导致了对小区业主利益的侵害。因此,对业主委员会的资格作明确的界定十分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学贤 《法学》2006,(8):3-11
原告资格是行政诉讼的基本问题之一。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性质是程序问题而不是实体问题。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与受案范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世界范围来讲,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呈现出不断宽松且标准逐渐趋向一致的趋势。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经历了从“无标准时期”到“法律规定标准时期”,再到“合法权益标准时期”,进而发展到“利害关系人标准时期”。“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应当理解为“法律上应当保护的利害关系”。行政诉讼原告与起诉人不能混淆。行政机关、社会团体、检察机关是否具有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问题应当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0.
法律制度的建构应当是适应社会的,适应社会的法律制度应当是有弹性的。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作为司法救济形式的第一道门,应该如何把关,成为行政诉讼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法律规定,本文在回顾历史的基础上,展望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