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夫妻财产约定制度是婚姻家庭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不仅是调整夫妻财产关系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涉及交易安全的问题。公证制度在我国夫妻财产约定制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夫妻财产约定公证有利于稳定家庭关系、财产关系,保护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夫妻财产约定公证是解决婚姻纠纷、财产纠纷的可靠法律依据;夫妻财产约定公证能有效地保护再婚者和继承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国泰民安。  相似文献   

2.
巩岩 《法制与社会》2015,(5):242+247
我国《婚姻法》对夫妻财产协议应采取书面形式加以确定,这更加体现了公民自主处分合法财产的权利,为公证机构办理夫妻财产协议公证提供了法律依据.本文通过对夫妻财产协议公证的相关问题进行必要的阐述,为更好地办理夫妻财产协议公证,构建和谐稳定的婚姻家庭关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的夫妻财产制度实行的是法定夫妻财产制和约定夫妻财产制相结合的财产制度.法定夫妻财产制是指依照法律规定直接适用处理现实夫妻财产关系的夫妻财产制度.它适用于夫妻没有对财产进行约定或者夫妻财产约定无效这两种情形。夫妻约定财产制,亦称为契约财产制,是指夫妻通过协商就婚前所得财产和婚后所得财产的归属、处分和婚姻的对外责任以及婚姻终止时财产清算、分割达成协议.  相似文献   

4.
李杰辉 《法制与社会》2010,(25):71-71,7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的经济、文化和人的思想、生活方式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夫妻财产日益多样,财产关系日趋复杂,各种新型的财产关系不断出现;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个人自由和权利观念不断增强,对个人价值的追求日益迫切;生活方式也在快节奏地变化,特别是在年轻一代的知识阶层、白领阶层中,有不少人在尝试婚前协议、AA制的生活方式,采用夫妻约定财产约定协议公证的人将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5.
一、婚前财产公证的由来与发展 (一)婚前财产公证的产生 我们应当先了解夫妻财产制。夫妻财产制亦称婚姻财产制.是规范夫妻之间财产关系的法律制度,兼具身份法和财产法的双重属性.其内容包括夫妻婚前财产和婚后所得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财产责任等问题。夫妻财产制的内容,一般分为共同财产制、分别财产制和约定财产制三种情形。共同财产制是指以夫妻一体主义为原则.将夫妻双方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合并为共有财产,夫妻双方按共同共有原则行使权利.承担义务,直至婚姻关系终止时才予以分割。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期是一个经济体制转轨、法治主题更迭、治理模式重构和权利救济完善的发展过程。在夫妻财产制度的完善上,应完善夫妻财产管理制度,增设夫妻个人特有财产权;明确婚前个人财产孳息归属夫妻个人所有;明确知识产权可期待利益应以取得其所有权为标准;完善约定财产制的公示程序,确保约定内容的真实性;强化债务人清偿责任,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夫妻间的财产关系是婚姻关系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仅依靠法定财产制已不足以调整夫妻在财产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现行的婚姻法明确规定了夫妻财产约定制的内容、形式、效力等问题,在一定的范围内提高了夫妻财产约定制,避免夫妻财产纷争,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8.
对于婚前财产公证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前财产公证是解决婚后财产纠纷的可靠法律保障,为保护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婚前财产公证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体现了人本主义和物权法定的原则,更是社会高度法制的重大表现。  相似文献   

9.
夫妻间的财产关系是婚姻关系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仅依靠法定财产制已不足以调整夫妻在财产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现行的婚姻法明确规定了夫妻财产约定制的内容、形式、效力等问题,在一定的范围内提高了夫妻财产约定制,避免夫妻财产纷争,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0.
婚前财产公证,是指公证机关依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对未婚男女双方或夫妻的婚前婚后债权和财产的归属问题的真实性给予证明的一项司法活动.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不断进行,我国公民的个人财产正在不断增加,财产所涵盖的范围较为广泛,人与人之间由财产等问题引起的纠纷也不断增多.但是,随着我国离婚率的逐年上升,婚姻的稳定性也在不断地下降,夫妻双方离婚以后在法庭上争论的主要焦点是夫妻间共同财产的分割.婚前财产公证的出现,为社会主义婚姻制度的顺利实行提供了保障,为婚姻家庭的稳定提供了支撑,对出于功利目的的婚姻进行了规避,有利于法院分清婚前财产和夫妻共同财产,更好地处理讼案,避免了更多矛盾和冲突的发生,使夫妇双方的合法权益得以保障,从而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及夫妻家庭生活的稳定提供了有利务件.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利益已普遍受到人们的关注,公民的自我意识和权利意识正不断加强,要求把夫妻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予以分离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夫妻财产约定公证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和采用。在办理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公证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婚前财产和婚后财产的划分 结婚登记之日是划分婚前财产和婚后财产的分界点。结婚登记前双方分别所有的财产归一方所有;结婚登记之日后一方获得或双方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法律规定外,作为共同财产。 二、家庭财产、夫妻共同财产和家庭成员个人所有财产的划分 家庭财产是指家庭成…  相似文献   

