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苹 《人大论坛》2008,(9):24-25
法律是构建住房制度尤其是住房保障制度的基础。由于我国“住宅法”缺位,保障性住房并非法律规定的政府责任,对地方政府缺乏强制性约束力,导致保障性住房建设往往成为应景之作,远远无法满足保障需求。随着房价持续上涨,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问题日益突出,“住宅法”立法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创造》2009,(11):33-33
自去年下半年起,中国投资学会副会长刘慧勇、清华大学李稻葵以及住宅法专家李明等学者各自提出了再次对住房制度进行改革的方案,社会舆论称之为“二次房改”。  相似文献   

3.
二十一世纪的日本青少年会是什么模样呢?日本的“Y世代”将会是何样一种表象?首先是“住宅族”将大量增加。所谓“住宅族”就是喜欢呆在家里自己玩,不愿进行户外活动的“见光死”族群。他们最普遍的的嗜好就是电脑、电子游戏和电视(包括录像带)。比起在家没有玩伴而不得不出门去找朋友的孩子们,“住宅族”可以通过电脑随时上网找人聊天,还有一按钮就立即投身时空奇幻大战的电子游戏,再不就有提供千奇百怪人生故事的电视节目和录像。现在日本孩子拥有个人专用电视的占15%,拥有个人电脑的占3%,而到了二十一世纪只会更多。在大自然…  相似文献   

4.
也谈“耳朵腐败”于崇良不少地方把清理“耳朵腐败”作为1998年反腐败工作的重中之重,出台了有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移动电话。住宅电话使用管理的若干规定,下力气清理了公务人员违规使用的“大哥大”及住宅电话。措施之力,成绩之突出,实在值得称赞。只是,让耳朵...  相似文献   

5.
“戴罪立功”、“将功折罪”,是古已有之的老把戏了,两军对垒,对败军之将的处置,要么是斩首示众以明法纪,要么是戴罪立功将功折罪。和平年代,这个方法也“行之有效”。常有罪大恶极的犯人在“正法”之前,从容不迫甚至是有恃无恐地献出祖传秘方以免一死。此种救命符由于是早有所备事先缝在贴身内裤上  相似文献   

6.
许士光 《人大研究》2003,(12):35-35
差额选举是民主选举的基本原则之一 ,更是我们党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然而 ,在有的地方选举中 ,确实存在把“差额”当作“差别”的问题。为此 ,我们要大喊一声  相似文献   

7.
住宅电话:现代家庭的“宠物”●顺发百家争“鸣”的通信业●到2000年,中国大中城市住宅电话将达到平均每户一部。●BP机经营业引发商家大战,被称为“空中房地产”。●谁拥有“大哥大”,谁就是“先富一族”中的“大哥大”。那还是好几年以前,有个发了财的个体户...  相似文献   

8.
“引咎辞职”:中国走向干部“问责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央批准中石油老总马富才辞职.再到日前披露的北京市密云县县长张文、吉林市市长刚占标分别引咎辞职.近段时间.官员“引咎辞职”成了见报率较高的字眼。之所以被强烈关注.不是因为去职的是高官,而是因为高官去职所采取的“引咎辞职”方式。“引咎辞职”折射出我国干部责任追究制度正发生质的突破.它带给我们的思索也是无限的。  相似文献   

9.
反对本本主义和自由主义,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不唯上”与“不违上”,正是实际工作中对我们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0.
巴彦淖尔市磴口县隆盛合镇为了革除陋习、改善村风村貌,从2003年开始在全镇开展了“干净人家”、“精巴媳妇”评选活动。其标准是,“干净人家”要求住宅(包括主房、凉房、厨房)、院落、牲畜棚圈、房前屋后干净整洁;  相似文献   

11.
阿计 《人大建设》2009,(9):24-25
住宅改作商业或办公用房,即俗称的“住改商”,是城市业主利益冲突的焦点。2007年出台的《物权法》试图理清这团乱麻,结果力不从心。前不久,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司法解释为“住改商”打上了法律的“补丁”,却引发争议沸扬。  相似文献   

