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3 毫秒
1.
确保公共安全 建设和谐社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确保公共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目前我国公共安全很不和谐,由公共安全造成的人、财、物的损失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既有经济片面发展的原因,也有政府公共管理不到位的原因。增强政府安全责任能力,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强化个人安全意识,是提高社会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的三驾马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公共安全数据的"全量实时采集""高效安全应用",是推动警务模式由"应急处置"向"风险治理"转变的前提条件,也是应对高度集中的安全风险隐患,切实防范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可靠路径。然而,公共安全数据的采集如何平衡公共利益和个人数据权益尚未形成社会共识,造成公共安全数据采集边界的模糊,一定程度上对维护公共安全、打击违法犯罪带来不利影响。在公共安全数据采集阶段强化公共安全利益保护,并不会打破公共安全利益与个人信息权益保护的平衡。规范公共安全数据采集工作,应当着力完善公共安全数据采集的制度保障,推动形成公共安全数据全面、实时采集的新模式,依托公共安全数据建设城市大数据运算决策中心,不断强化公共安全数据的安全保障,探索建立数据采集、应用的良性闭环。  相似文献   

3.
确保公共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目前我国公共安全很不和谐,由公共安全造成的人、财、物的损失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既有经济片面发展的原因,也有政府公共管理不到位的原因.增强政府安全责任能力,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强化个人安全意识,是提高社会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的三驾马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我国公共安全问题已延伸到社会各个领域,必须以科学安全观对公共安全进行再思考。西方社会学家对公共安全有其独特分析视角。透析社会公共安全问题,诱发公共安全事故的原因是多元的;我国公共安全问题的解决路径,是要加强立法建设,建立起公共安全综合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个人恐怖犯罪与社会公共安全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个人恐怖犯罪与有组织的恐怖犯罪有明显的区别。个人恐怖犯罪也会造成严重的公共安全危害。近几年 ,我国境内发生的多起投毒、爆炸案件都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和财产巨大损失。引起个人恐怖犯罪的原因 ,包括对社会严重不满和对他人极端仇视等复杂原因 ,其中反映了当前社会转型期各种复杂的矛盾。为了防范个人恐怖犯罪造成的危害 ,全社会都要更多地了解个人恐怖犯罪的特点和危害 ,以便在此类案件发生时作出应有的反应  相似文献   

6.
中国目前的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已经不适应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和社会公众的要求。有效的体系是国家体制与公共服务体制的统一体,而市场化和社会化是当前公共安全工作发展的趋势。应基于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发展的趋势和问题,以社区治安为基础,发挥公众和社会组织的功能,重新整合公共安全要素,在中国公共行政制度创新的压力下,构建一个政府管理与公众参与相结合、社会化和市场化相结合的新型社会公共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7.
现代城市公共安全治理以服务行政与风险社会为理论基础,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目前我国城市公共安全还面临着各类公共安全事件多发、网络安全形势严峻等现实威胁,暴露出我国在城市公共安全治理能力方面存在着政府权威不足、危机预防方案缺乏系统化等短板,有必要强化政府先行、事先防控、危机评估等现代公共安全治理理念,并在其引导下提升城市公共安全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传统的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受到了市场经济体制、社会转型、社会变革等各方面的冲击,各种公共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给国家、社会和人民带来了重大的损失,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国政府如何应对社会公共安全问题的挑战,是当前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拟从社会公共安全保障与管理的主体多元化、各主体的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来论述我国公共安全保障与管理的路径选择,最终归论于形成一种以政府为主导的多方参与和多元共治  相似文献   

