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从世界范围看,侦查程序的启动模式可分为随机型启动模式和程序型启动模式。立案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侦查启动程序属于程序型启动模式,具有案件输入功能、屏蔽功能和分流功能等。但在实践中,由于立案标准的设置不符合认识规律,导致立案前行为性质不明确,侦查启动随意和大量犯罪黑数的产生。随着我国犯罪形势的变化和法制环境的优化,立案程序在某些方面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总体看,完善我国侦查程序启动的思路有三种,即采取随机启动模式,实行司法审查制度,按"警检一体化"改造侦查启动模式,完善现行侦查启动程序,目前第三种方式较为可行。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刑事立案及其意义的一般认识不能排除合理怀疑。立案为“刑事诉讼的开始和必经程序”是仅具有话语实践意义的命题,也并非“迅速揭露、证实和惩罚犯罪”、“有效保障无辜公民不受刑事追究”以及“做好司法统计”等认识的逻辑前提。我国应构建初步侦查和正式侦查制度以及案件登记并报检察机关备案制度。这一制度使侦查机关在案件登记之前采取的侦查措施具有法律意义,有利于检察机关加强对侦查活动的监督和充分保障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同时能更客观地对刑事案件进行统计。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刑事立案程序之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立案程序是刑事诉讼活动的初始程序,它标志着国家对于犯罪行为追诉的正式开始。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将立案程序规定为并列于侦查程序的独立程序,但是立案程序无论是在立法上,还是实践中都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从侦查启动的固有特性来看,我国应将立案程序并入侦查程序予以规定,同时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加强检察机关对刑事案件立案程序的监督。  相似文献   

4.
经济犯罪的隐蔽性、复杂性凸显出经济犯罪侦查初查的重要地位,经济犯罪侦查初查折射出我国受案、立案制度的缺陷:立案规定与侦查实践的不协调“、立案前审查”的规定与初查实践的不协调、秘密侦查规定的缺无与司法实践的不协调。应当立足于我国的社会现实,客观把握侦查工作的规律,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的受案、立案制度:立足实践需要,使秘密侦查有法可依;反映客观规律,科学确定启动侦查程序的条件;适应时代要求,完善对侦查权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5.
洗钱犯罪在我国客观存在,甚至相当严重,但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此类案件非常少。公安机关在打击洗钱犯罪方面存在着立案难、侦查难、合作难、协助难和处理难等问题。公安机关要加大打击洗钱犯罪的力度,必须提高对反洗钱重要性的认识,建立专门机构,培养专门人才,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协作,加强与国外、境外反洗钱机构合作,完善反洗钱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6.
试论检察机关侦查贪污贿赂犯罪的具体范围宋军刑诉法修正案第十八条第二款中规定:"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读职犯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  相似文献   

7.
公诉案件刑事立案程序之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案实践中恣意行为的存在和发展恰恰说明了限制恣意的立案程序本身存在缺陷,如立案标准不甚合理,立案要件缺乏使立案缺乏操作性,立案实质要件规定不合理。从行为发生说的认识论角度和侦查启动模式价值选择观分析,立案程序在整个刑事诉讼系统中不是一个必须程序,而恰恰是一个多余的程序,不利于实现诉讼程序的价值。因此应当结合"警检一体化"的司法改革,取消刑事立案在刑事诉讼中的独立阶段地位,将之改造为侦查程序的前期工序,仅作为一种犯罪消息登记程序,用以获悉和记载犯罪消息,成为启动侦查程序的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8.
论立案与提起侦查程序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立案与提起侦查程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立案的程序意义与实体意义以及立案前审查行为的法律属性的剖析可见 ,侦查立案不应是与侦查并列的独立程序 ,而只应作为提起侦查的具体步骤。以罪刑法定原则和无罪推定原则为灵魂 ,提起侦查的条件应概括为 :侦查主体对于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中存在可能构成犯罪的事实 ,以及报案和侦查主体自行发现的材料除但书的情形外 ,可以提起侦查。完善的提起侦查的程序为 :犯罪嫌疑信息的获知与处理 ,犯罪嫌疑信息的审查 ,确定是否成立刑事案件和正式实施侦查。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刑事立案程序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其程序独立性值得质疑。本文通过比较一些国家刑事诉讼启动程序制度设计上的特点,对我国现行刑事立案程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认为现行的立案程序既无存在的价值也无存在的必要。它的存在引发了刑事诉讼中许多无法解决的矛盾,应当取消其独立性,并纳入侦查程序之中,代之以相对简化的案件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10.
检察机关将职务犯罪的立案条件错解为“客观立案条件”,并以此为据,将职务犯罪初查制度定位为立案前的审查和调查,属于越权立法。初查中局限性的调查手段,根本无法适应查处职务犯罪的实际需要。职务犯罪初查的本质是一种侦查制度,属于初步侦查,有必要于立案之后先开展初步侦查,待获取一定证据之后再开展正式侦查。  相似文献   

