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决策科学化是领导者所努力追求的目标,而信息则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信息,就是能够给人们以新知识、新内容并且可以传递的消息。信息的掌握、运用和反馈贯穿于领导活动的全过程。领导者之所以要决策,是因为发现了问题,这实际上是外界信息  相似文献   

2.
领导与决策     
《春秋》1994,(4)
领导干部的首要任务是决策,也可以说,决策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能。领导者首先要敢于决策,即具有敢想敢干的决策胆略,这种胆略是决策者气魄、学识、水平的综合表现。因为敢想敢干是谋略决策的基础,作为一个领导者决不能畏首畏尾、顾虑重重、优柔寡断、坐失良机,要在科学的基础上缜思断行,勇于拍板。其次是善于决策,这是最为重要的,决策是一种超前艺术、科学预测,需要有超前的思想意识,即看得早;敏锐的头脑反映,即想得深。领导者一定要具备战略的眼光,高屋建  相似文献   

3.
领导能力及其形成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领导者的能力素质领导者在指引和影响个人、团体或组织实现某种目标过程中,主要不是依靠个人的知识和专长服务于组织,而是借助于他人的知识和个人职权,来组织和动员群众完成任务。领导者要借助于部属的智慧和力量来完成任务,必须具有一定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及决策能...  相似文献   

4.
领导决策是为实现一定目标,根据过去的情况、当前的条件和对未来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分析,从各种选择方案中选出最佳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过程。囿于诸种因素,领导者在实施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中,时常会受到以下10种情境的困扰,进而导致决策失误。 1.偏离目标。决策有悖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关系错位,名曰创造性开展工作,实则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策目标互相冲突,相互抵消。  相似文献   

5.
所谓理性地决策,是指领导者按照理性的要求,遵循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所开展的决策活动.领导者要做到理性地决策,就要把握可靠的决策根据,树立理智的决策态度,坚持原则的决策行为.  相似文献   

6.
罗玉亮 《群众》2013,(5):I0056-I0057
决策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决策稍有不慎,就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甚至将决策者推向法律的审判台。尤其是风险型决策,领导者要承担的风险也是巨大的。因此,做风险型决策一定要努力把风险降到最小。  相似文献   

7.
作为重复博弈的成分,个人决策被描述为鲁滨逊从一个抽象集合中选择最优决策组合。该最优决策组合取决于效用函数和决策执行成本。静态有限理性表示为决策者缺乏关于偏好和成本的准确信息,动态有限理性决策则表示为重复博弈中决策在时间上的不一致。在孤岛上生活着两个人,一个为领导者,一个为跟随者的情形中,最优决策会随着博弈的合作与非合作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增加信息供给、合理配置决策权力,硬化监督和惩罚机制是重复博弈决策优化的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8.
陈湘清 《湖湘论坛》2002,15(1):12-13
领导决策的法律化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客观要求,也是领导决策的必然趋势。研究领导决策的法律化问题,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高领导的绩效和水平。本文试图对此作一探讨。一、领导决策法律化是领导决策发展的必然趋势领导决策是指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一种选择和决定。决策是领导的基本功能,也是领导者的主要任务。在某种意义上,领导的过程就是制定决策和实施决策的过程。决策自古有之,但是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决策的水平和方式是不相同的。在中国历史上,既出现过许多杰出的领导者,也不乏昏庸之辈。尽管他们在…  相似文献   

9.
《今日浙江》2006,(9):59-59
对于领导者及其组织来说,拥有卓越的智慧和宏大的构想,是应该和必需的;但是如果不重视执行,就不会获得成功。那么,你觉得提升部属的执行力应掌握哪些要领?参考答案:①要做正确的事情,更要正确地做事情。决策是追求目标的学问,是要做正确的事情。执行是追求结果的学问,是要正确地做事情。这两个关键环节相辅相成,同等重要。领导者只有像重视决策一样重视执行,才能促使执行者提升执行力。②适度授权比合理分工更重要。合理分工只是执行力的起点,或者说是分内的工作,部属只需按部就班地完成就行了。所以,它最多只能维持执行力,而不能提升执行力…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领导者的思维方式的变革,提出了如下五个方面的要求。 (一)、要变唯书唯上的思维方式为求实求真的思维方式。现代市场经济中的领导者,不仅是独立的执行主体,而是一个独立的决策主体,它必须自己承担每一经营决策的风险。这就要求领导者必须走出唯书唯上的思想方式转变为  相似文献   