12.
房子与人一样,也有生老病死。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就是保障住房“病有所医”的“救命钱”。但是一直以来,这份房屋救命钱没少让老百姓操心。  相似文献   

13.
王芳 《当代建设》2002,(1):42-42
一个居住小区从规划到建成要花费国家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它的建成不仅要在近几年内能满足居民的需要,而且在几十年后也不会被住户所淘汰。这就是住宅小区的“可持续发展”。这里就规划本身,谈几点意见和看法。一、小区的总体布局1、住宅间距住宅间距是一个较为敏感的问题,开发商为了追求每个地块上的最大效益,往往把住宅间距压到政策允许的最小间距:马鞍山市的住宅间距为南面楼高与北面窗台高的差的1.3倍。这样北面底层住户在冬季很长一段时间往往得到很少日照。近年由于住房紧张的问题,加以市场经济的调节,底层住宅还…  相似文献   

14.
《人民政坛》2010,(5):47-47
2009年3月,英国媒体开始报道女议员史密斯的可疑行为:她6年来以"第二套住宅津贴"的名义报销了11万英镑费用。在英国,议员是全职,一方面他们要在伦敦上班,一方面要跟自己的地方选区保持联系,所以法律规定外地议员可获第二套住宅津贴,目的是鼓励议员在高效工作的同时能够“常回娘家”,保持和选民的联系。但问题是,  相似文献   

15.
有感于上海成立“住宅发展局”二马据《光明日报》载,一个专门从事平价房、安居房建设和住宅综合配套的新型机构-"上海住宅发展局"日前宣布成立。局长王文忠称.该局将在年内成立平价房销售中心,并在今年计划竣工的8000万平方米住宅面积外,力争完成55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6.
制度障碍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原因。“制度统筹”是城乡统筹的关键所在。当前必须进行一场制度革命,大力推进我国农村的法律制度、组织制度、土地制度、教育制度、财政金融制度的配套“制度统筹”。  相似文献   

17.
一个地方或单位“怎样花钱”是个大事。大至国家,小到两三个人组合的单位,都由“头”握着花钱的“一支笔”。一个乱花钱的“一把手”,毁掉一个单位的事不少。“一把手”的权力有多大?他的那支“笔”有多“神”?下面有则报道可让人大开眼界。我国某市长到英国访问,结束时他热  相似文献   

18.
《辽宁人大》2007,(1):27-27
【新闻】日常工作中有时会看到报纸上出现这样的话:“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1954年,我国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等。  相似文献   

19.
由于受体制、法律等因素影响 ,“条管”部门自觉接受监督有所减弱 ,如何加强对“条管”部门的监督 ,健全监督制度 ,拓宽监督渠道 ,消除执法监督的“空白地带” ,是地方各级人大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对此 ,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干部任命征求意见制度。可作出规定 ,对“条管”部门主要负责人的任命 ,在征求地方党委意见的同时 ,要听取地方权力机关的意见 ,形成共识后方予任命。每年“条管”部门的上级对下级工作考核时 ,要征求地方党委和地方权力机关的意见 ,将意见作为重要的年度考核依据 ,并将此形成制度。二是建立法律…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中美两国终于就中国“入世”问题达成了协议。如何应对“入世”后的经济运作,成为我国各行各业必须直接面对的课题。 房地产业由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房地产业受国际经济全局和区域变动的影响也会越来越明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经济结束调整转而启动后的几个月内,将首先随投资增加而使非住宅类房地产需求增加,住宅类房地产需求随后也将进一步增加。故房地产企业应在目前供大于求,特 XI]是办公楼空置严重的情况下,增加房地产市场预测中的中远期乐现成分,特别是增加对非住宅类及土地中远期需求状况预测的乐观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