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一、畅想我们的学生时代我们每个人或许都珍藏着自己学生时代的照片。每当捧起照片,仿佛过去的时光又回到自己身边,那时生活中的片段、插曲又会出现在我们面前。想起过去的趣事,会让我们忍俊不禁,久久难以平静。我们会想起这个同学那个同学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一生的经历中,总会被一些人一些事所感动,感动我们的人就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感动我们的那些事就是激励我们上进的英雄事迹。   每一个时代都会有每一个时代的英雄,我们曾经被共同的一些英雄所感动,他们的名字一直像灯塔照亮我们要走的路;还有许多人许多事,他们虽然没能被大众所传扬,但他们却是藏在我们心里的英雄。当您看到这一期特稿时,清明这个特别的日子或许已经悄悄地到了,那么让我们用心一起来做一件事吧:   在平常的日子里,请为活着的英雄祈祷幸福和平安 !   在清明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请为死去的烈士献一束花吧 !  相似文献   

3.
对于女人来说,也许爱情是最值得坚持的一件事情,而对于男人,也许梦想才是他们追逐的最终目标。他们或许背景不同、职业有别、年龄有异,但为了这个梦想,他们同样可以放弃稳定的工作、安逸的生活、优厚的待遇甚至美好的青春,经历挫折而从不言放弃。成功的人大多都是首先执著于梦想的人,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可爱的男人们。  相似文献   

4.
唐剑锋 《乡音》2013,(10):46-46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一日千里的时代,我们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我们生活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这种"大手笔"、快节奏,被一些人称为"大时代"。为了跟上这个"大时代",每个人都在努力着、工作着、拼搏着、前行着。有一天,突然发现:我们这样热爱我们的生活,生活给予我们的除了忙  相似文献   

5.
田野 《前进论坛》2014,(7):48-49
<正>"现在社会中,有些人生活得还比较艰辛,他们或许没有祥林嫂那般悲惨,但他们同样困难,同样需要人们的关心。我们应给予他们更多的爱,让他们体会这个社会对他们的关怀。"—摘自一大学生的观后感。"我知晓《江姐》的故事,但观看歌剧《江姐》,还是让我有一种触及灵魂的震撼。"浙江理工大学一学生说。  相似文献   

6.
在阿拉山口这片充满着发展希望的热土上,活跃着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国税队伍:他们能征善管、敢于拼搏;他们乐于奉献、勇于创新;他们以对国税事业的无比忠诚托起了一座座文明的丰碑。这个集体就是阿拉山口国家税务局,他们用艰辛和汗水谱写了"为国聚财,执法为民"的时代华章。  相似文献   

7.
红塔集团 《创造》2014,(10):81-93
正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遍览史籍、环视宇内,我们总会被一些人触动、感染、激励——他们筚路蓝缕,在荆棘丛生的荒野上,为后人开辟出一条条通往希望的康庄大道;他们执着坚守,仿佛灯塔,为茫茫大海中的夜航人指明前进的方向;他们犹如巍峨的高山,以常人难以企及的精神境界,时刻触动着人们的心灵……或许,他们成长于不同的国家,分属于不同的民族,但其影响和贡献却超  相似文献   

8.
《小康》2007,(10):27-33
这是一个经济学家时代。改革将77"后三届"推至幕前。而以往,从未有过他们唱主角的历史。经历了动乱时代成长起来的这一批人,有着中国漫长极左年代下的特殊记忆以及拨乱反正后的深层理性反思。记忆中的不愉快和不合理,荒谬与反科学,促使他们带着困惑和疑问为中国寻找出路。他们这一批人大多有海外留学的经历,在中西方的比较和反思中,坚定了对市场的信仰。30年来,一场变革改变了所有中国人的生活。曾经铁板一块的计划模式渐渐引入市场,民营私有经济不断壮大,市场经济初步建立,然后,逐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成为了新的历史阶段的任务。然而,市场化改革走到今日,贫富差距扩大、腐败、社会不公等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出来,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矛盾日益凸显。这显然不是他们所愿意看到的。但政策究竟与科学研究不同,它是政治过程的产物。而这个过程充满了利益的博弈。或许他们对决策的影响力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大。没有谁比这个群体更加倡导改革,但他们也明白,这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唯一可肯定的是市场化的方向。我们已无法回头,更不能回头,唯有向前。  相似文献   

9.
北墨 《中国残疾人》2009,(11):66-67
60年的征程,有些人老了,退居二线了,但老的是他们的身体,不老的是他们对祖国的那份赤诚。或许他们已无法在最前方冲锋陷阵,但他们依然深情地遥望着祖国前进的步伐,并在每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里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向祖国问候。  相似文献   

10.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随着春风的脚步,我们送别了庚子年,迎来了辛丑年。这个独特而令人难忘的春节,给你留下了什么?或许你始终坚守岗位,为疫情防控大局舍小家为大家;或许你响应号召就地过年,期盼与亲人在春暖花开后重逢;或许你收拾好过去一年的苦乐悲喜,正信心满满准备再次出发。时代的浪潮翻涌,沾湿了每个人的面庞。随着一个崭新的春天到来,我们也将共同开启这个春天的新故事。小小红船划过百年,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相似文献   