11.
领导者的影响力,就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有效地影响和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使之纳入组织活动目标轨道的能力。目前,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正在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正在不断完善,企业要面向市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就要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效益。所以,企业领导者首先必须加强自身能力培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合理使用手中的权力,加强学习,真抓实干,清正廉明,进而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带领广大职工搞好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如何增强企业领导者的影响力呢?第一,要善于学习,充实自己。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改革发展已…  相似文献   

12.
决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活动和现象.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往往要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和技术,对于实现目标的重要方案做出选择或决定,这就是领导决策.领导决策是人类社会的一项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一个领导者实施领导过程的最重要的内容,在领导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公安机关进行目标管理是适应社会发展、加强公安建设的需要,是建立公安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是实现队伍管理科学化、制度化的有益探索。目标管理要重点把握三个过程和环节:制定科学的工作目标,加强目标实施过程的考核,坚持基本的管理原则。进行目标管理时应注意目标管理成功的关键在于提高全体民警参与性,注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协作配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构建组织管理和谐的“软环境”,提高公安机关领导者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江华东 《今日浙江》2009,(12):37-37
领导干部在加强自身政德修炼、确保自己清正廉洁之外,还肩负着引导所管理的干部职工廉洁从业的重大责任。因此,作为领导者,要针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加强廉政教育,努力达到所管范围内人和事平安和谐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领导者怎样保持和提高自己的威信定西县委党校的罗荣农同志在其来稿《简论领导者的威信》中认为,领导者要想保持和提高自己在群众中已经形成的威信,首先要使自己的道德和心理品质以及业务能力永远处于积极的发展状态。一个领导者要常常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发展中的个体、自...  相似文献   

16.
决策失效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决策是领导工作的核心,是领导者的第一责任,决策的成败决定着整个领导活动的成败。任何决策都只有付诸实践,才具有了它存在的意义,才能实现预定的目标。但是,任何决策的实施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在实施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失效,即使是经过局……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选择性理性"的理论框架出发,利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2010年在浙江、湖北和河北等3个省份开展的"农村妇女家庭及生育状况"专题调查所取得的数据,分析了"为什么在男孩经济优势日渐消失的条件下,农村妇女的男孩偏好依然严重"的问题。研究发现,农村妇女在进行生育性别的决策时存在着"选择性理性"现象。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个人意愿中的男孩偏好已经逐渐弱化,但是内化标准中的男孩偏好却受此影响很小,依然比较强烈。由于最终的生育决策是个人意愿和内化标准的折衷产物,所以导致人们的男孩偏好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18.
决策是行动的先导,是最重要的管理职能,也是领导者的主要职责。各级管理者尤其是各级领导者,其决策正确与否,对经济建设乃至社会实践的成败影响极大。由于决策的环境与条件大多是极其复杂且变化多端的,因此要正确进行决策,必须搞好可行性研究。而坚持严格而审慎的科学论证,是正确确定决策是否可行的有效途径。几年来,我们在决策过程中,始终注意抓住科学论证这一重要环节,从本县实际出发,反复比较,综合分析,权衡利  相似文献   

19.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公安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公安决策更加复杂艰巨。从事公安决策理论研究的人员应从影响决策的领导者心理素质入手,通过对决策过程中各阶段心理效应与心理作用的分析研究,帮助公安领导者提高决策质量和公安决策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刘昕 《人民论坛》2021,(9):28-31
“能者多劳”表面是在夸一个人有能力,但很可能是在暗地里嘲讽这人比较傻。“能者多劳”并不意味着多劳能够多得,而体制机制不健全和领导者决策是导致“能者多劳”的重要原因。治理“能者多劳”困局,要强化人岗匹配,完善绩效管理,合理设置机构,提高干部领导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