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村民自治的实践推动了合理农村治理模式的建构和发展,在彰显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方面成效显著.但是部分地区村民自治能力较差、村民自治相关法律法规和机制不够完善、宗族势力操控以及"富人治村"引发的贿选、村务专断等问题仍然存在.为此,进一步推动和完善村民自治,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利益协调和群众诉求表达机制,加强自治组织与其他组织的联系协调.  相似文献   

2.
村民自治中的民主监督环节关系到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发展进程,是维护农村广大村民利益的天然屏障。在当前基层治理实践中,民主监督面临着双重困境:一方面表现为监督机构的虚化,另一方面表现为监督效用的弱化。基于这一逻辑,未来突破民主监督困境的路径在于:一方面从实化监督机构入手,推进村民和村民代表监督、村务监督机构的监督、党组织监督和上级政府绩效监督;另一方面从强化监督效用入手,推进村民信访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3.
张耀国  王莉莉  马建 《求知》2009,(2):31-32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贯彻执行和普法活动的蓬勃开展,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村务、财务两个公开为核心内容的村民自治活动在农村全面展开。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乡村干部和普通农民的政治素质.密切了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各项改革和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天津市东丽区无瑕街新五村正是通过建立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和长期开展普法教育活动,才凝聚人心。脱贫致富.真正走上美好的小康之路。  相似文献   

4.
目前的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四个民主”中的薄弱环节之一。根据笔者在滨村的观察 ,滨村民主监督几乎不发挥作用 ,但村委会维持运转 ,大家相安无事。对于这一普遍问题 ,笔者从“有限理性”的视角进行分析 ,认为由于信息的有限性、后果的不确定性以及价值偏好的不一致性等因素限制 ,作为民主监督的主体村民在民主监督中不可能完全理性 ,采取“最优方案” ,而只是从具体情况出发 ,采取符合其“欲望水平”的“满意方案” ,这是民主监督乏力的重要原因。建议进一步畅通村民自治信息、健全村治法律法规、完善制度安排、提高村民、村干部素质 ,以加强民主监督 ,保障村民自治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5.
"贿选"、监督乏力、决策不民主、村务公开不到位、"两委"关系和乡村关系不够和谐是目前我国农村村民自治中的主要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关制度特别是操作性和保障性制度机制供给不足,利益多元化特别是"三元"利益博弈激烈,以及背离现代民主理念的传统习惯、文化风俗和家族观念厚重等。完善和发展我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必须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机遇,通过建立健全村民公民意识培育机制、科学界定乡村权力边界、划分"两委"职能、推进村务公开和村务监督立法等制度创新,构建科学有效的村民自治法律法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6.
基层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基础性环节和内容,其发展状况直接体现和影响着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程度和发展水平。大连将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与党的领导和基层民主建设统一起来,发展基层民主必须健全民主监督程序,明确村、居民代表和村务监督委员的权利和义务。发展基层民主的途径是在农村进一步实行村民自治,在城市进一步实行社区自治。  相似文献   

7.
在村民自治背景下,村党组织势必要发生角色和职能的转换,即村党支部由传统体制下直接领导行政管理、决定村庄事务,转变为领导、组织村民行使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等各项权利。但是,从实行村民自治政策以来,国家立法层一直采取的是党支部领导村委会的领导方式,这不仅造成了村党组织对村民委员会权力的取代,也使村民在行使民主权利时领导者和组织者缺位,从而引发了权力结构矛盾和村民自治权力运转机制的失灵。鉴于此,应科学界定党组织在村民自治中的角色和地位,转换党组织的领导对象,由领导村民委员会转为领导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以落实村民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等各项权利。  相似文献   