11.
马迎 《中国保安》2005,(7):54-56
在保安队伍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执著于保安事业,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五年、十年,甚至更久。人们习惯于叫他们“老保安”,他们微笑着默认。荣誉面前,他们从不沾沾自喜;坎坷路上,他们从不逃避退缩。谈到事业,他们慷慨振奋;说起家庭,他们黯然神伤……走近保安,走近这些老保安的悲喜和酸甜。或许他们已不再年轻,但他们的爱却深沉醇厚,他们的故事更平凡感人。让时间去演绎沧桑吧,我们的保安事业正年轻……  相似文献   

12.
世界历史的进程伴随着资本逻辑的强势驱动,人类社会的繁荣发展与风险挑战共生于这一进程中。"风险社会"视野下,泛滥的消费主义和猖獗的工具理性激化了统治者与大自然、人与技术之间矛盾,使得人类似乎陷入发展的困境。从世界到中国,或许,尝试着超越资本逻辑、扬弃工业文明、探求科学发展之路才能引导我们走向新的文明。  相似文献   

13.
正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看待生态文明许耀桐:"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专题内容宏大、气势强劲。或许我们会质疑,普洱市这样一个地区、一个地方上的生态文明建设,和"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题挨得上吗?如果真这样想,那是低估、小看了普洱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和价值。现在,有这样一个契机来探讨这个问题是很有必要的,也就是说,我们必须站在生态文明和人类命运共同  相似文献   

14.
说起来有些悲哀,作为70年代末出生的我们这一代人.革命先烈以及他们的感人故事似乎已经变成小时候上思想政治课的回忆,离我们现在的生活越来越远。我们或许偶尔还会记起他们的名字,但他们的故事对于我们的人生究竟有多少价值和意义.我想应该不会有太多人去深究。  相似文献   

15.
<正>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北大人应如何作为?我们除了与时俱进,紧紧跟上时代的潮流,更需要坚守什么?哪些东西需要不断变化,而哪些东西又亘古不变?利用这个机会,我想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五四运动的先驱、北大校友罗家伦先生在《写给青年》一书的序言中谈到:"我们不能背着时代后退,我们也不能随着时代前滚,我们要把握住时代的巨轮,有意识地推动他,进向我们光辉的理想。"在五四时代,他们那一批"90后"通过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在改造国民性的基础上,重塑人的  相似文献   

16.
一、平民英雄群体生成的时代意义 时代呼唤着平民英雄,时代造就着平民英雄。人们耳闻目睹,在一个地区,平民英雄数以百计地产生;在全国,平民英雄数以万计地涌现。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平民英雄辈出的时代!平民英雄群体的生成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全国见义勇为道德模范李学生、敬业奉献道德模范郑九万、浙江十大骄傲人物毛陈冰等平民英雄,他们形成了时代道德的强音,成为引领社会文明的使者。  相似文献   

17.
用"千载难逢"的机遇来形容当今时代或许有些夸张,但是用"百年难遇"来形容却非常恰当.回想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从"八国联军"到日本侵略,从清末动乱到民国内战;解放后虽然过上好日子,但是从"反右"到"文化大革命"也给我们的国家造成很大的冲击和破坏.相比之下,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中国虽然历经各种风波冲击,也存在大学生毕业找工作难、工人下岗、环境等问题,但我们的国家一直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着.因此说,这个时代确实是有利于青年成长成才的好时代.  相似文献   

18.
文明是什么     
第29届奥林匹克盛会选择了中国北京,这是对深爱着祖国、为祖国拼搏着、奉献着、坚持着的中华儿女最高的奖赏。百年奥运梦想就要在我们的这个时代实现了。奥运的五环旗帜将在中国首都——北京的赛场上高高飘扬……那应该是我们的北京最美丽、最自豪的日子。作为首都的儿女,作为展现首都文明的窗口,我们该为奥运准备些什么?又准备为奥运留下些什么?如果让我来回答,那就是两个字——“文明”。  相似文献   

19.
人创造文化而文化又占有着人,这样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为我们从特定社会人群的角度研究一定时代的文化提供了某种可能性与必要性。青春文化便是从青年人的文化选择、文化观念和文化创造的视角研究时代文化问题的一个重要侧面。它构成了我们这个时代文化研究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又是一个人口大国。青年人在我国人口中的比重以及他们的文化心态对社会文化心理的重要影响,都决定了青春文化在时代文化建设中的不可小视的地位。而且,青春文化是一种承传  相似文献   

20.
寂寞保安     
在繁华的都市大街 ,你常常会见到一群蓝衣卫士。他们在工厂、在银行、在学校 ,甚至在幽静庄严的使馆区、喧哗嘈杂的工地上 ,或许就在您家的居民小区里 ,为您维持着秩序 ,为国家保护着财产 ,在您不经意的时候 ,他们在保护着您。他们就是保安。目前 ,北京就有保安近4万人 ,而且正在不断壮大。可这支迅速成长的队伍在百姓眼里实在太普通 ,太陌生。虽然跟警察一样是站岗 ,一样是维持秩序 ,但在一些百姓看来他们是那样卑微 ,发出的命令是那样缺乏效力。让我们悄悄走近他们 ,去看看真实的他们 ,去听听他们心中的话。外地保安能管谁23岁的张华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