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是近代中国政府反抗外敌入侵、收复失地一次胜利的战争。这次战争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除了具有正义性,得到全国人民一致拥护外,左宗棠在战争中采取的正确军事方略也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晚清重臣左宗棠是个传奇人物,曾在科场屡试不第,但凭借真才实学建立了丰功伟绩。他办船政、平回乱、抗法军等为人称道,但他最辉煌的业绩乃收复新疆,因此后人称之为"杰出的爱国者"、"伟大的民族英雄"。而左宗棠背后还有一个重量级人物——胡雪岩。左是杰出的军事统帅,胡是商界奇才,左胡强强联手,才有了收复新疆的壮举。公元1759年,清军平定天山南北,将这块汉代西域都护府、唐代安西都护府的故土,重新归入版图。乾隆皇帝取"故土新归"之意,把广袤达160万平方公里以上的土地命名为"新疆"。  相似文献   

3.
吴海燕  宋海容 《前沿》2010,(14):128-130
左宗棠不仅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将才,还是一位治世之良才。他在西北期间,从收复新疆、开发西北、巩固边疆的现实需要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禁烟措施。左宗棠在西北的禁烟与林则徐的南方禁烟相比,效果明显,其措施及功效值得总结,为今天禁毒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西出嘉峪关,漫游于丝绸古道,不时可见沿途有一些合抱粗的杨柳树,虽伤痕累累,却铁骨铮铮,顽强地抵御着戈壁狂风、飞沙走石。这就是著名的“左公柳”。略知清史的人都知道,清光绪年间,新疆阿古柏搞分裂叛乱,由于国力衰微,权倾朝野的李鸿章等人主张放弃新疆,左宗棠却力排众议,以花甲高龄主动请缨率领部队出塞,抬着棺材行军表明以死报国之志。并且,为改变边疆荒漠景象,他还亲率部队沿途遍栽杨、柳、沙枣树,名曰“道柳”。经过一年多的血战,新疆全境收复,“夜奏甘泉书报捷,重恢疆域种葡萄”,左宗  相似文献   

5.
正在新时代,应当继续坚守"民政",并围绕"民"来凝练和阐述民政,使新时代民政的"民"字特色更鲜明,让新时代民政的品牌更响亮。一是符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主  相似文献   

6.
评左宗棠     
左宗棠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影响的人物。长期以来,史学界认为他和曾国藩、李鸿章一样,对内镇压人民,对外投降卖国,应当基本否定。近年来,一些同志提出左收复新疆有功,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对他的评价应该一分为二,功过并论,不可偏颇。我是基本上同意后一种看法的。 左宗棠,字季高,一字朴存,一八一二年十一月十日(嘉庆十七年十月七日)出生在湖  相似文献   

7.
1993年10月,郑秦安离开了他工作8年的县委办,走马上任山西省芮城县民政局长。这位出身贫寒的局长,从山村民办教师于起,当过普通工人、基层于部,因而深知民之苦、民之难。"民之难就是民政之忧,民政就要为民解难排忧,"这是他时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也是他经常勉励民政干部,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落实在行动上的两句话。该县风陵渡镇西小候村特困户陈占录一家生活困难。陈因病致残20余年,瘫痪在床也4年有余,15年前妻子又因女儿夭亡哭瞎了双眼,两口子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给儿子取名宝强。但厄运并没有因此避开他们。1994年…  相似文献   

8.
杨增新治疆17年最值得研究 回顾新疆100多年的治理历程,生发不少思考。 左宗棠收复新疆,让新疆重回祖国怀抱,1884年新疆建省,第一任巡抚是刘锦棠。回归后取名“新疆”,意思是故土新归。现在一些分裂势力故意歪曲事实,解释为新的疆土,这是违背历史的。  相似文献   

9.
左宗棠平定了阿古柏叛乱之后,被清廷召回北京,当了军机大臣。一时间,满朝权贵,同乡友好,各自怀着不同的目的,纷纷前来祝贺。其中有个老朋友的儿子兰某,在福建捐了一个候补知县,数年未能补缺。一天专程来京求见左宗棠,想让他帮忙。左宗棠得知兰某的  相似文献   

10.
清朝钦差大臣左宗棠当年收复新疆时,在繁忙的军务中,带领将士在东起潼关、西至新疆的数千里路旁遍植杨柳,如今已形成参天大树,给戈壁沙漠增添了一道绿色的长廊。人们将这些杨柳称为“左公柳”,并有诗赞曰:“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左宗棠是一位封建时代的官吏,而且朝廷赋予他的职责是军务,但他在光复疆土的同时,广植杨柳,屯垦戍边,造福边疆人民,实属难能可贵。左宗棠是颇有点责任心、长远眼光和求实精神的。谁都知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新栽杨柳没有十年八年的时间难以成材。杨柳栽在戈…  相似文献   

11.
1994年以来,我省各级政府和民政部门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加大工作力度,整体推进城乡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至去年10月,全省142个市、县、区全部建立了城乡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去年年底,全省民政部门共发放保障金1.1亿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近20万.有力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了社会稳定。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积极开展,深入调查1994年第十次全国民政会议后,我省即对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行了研究、探讨和部署。1996年全国民政厅局长会议后,特别是国家《"九五"计…  相似文献   

