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延安杨家岭,听讲解员讲了这样一段往事.抗战时期,从国外归来的科学家陈嘉庚先生,分别到重庆和延安考察.他先到了重庆,蒋介石非常热情地招待了他,并花800块大洋,在重庆最好的酒店为他摆了一桌接风宴.接着,陈嘉庚又到了延安,毛泽东也非常热情地招待了他,并请他吃了自己亲手种的菜.只是这一顿饭,只花了两毛钱.事后,陈嘉庚深有感慨地说:"蒋介石招待我花了800大洋,而毛泽东招待我只用了两毛钱.得天下者,共产党也!"  相似文献   

2.
“我曾亲眼见到总司令朱德自己装了饭杂在勤务兵中,狼吞虎咽吃了个饱。”1940年,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在延安的见闻,改变了他的看法。在重庆,蒋介石请他吃了一顿800大洋的盛宴。在延安,毛泽东则用亲手栽种的蔬菜和邻居送来的一只母鸡宴请他。  相似文献   

3.
在延安杨家岭,听讲解员讲了这样一段往事。抗战时期,从国外归来的科学家陈嘉庚先生,分别到重庆和延安考察。他先到了重庆,蒋介石非常热情地招待了他,并花800块大洋,在重庆最好的酒店为他摆了一桌接风宴。接着,陈嘉庚又到了延安,毛泽东也非常热情地招待了他,并请他吃了自己亲手种的菜。只是这一顿饭,只花了两毛钱。事  相似文献   

4.
在延安杨家岭,听讲解员讲述这样一段往事。 抗战时期,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回国慰劳抗战军民,分别来到重庆和延安。他先到了重庆。蒋介石非常热情地招待了他,并花800块银元在重庆最好的酒店为他摆了一桌“接风宴”。之后,陈嘉庚又到了延安,毛泽东也非常热情地招待了他,并请他吃了自己亲手种的菜。这一顿饭,只花了1.5元钱。  相似文献   

5.
吃喝知盛衰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纪委八次全会的讲话中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奢’是在败国败家。”吃喝玩乐是奢的一种表现,所以中共中央、国务院规定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挥霍浪费。吃喝知盛衰。1940年,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回国慰问抗日将士。在重庆,蒋介石花800元大洋请他吃了一顿山珍海味。在延安,毛泽东主席也请他吃了一顿饭,除了一只炖鸡外,其余都是战士们自己种的菜。毛主席指着鸡说,这是房东老大娘听说有贵客,特意把生蛋的母鸡拿来招待你的。陈嘉庚听了,当时就哭了,他深有感触地说了一句话:“共产党必胜,国民党必败。”  相似文献   

6.
1940年5月31日至6月8日,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访问了延安。短短九天的延安之行,他得出结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并为共产党人培育和开创的官兵一致、军民一家、甘苦与共、同仇敌忾的一代新风所深深感动。说到官兵一致,可从陈嘉庚看朱总司令打篮球谈起。  相似文献   

7.
正1940年5月31日,新加坡华侨陈嘉庚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访问重庆后,抵达延安。陈嘉庚在延安先后考察了工厂、机关、学校和市场,广泛接触老百姓,延安廉洁简朴的作风与重庆当局奢靡之风形成强烈反差(1)。返回新加坡后,陈嘉庚将在重庆和延安的所见所闻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8.
《党课》2008,(9):17-18
1940年,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回国考察延安,一踏上延安的土地就立即感到民主气息如春风拂面。他深深为共产党人所开辟的一代民主新风所打动,并预言“假如更多的人像他们那样刻苦耐劳、埋头苦干,我们中国一定可以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相似文献   

9.
正1990年3月,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对一颗由中国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明亮小行星,正式命名为"陈嘉庚星"。众所周知,陈嘉庚先生是一位深受海内外人士普遍尊敬和景仰的著名爱国华侨领袖,他生前对人类社会作出过杰出贡献。国际天文机构将这颗由中国人首先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陈嘉庚星",不仅是陈嘉庚个人和海外华侨华人的无尚光荣,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无尚光荣。"陈嘉庚星"的发现与命名自1801年第一颗小行星——谷神星被发现以来,世  相似文献   

10.
郑淑芬  李凯 《奋斗》2013,(6):28-29
正1940年秋,毛泽东对专程到杨家岭迎接他去延安马列学院作报告的邓力群等4位同志意味深长地讲:"从杨家岭到马列学院,才十里八里路。二万五千里长征都走过来了,这几步算不了什么。我又不是不知道,不要接接送送。我们要养成一种新的作风:延安作风。我们要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有"四大文化怪人",他们不是一般的"怪",而是相当的"怪"。第一怪是要求吃鸡的冼星海。冼星海是个留法回来的洋学生,刚到延安时,非常讨厌吃小米。后来有人要他为《黄河大合唱》谱曲,他便提出:"必须每天给我  相似文献   