8.
村民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举,它是广大村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种方式。村民自治由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四个部分组成。民主选举作为村民自治的核心,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对此提出解决路径:严格规范和完善民主选举制度;为村民选举提供物质保证,提高参与意识;加大教育培训宣传,增强民主法制观念;理顺乡镇政府与村两委在民主选举中的关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9.
在农村推行村民自治的过程中,宗族势力对村民自治的影响和干预不容忽视,已经成为影响制约村民自治进程的一大消极因素。笔者通过对宗族势力比较突出的重庆市C县G镇的部分镇、村干部及村民的实地调研及访谈,分析了宗族势力对村委选举的影响和对村务的干预的现象和根源,并提出了限制宗族势力对村民自治负面影响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村民自治作为我国一项基层民主制度,使村民和政府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但这种制度在新时期下仍然存在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意识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即村民自治自主管理能力与村务实践发展需求形成矛盾,这些矛盾的内在根源在于村民自治意识没有形成一种内在的"条件反射"或习惯。通过对村民自治意识及其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探索和完善现存村民自治教育的实现手段,并在此基础上创新了手段,如推广远程教育站点、设立村级农家书屋、扶持村民自治组织等来提升村民的自治意识,这些对于推动社会化新农村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向前发展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村民自治制度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一项创新。真正实现村民自治制度,要做到切实保证村民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项权利,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12.
村民自治制度安排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村民自治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是国家为解决农村公共事务与公益事业供给而作出的制度安排。近十多年来,村民自治制度参与了农村公共产品生产,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因自治组织兼政务、村务于一身,决策与服务存在独立性、封闭性和排他性等,不少村民自治组织不愿意与村民同心共事,更乐意与乡镇权力“合谋”,致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失效。不过,村民自治制度仍不失为村庄治理方面比较好的制度设计,只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它,该制度就肯定能发挥其安排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徐刚 《行政论坛》2002,(4):37-37
村民自治制度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一项创新.真正实现村民自治制度,要做到切实保证村民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项权利,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14.
刘诗林 《理论探讨》2015,(1):128-131
作为加强村级民主监督的制度创新,村务监督委员会目前仍然处于"重设立,轻建设"阶段,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监督力量整合不够、制度体系不完备、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经费紧张、政府支持不足等诸多困境。为更好实现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制度效益,需进一步深化对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认识,理顺政府各部门与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关系,健全村务管理和村务监督制度,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保障,提升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成员素质。  相似文献   

15.
村级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的建立和健全,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村民自治工作中的内在要求。为了适应这一任务和要求,2008年以来,南漳县探索建立了对村级重大事项实行村党组织会议议事、村民(代表)大会定事、村民委员会理事的“三会治事”村级民主管理新机制,不断规范村级决策和工作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群众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相似文献   

16.
村规民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村规民约 ,是村民委员会为了在广大农村村民中推行村民自治活动 ,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由村民会议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 ,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的关于本村村务管理的综合性规定。近几年来 ,我国村民自治制度不断得到推广和发展 ,其中 ,村规民约建设无疑起了巨大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但不可否认 ,在村民自治发展的过程中 ,村规民约建设本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亟等解决和完善。一、村规民约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表现1、村规民约建设现状参差不齐、发展不平衡目前 ,村民自治制度已在全国普遍推行。十几…  相似文献   

17.
自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颁布以来,在农村基层出现了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极大改变了农村基层的政治生活,对农村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村民自治制度逐渐唤醒了村民的利益诉求和民主意识,推动了民主政治在农村的发展。但是,村民自治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课题组通过对河北省部分农村地区的实际调查,结合统计数据分析当前河北省村民自治的发展状况,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村民自治是实现四个"民主"的重要的制度保证.在民族杂居地区实行村民自治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观念性障碍,我们必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彻底转变观念,才能保证村民自治制度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9.
杨云成 《求知》2011,(1):14-15
村民自治,是村民通过村民自治组织依法办理与村民利益相关的事务,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从而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社会政治制度。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自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以来,村民自治制度作为推进我国民主化进程的突破环节在基层农村社会深深扎根,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石明金  方玉媚 《学理论》2012,(28):43-4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化、信息化进程越来越快,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致使社会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任务被提到日程上来。农村社会是我国的社会基础,没有农村的社会和谐,就没有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实现农村社会和谐,主要靠发展村民自治来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环节。而村民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民主选举。村民自治是农村基层民主的主要实现形式。搞好民主选举有利于发展村民自治和农村基层民主,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因此说,民主选举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