11.
刑事诉讼法对侦查部门拘传犯罪嫌疑人作了严格的时限规定 ,这对传统的贪污贿赂犯罪的侦查方式提出了挑战 ,也给现时的侦查工作带来一系列新课题。本文在分析当前对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适用拘传遇到的问题的基础上 ,对如何适用拘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贪污罪在西方和发达国家的刑法中不是必设罪名,有的国家把它写在财产罪里,作为侵占罪或者盗窃罪加以规定,有的国家把它作为侵占、贿赂等犯罪的概括性罪名。由于美国的法律渊源复杂,尤其判例法制度决定了法官拥有较大的审判自由裁量权,加之美国其他刑罚和刑事诉讼制度的特点,使该案法官得以作出非常规判决。该判决凸显代表当代刑罚改革潮流的诸多刑罚观念和司法理念,对完善我国惩治贪污罪的刑罚制度具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立案制度作为我国的刑事诉讼启动程序发挥着屏蔽功能和权利保障作用,但是立案前的调查手段缺乏法律依据,立案条件过高,阻碍了立案制度目的的实现。我国刑事立法应该取消立案的独立性,明确规定初查制度,并在立案后引入严格的司法审查机制来保障公民权利。  相似文献   

14.
从侦查价值看侦查立案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侦查的目的价值主要包括秩序价值和自由价值,这一对价值矛盾在整个侦查程序中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平衡。作为侦查的启动程序,立案及其条件必定要受到这对价值矛盾的深刻影响。首先,在立案程序中,秩序价值应当占主要地位,因此,对立案条件不应做过于严格和机械的规定,而应使其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其次,自由价值在立案程序中也应有所体现,由此决定了法律又必须对立案条件进行限制,使其规范化、可控化。  相似文献   

15.
2009年2月28日公布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七)》在《刑法》第388条后增加了一条作为第388条之一,是对当前腐败问题从《刑法》角度的积极回应。我国已经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政府对于受贿罪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强,力求多方面借鉴经验以打击官员腐败。相对于传统的贪污贿赂犯罪而言,这是一种利用影响力的新型犯罪。结合司法实践,其客观方面的规定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需要通过立法和司法解释加以完善,以此最大限度地发挥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的侦查工作中引入“辩侦交易因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大反贪力度和推进反贪工作,达到更好地惩治和预防腐败的目的。然而触及到为什么能够以及如何将“辩侦交易因素”很好地引入贪污贿赂犯罪侦查理论和反贪办案实践的问题时,就不得不对其本身的存在理性和司法运行等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当然这种研究的视角是多样的、自由的甚至是随意的,这里选择“相对合理主义”作为一个基本视角,但愿是相对理性的  相似文献   

17.
网络诈骗犯罪是随着网络技术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诈骗犯罪形式,具有高科技性、高智能性、方式多样性、作案隐蔽、地域跨度大等特点。尤其是其隐蔽性、跨地域性,使得警方对案件的立案追溯显现出一定漏洞。目前公安机关在网络诈骗犯罪立案中遭遇到地域管辖不明、群众报案态度消极、取证困难等困境。  相似文献   

18.
犯罪化与犯罪圈不是等同的概念。犯罪圈的扩张说明犯罪化在我国刑事立法中是占据主导地位的。犯罪圈的扩张是刑法结构转变的必然要求,是劳动教养退出历史舞台后弥补处罚漏洞的必要举措,符合强化刑法对法益保护的客观需要,是刑法获得国民认同、提升民众规范意识的必要途径。在《刑法修正案(九)》颁行之后,司法解释对贪污受贿犯罪入罪门槛的提高,是对我国犯罪圈扩张趋势的背离。  相似文献   

19.
贪污贿赂犯罪作为经济犯罪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样是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在诸多矛盾的纠合过程中使得当代中国贪污贿赂犯罪的个人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差距扩大到一个充满诱惑力的程度。提高贪污贿赂犯罪的成本 ,降低其收益是遏制此类犯罪的良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