12.
学习时空     
[故事]在延安时期,我党我军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毛泽东在谈到当时情景时说,那时曾弄到几乎没衣穿,没有油吃,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的地步。国民党企图通过停发经费和经济封锁来困死、饿死我们,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怎么样才能度过难关呢?毛泽东给边区人民三个选择:"一是革命干不下去了,那就不革命了,大家解散回家;二是不愿解散,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记得“延安名角”1940年8月底,周恩来去苏联治疗臂伤后经延安返回重庆,在红岩八路军办事处工作的同志们都非常高兴,因为他回到红岩使整个气氛都改变了,大家在生活上好像也活跃起来,所有同志对他都非常尊敬爱戴。恩来同志本人对大家都很亲切,没有一点首长架子。那时,我对他不熟悉,在延安的时候听过他作报告,我们从延安新来的这批年青人在离开延安前,他和其他首长一起接见过我们,他还和我开过一句玩笑,说我是个“小广东”。有一天,我抄完急电,小鹏不在,我拿着一叠电报到恩来同志处,他很快专心地读完,抬头看见是我,有点惊愕地说:“你不是…  相似文献   

14.
正1947年3月,国民党23万大军大举进攻延安。面对来势凶猛、疯狂的敌人,中共中央沉着应对,主动撤离。随后,历经艰辛,转战陕北,靠著名的三大战役,奠定了取得全国胜利的基础。对此,毛泽东曾感慨地说,我们是在两个土窑洞里,指挥了全国的解放战争。而周恩来则有一句名言:"毛主席是在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最大的人民战争。"蒋介石受挫后调兵重点攻延安1947年3月,蒋介石把对中共各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收缩为集中  相似文献   

15.
正陈嘉庚多次表示,自己于政治上是"门外汉",却身处官场高位数十年。他一生与政治刻意保持距离,从不依附某股政治力量,却成为各方都极为看重并争夺的对象。今年10月21日,是"橡胶大王"、华侨领袖陈嘉庚的140周年诞辰。与胡雪岩、盛宣怀等"红顶商人"不同,陈嘉庚从未依附过某股政治势力,也  相似文献   

16.
<正>你走了许多路,荒山上那不歇的脚步!你吃了很多苦,只因深爱这一方水土!留下一片青山,美丽了西宁!立存一种精神,涤清了心灵!无论是"时代楷模""牧民省长""省城里的好乡亲"……都是这位执着朴实的老人尕布龙。当我们再一次讲述老人的故事时,他已经离开我们6年了。他的名字,早已被青海人民熟知;他的故事,早已在全省乃至全国百姓中传颂;他的精神,激励着千千万万的党员干部砥砺奋进、锐意进取。  相似文献   

17.
本次旗舰行动来到安徽,在这里我们结识了一名从穿百家衣、吃百家饭的农村苦孩子成长为优秀军官的南京军区某军械仓库二分库主任汪如白,他扎根山沟16年,直面家庭变故不畏困难,工作几经调整,角色不断变换,始终默默奉献矢志不渝,知责尽职干事创业,在平凡岗位上忠实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让我们来听听他的内心独白。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主席诞生于1893年12月26日。他从来没有过一个象样的生日。 1944在延安时,毛主席在宴请客人的席间,国民党爱国将领、我党的真诚朋友续范亭先生同毛主席畅谈身世、讨论时局,饶有兴趣地问起了毛主席的年岁和生日,毛主席如实地告诉了他。续范亭听了,联想起上一年正是毛主席的50寿辰,可延安各界却没有任何祝贺的举动,感慨地说:“三十年奔走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的"赶考"新中国成立前后,有人散布"共产党可以打天下而不能坐天下"的论调,怀疑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党外一些友好人士也担心中国共产党会经受不起执政的考验。例如早在1940年,陈嘉庚先生访问延安时就指出,"然陕北地贫,交通不便,商业不盛,地方非广,故治理较易风化诚朴。设中共若握着东南富庶市场,区域广大,不知能如此廉洁,兴利除弊,为人民造福如延安之精神乎?"1945年黄炎培访问延安后,也向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类似的警示。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离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周恩来得知毛泽东睡眠不足,劝他注  相似文献   

20.
正1942年,延安开始整风运动,随后康生插手和制造了"抢救失足者运动",导演了一场残酷的闹剧,其中"张克勤案"就是这场闹剧的典型。发现1942年10月的一天,时任中央社会部部长康生,在一份从鲁艺转来的材料看到:"我们一起来延安的三个人,张克勤是受派遣来稿特务的。"引起了他的注意。康生见到这些材料,如获至宝。张克勤原名樊大畏,1936年10月在西安参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