9.
我国公共安全管理模式主体上是以政府为主要应对力量,社会力量的参与度不高。政府与社会之间未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客观原因在于政府对社会力量的管理能力不够,主观原因在于政府与社会力量的互动意愿不强,以及社会力量本身的发育程度不充沛。我们需要从政府与社会力量互动角度重新思考转型期的公共安全管理制度,结合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管理法规体系等方式建构起一套适应现实需要的应对潜在和显在威胁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9·11事件”后美国刑事司法政策发生了一些变化,其核心在于寻求个人自由和公共安全价值理念之间的平衡。把美国刑事司法政策调整放入其发展轨迹中分析,可以发现,一个国家刑事政策的调整、司法制度的构建总是立足于该国具体的社会现实。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当前我国的司法改革应立足于社会现实对司法制度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实行行为终了与否的判断标准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中止行为类型的划分,而且还间接影响到不同类型中止犯的认定标准。在德国,关于实行行为终了与否的判断标准,存在行为计划说、个别行为说以及全部行为说等学说。在日本,则存在主观说、修正的主观说、客观说、遮断说以及折衷说等不同见解。其中,全部行为说和折衷说较为可取。在我国,对行为是否实行终了的判断也应采折衷说,即应与是否需要采取积极措施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以及行为人的主观认识内容联系起来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从整体上说就是党的先进性,因此永葆党的先进性,对强化军魂意识具有着根本性价值,包括认同价值和促进价值;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从个体上说就是党员的先进性,因此永葆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强化军魂意识具有着主体性价值,包括中介价值、示范价值和保证价值;党的先进性和党员先进性是高度统一的,因此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是永葆共产党人先进性的现实基础,对我们强化军魂意识有着重要的发展性价值,包括基础价值和着力价值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先进性源于党的阶级性,但先进性并不等于阶级性。党的先进性体现在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中,体现着时代特征。党的先进性需要通过制定正确政治路线和具体纲领来体现。党的组织路线服从、服务于政治路线。不同历史时期党员的标准、党员的成分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纲领决定了必须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必须将思想建设置于党的建设首位,正确认识妥善处理吸收新社会阶层中优秀分子入党问题。  相似文献   

14.
委托作品著作权归属约定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著作权归属是委托创作合同的重要条款。著作权归属约定的性质关系到委托人著作权的取得、受托人义务的履行以及双方利益的平衡。在债权形式主义的背景下,委托人通过委托创作合同取得著作权属于继受取得。由于作品的无形性和著作权登记制度的缺失,受托人移转著作权依赖法律推定。著作权从创作完成之日开始移转,委托创作合同的书面形式往往成为著作权移转的公示手段。但是委托人支付报酬的义务与受托人移转著作权的义务构成对价,并对法律推定的著作权的移转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婚生否认之诉是人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国大陆社会伦理观念较为相近的台湾地区,其民法亲属编经过十余次修正,其亲属法日益与世界亲属法的潮流相融合。反观我国亲属法和民事诉讼法,仅就婚生否认之诉中适格原告问题仍无法达成一致。而适格原告是成功构建婚生否认之诉的前提。借鉴德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等成功立法经验和结合我国现状,论证我国婚生否认之诉的诉讼主体不仅限于夫、妻及子女,还应有条件的包括第三人。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证地方立法机关在地方立法中更科学合理地设定法律责任 ,立法者在拟定法律责任条款时 ,首先要体现地方立法的目的 ,同时 ,其内容的设定 ,还要体现出科学精神 ,具有可操作性 ,考虑该法在施行中的要求。但从我国现行地方立法法律责任条款来看 ,仍存在法律责任条款不协调、缺乏衔接 ,法律责任条款过于原则 ,法律责任条款有明显空白漏洞等方面的问题 ,直接影响了地方立法的有效实施。针对地方立法法律责任条款存在的问题 ,应采取加强法律责任条款的衔接和协调、加强法律责任条款的量化、避免法律责任条款的空白漏洞等措施 ,完善地方立法法律责任的设定  相似文献   

17.
增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各类办公机构增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的重要意义和怎样增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 ,提高时间运用和工作效率作了系统、深刻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军事法官的职务责任是我国立法机关为军事法官设置的非遵行不可的权利和自由的边界,是对其进行监督和制约的有效途径。对其理论的研究,应把内涵、目的、构成、特征等作为起点。内涵是指军事法官在军事审判活动和赋予的其他活动中所承办的事务以及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目的是为了保证国家法律在军事领域的实现;实现军事司法价值的均衡;完成军事司法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它由职务责任主体、职务行为和责任三部分构成。内容包括一般职务责任和特殊职务责任。显示出行为主体单一性、职务行为内容的特定性、责任后果的多样性、权力与责任的一致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权利失效原则是大陆法系一项重要的司法判例原则,它有助于补充现有相关制度的不足,维护正常的社会交易秩序。权利失效原则适用的客体广泛,包括形成权、请求权和抗辩权等。适用于形成权,其法律效力是使权利本体归于消灭;适用于请求权,其法律效力是产生相对人的抗辩权。我国应在立法中体现权利失效原则。  相似文献   

20.
试论我国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民法物权内容已不能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现代民法相衔接的<物权法>的制订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广大学者对此各抒已见,而其中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也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从我国现行土地使用权制度的现状出发,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出完善我国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