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檀佩文 《传承》2014,(10):78-79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面对资源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它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抓手",是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过程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破窗效应",是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进行的一项心理学实验。以该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破窗效应":如果有人破坏了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没有及时维修,有人就可能受到无序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它揭示了在无序的、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放任不良现象存在,犯罪就会滋生、泛滥。领导干部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关键是坚持"严"和"实",严格要求  相似文献   

3.
论树立德育生态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运喜 《前沿》2010,(5):120-124
德育生态理念,就是德育工作者要从维护和促进人我关系、物我关系的和谐出发,建构科学的德育生态系统,维持德育系统的自我平衡。德育生态理念是一种先进的德育理念,主要包括以人为本理念、和谐理念、自然理念、发展理念等。树立德育生态理念,有利于克服传统德育的非生态性,遵循人的道德养成发展规律,发挥德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和环境的育人功能。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尊重学生的独立主体地位和道德自主权,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努力营造鼓励竞争的氛围。  相似文献   

4.
高校德育生态竞争是在高校德育生态系统中发生的竞争现象。高校德育生态竞争的主体是竞争的参与者,具体包括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客体是参与竞争的各方所共同争夺的对象以及要获取的共同的目标物,主要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环境资源、声誉资源等。其中,高等学校的师生既是高校德育生态竞争的主体又是其客体。高校德育生态竞争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各不同主体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各不同客体之间是协同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民族文化生态是一种与民族文化的产生、存续、发展密切相关的复杂的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两大子系统.民族文化生态的本质是其"创生性".要使民族文化能够存续和发展,就要保护好民族文化生态.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民族文化生态评估指标,将有助于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的"创生性",有效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创新和延续.  相似文献   

6.
警察违法违纪行为,实质上是一种"反生态"行为,该行为一旦发生,就必然对警察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损伤。由于警察作为生物有机体,易受到"恶性环境"的影响;警察作为行政生态系统构成要素,易受到某个链环"失灵"的影响;警察作为"类本能"的存在,易受到"物欲""色欲""权欲"的影响,导致权力运行生态链出现阻断,从而引发警察违法违纪行为发生。而防治警察违法违纪行为发生的根本对策在于:从去"恶性环境"净化社会生态,减少警察个体"越轨"的诱因;去"单打一",强化"多管齐下",推动警察组织生态进化;去"动物性"、自利性,强化崇高性,增强警察个体的责任感等三个层面入手构建警察权力运行的生态法则。  相似文献   

7.
高校德育面临复杂多变的主客观环境,高校德育生态作为一个崭新的课题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高校德育生态系统不同于传统的高校独自承担德育教育的局面,强调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协调发展。针对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环体出现的一系列新的变化,高校德育生态的价值向度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的主体价值,系统内各要素协调发展的核心价值,德育工作者的主导价值,文化自觉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如松 《人民论坛》2012,(33):58-59
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五位一体",是科学发展观的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化,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合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29次提到生态,12次提到生态文明(十七大报告分别只有12处和2处),报告将生态的内涵从过去的生物生态、污染生态上升到现今的人的生态、系统生态,上升到生产关系、消费行为、体制机制、上层建筑和思想意识高度,上升到为经济、政治、文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上述内容包含了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即部分合成整体,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整体生态文明的前提和基础;地域发展各异,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各有重点和特色。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城市以破窗理论为指引,对各类不良行为和轻微违法犯罪实施及时打击,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安机关应大胆吸收、借鉴破窗理论的研究成果,实施"零容忍"打击、"零缝隙"防范和"零距离"服务,扎实推进社区警务战略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协商论坛》2021,(2):34-36
青山是美丽,蓝天是幸福,良好环境就是最大的民生期盼。近年来,群众的迫切需求从"盼温饱"转向"盼环保",从"求生存"转为"求生态"。群众关心的就是委员们关注的,今年两会上,委员们纷纷围绕如何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生态系统如何保持平衡发展等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2.
《公民导刊》2015,(2):6
<正>由中央纪委、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一书,近日出版发行。《论述摘编》9个专题,收入216段论述,摘自习近平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10月23日期间的讲话、文章、批示等40多篇重要文献。书中部分内容摘登如下:我们的制度不少,可以说基本形成,但不要让它们形同虚设,成为"稻草人",形成"破窗效应"。很多情况没有监督,违反了也没有任何处  相似文献   

13.
历史唯物主义德育观与自然主义德育观有着深厚的渊源。卢梭和马克思在对现代化引发的道德危机进行回应和解决的过程中,再现了自然主义德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德育观自身的内在逻辑,实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德育观对自然主义德育观的全面超越。在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和经济出现新常态的背景下,自然主义德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德育观的"对话",对于解决我们当前面临的道德问题,重塑道德权威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生态涵养区为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生态安全屏障,将生态涵养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空间加以重点管护,是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重大举措。"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将"绿"转化为"富",是我们最终要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理论是近年来学界的热点话题。随着相应讨论的深入,研究视角不断拓展、研究成果日益丰富。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研究视角和概念"、"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探讨是人们论及和争论较多的问题。然而,这些热点问题在引起关注和争论同时,也面临理论发展困境,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应积极审视问题,直面困境,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大数据因其具备快速集成社会、经济、政治、生态、文化等不同领域信息的优势,已经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辅助性工具。基于此,应着眼"数据治国",科学制定大数据国家战略,将"顶层设计"与大数据立法立规结合,将"数据公开"与大数据社会监督结合,将"人才培育"与大数据生态系统结合。突破"信息孤岛",维护立法安全,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现实生活中,因大风、交通事故等因素导致财物散落一地时,往往会发生聚众哄抢事件,这在心理学上俗称为"破窗"现象。解读"破窗理论"对及时防控聚众哄抢引发的犯罪具有现实客观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宁宁 《群众》2015,(2):47-48
<正>2011年8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行动计划》,提出全面实施"六大行动",要在环境优化发展、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打造城乡宜居环境、绿色江苏建设、恢复生态系统功能、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等六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全面推进碧水蓝天宜居行动,在打造城乡优美环境方面取得新突破,成为江苏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重大行动计划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在第二个百年的开局节点,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西考察调研,提出了"在推动绿色发展上迈出新步伐"的明确要求。这既与总书记2017年考察广西时提出的"生态优先"要求一脉相承,又对广西推进绿色发展的节奏与方式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更高层次的指引。从"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到"生态系统功能整体性提升"、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到"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从"生态优先"到"落实‘双碳’目标""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我们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和全面小康社会两大战略目标,积极推进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化"三大任务",扎实做好生态保护、恢复、优化、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