12.
夫妻财产制是婚姻效力的一项重要法律内容,也是近现代家庭财产制的重心所在.本文以夫妻财产制度为视角,从实践、理论和立法三个层面分析夫妻财产制度;以夫妻财产制度对私人财产的保护为主线,分析夫妻双方合法财产的权利保护,对婚姻法中夫妻财产制度的立法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1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婚姻法》的司法解释(三)的重点在于:夫妻财产关系的认定和调节.该解释对于调解当今中国社会中的婚姻家庭关系是有着积极意义的,但是其中一部分内容仍然存在不足的地方,需要我们在日常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思考,从而进一步达到婚姻法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照顾无过错一方的立法宗旨.  相似文献   

14.
夫妻财产制亦称婚姻财产制,是规定夫妻双方相互之间财产关系的法律制度。它包括夫妻婚前所有财产和婚后所得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债务的清偿以及婚姻关系终止时的财产分割等内容。研究夫妻财产制,对正确处理夫妻财产关系,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保障涉及夫妻财产的民事交易案件,防止家庭财产纠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新一轮婚姻家庭法草案修改正成为舆论焦点。本文试对我国现行的夫妻财产制所存在的问题及立法完善进行浅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婚姻法修改中几个争议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马忆南 《中国法学》2001,(1):140-147
本文对婚姻法修改中几个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 ,指出 :共同财产制更能反映婚姻的本质和特征 ,我国法定夫妻财产制应由夫妻共同财产和夫妻个人特有财产两部分构成 ;约定夫妻财产制应从其功能出发选择立法模式 ;改“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为“婚姻关系确已破裂”作为判决离婚的理由 ,这一改变不意味着放宽离婚条件或增加离婚难度 ,离婚与社会稳定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6.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稳定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与发展。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基础,夫妻关系,尤其是夫妻财产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如何处理夫妻间财产关系是全社会关注的大事,也是我国民法、婚姻法等部门法的主要调整的范围之一。以下,作者通过对新旧婚姻法中有关夫妻财产方面规定的比较,浅述新婚姻法对完善和规范我国新型夫妻财产制的进步与不足。一、夫妻财产制度的概念、特征以及80年《婚姻法》对夫妻财产制方面规定存在的不足之处。所谓夫妻财产制,是指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关于婚前财产和婚后所得财…  相似文献   

17.
在私有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快速发展的今天,夫妻财产关系的内容和形式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变化,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其在婚姻家庭法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而,对夫妻财产制度问题的即时探讨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我国夫妻财产制形式做粗浅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2001年4月28日修改后的婚姻法首次规定了夫妻个人财产制度的范围。夫妻关系包括夫妻财产关系和夫妻人身关系。夫妻财产关系虽然是夫妻人身关系的派生物,但是却是夫妻关系的重要内容。现代婚姻家庭法在立法内容的重心本位上,已经或正在从亲属身份法向亲属财产法倾斜,显而易见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夫妻之间的财产关系在夫妻关系中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公证约定夫妻财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正在讨论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修正草案 )第 19条对夫妻财产约定制度作出了规定:“夫妻可以书面约定婚前财产以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归共同所有或各自所有,或部分共同所有、部分各自所有。”我认为这样的立法表述在实践中有难以操作之处,如修改为:“夫妻应当在婚姻登记时约定婚前财产以及公证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归共同所有或各自所有,或部分共同所有、部分各自所有。”这样就把关于夫妻财产约定制度分成了两个层次进行了处理:   第一个层次为婚前财产的约定。而婚前财产的约定仅靠书面约定是有后患的,常…  相似文献   

20.
婚前财产公证的伦理辩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公众法律意识的提高,"婚前财产公证"已经不再是什么新名词了.作为一种非诉讼法律程序,它承担着确定夫妻财产关系,预防纠纷,调节这一特殊的人际关系的作用.从客观必要性和价值判断的角度,人们对婚前财产公证是给予充分肯定的,但在现实选择面前,人们又会有这样那样的顾虑,从而对其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