12.
左宗棠、曾国藩都是晚清政局中显赫一时的人物,但是他们在历史上所得到的评价却截然相反:左宗棠因收复新疆有功于民族国家而名垂青史,被后人称颂为民族英雄;曾国藩则因办理天津教案而为人诟病,呼之曰“刽子手”、“卖国贼”。这似乎成为一个定论而被人们接受。然而,历史的事实又是怎样呢?曾、左的思想、活动究竟是大相径庭、水火不容,还是相互影响、大同小异呢?这仍然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就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政》2009,(10):49-49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民政局仲维春认为:强化九种意识是做好民政工作的关键:一是强化发展意识。将老百姓的需求同社会和谐结合起来,问政于民求发展之策,问计于民求创新之举,问需于民求和谐之道。二是强化职能意识。民政资金具有政治性。特殊性,严肃性.对民政资金的使用管理要求规范化,这就要求我们强化职能意识,明确民政项目监管职能。  相似文献   

14.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战争,是近代史上抵抗外来侵略并获得全胜的一次战争,是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一次义战。左宗棠为国家、为民族所建立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作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之一,他曾经镇压过人民起义,犯有不可饶恕的罪行;但是,在民族危机严重、国家领土有“日蹙百里之优”的关头,他能挺身而出,担起抗击侵略者的重担,又取得那样的成功,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爱国主义者,应当受到历史的表彰,为后人所敬重。  相似文献   

15.
残者贫病皆有所济,寡孤独皆有所养。中国黎民百姓对官家的这份企盼,就像绵绵的黄河水,从古至今,流淌不息。黄河水流呀流呀,流到明嘉靖24年,流到鲁西北人海口100多里的地方,那一年,在那一片地方,和黄河并流的徒骇河漫溢泛滥。成百的村庄房倒屋塌,农禾无收。有个叫王煜的朝庭命官以工代赈,组织开挖了一条大排水沟。百姓感其思惠,称为惠民沟。以后,山东省的地图上就有了这个让人听了心热的叫惠民的县份。如今的惠民县是山东的“第三世界”,可在“施惠于民”──农村社会保障方面却让人青眼相看。数年来,这里的政府领导和民政干…  相似文献   

16.
2003年12月1日-2日,2003'民政论坛在北京中民大厦成功举行. 每年举办一次"民政论坛",是民政部新一届领导班子在年初做出的重要决策,其目的是聚智聚力,推动民政政策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为新时期民政工作的改革发展提供理论先导和思路引导.2003'民政论坛的成功举行,为实施这一重要决策开了一个好头.  相似文献   

17.
<正>一措年务施,一了,河大以南局解民,决政惠民系及政统了服牢民务固生,对树实象立现的"了实民河际政南问为民题民政为、事切民业入政点爱和民抓"手的,工进作一理步念强,化落服实务为、民创解新困工的作各、项服实现系民列政重事量业级转政型策发文展件、、创送新出发一展沓、沓健更康多发的展惠健,民康力红发争包展以、。优持展异续望成推新绩动的迎民一接政年党工,的作河十晋南九位民大争政胜优将利,推召奋出开力。  相似文献   

18.
正在吉林全省民政系统深入开展"大调研、大督查、大落实、拼搏奋斗年"活动之际,我随工作组到通化县快大茂镇进行蹲点调研,通过参与"当一周民政助理""接一天访"等活动,以及跟乡镇民政助理、乡村干部群众朝夕相处,让我对做好基层民政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感悟,特别是我发现做好基层民政工作,民政助理必须要有"三颗心"。一颗是公心。乡镇工作接触和服务的对象很大一部分都是村里村外的父老乡亲,有一些即使不是土生土长  相似文献   

19.
刘趝(1829-1887),字凤翔,号泳仙,又号兰洲。湖南省临湘县云溪建军村文家冲(现为岳阳市北区云溪镇)人。早年投身左宗棠部下,受其赏识。1864年任浙江台州知府。1874年,随左宗棠督师新疆,参赞戎机。新疆事平后,他以功升迁道员。1881年,刘趝被选调台湾任兵备道,成为当时台湾的最高军政长官。从这年9月到1884年8月的三年时间内,他对台湾的“抚番”、煤务、海防、外事、文教、税厘、匪乱诸端,进行了全面的筹划和整顿,对当时台湾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188…  相似文献   

20.
新疆师范大学黄文弼中心所藏的《福珠哩殒难碑》拓片作为反映"同治新疆民变"的个案,不仅见证了同治三年由库车作为民变的中心点向回疆八城逐渐蔓延的动态过程,而且也反映了清政府收复天山南路及其善后事宜。传世的清代文献对这一事件经过的记载不仅内容较少,且前后矛盾。本文探讨《福珠哩殒难碑》的相关问题,希望从一个侧面纠正"同治新疆民变"后世记载的错误,为新疆近代史研究提供信实的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