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小康》2021,(14)
正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如火如荼,其庞大市场及无限发展空间吸引港澳青年北上追逐创业梦。粤港澳三地专家接受采访,一致认为大湾区发展机遇向好也需要在一些方面改善提升,港澳青年选择在大湾区创业,既能实现梦想,也能为大湾区发展贡献力量。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选择来大湾区创业的港澳青年越来越多。近年来,为了吸引港澳青年来粤发展,广东省联合港澳特区政府共同建设了"10+3"青年双创基地以及"1+12+N"港澳青年双创基地,  相似文献   

2.
港澳青年既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引领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生力军。为促进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本文以"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为例,分析其如何在财政扶持、基础设施、生活保障、创业指导等方面为推动港澳青年创业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保障,为制定及实施港澳青年创业扶持政策提供样本经验。为进一步解决港澳青年创业遇到的体制机制性问题,提出如下优化路径: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保证港澳青年创业机制保障的连续性与适切性、重视政府引导与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相结合、建立扶持港澳青年创业的协调机制与机构、加强港澳青年创业政策宣讲和传播机制建设、落实解决港澳青年享有创业待遇问题。  相似文献   

3.
《小康》2021,(14)
正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前海作为特区中的特区,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港澳青年创业、就业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批港澳企业前来孵化入驻。香港青年陈润富表示,快速发展的内地带来的无限商机,非常有吸引力。"我们的工作是为客户提供品牌广告设计服务,当时选择在深圳发展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点是内地人口基数大,只要有千分之一或万分之一的人能喜爱我们的设计,那我们就是成功的。"前海富思传媒(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润富说。  相似文献   

4.
《小康》2021,(14)
正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近年来,港澳青年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创业、就业的热情日渐高涨。除了香港政府推出的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外,香港多个青年社团都有提供相关协助、提供交流机会。澳门现时亦正与其他内地企业商讨合办实习计划,冀能争取更多内地企业向澳门青年提供更多合适的实习、见习或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5.
《小康》2021,(14)
正东莞滨海湾新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圈的几何中心,毗邻港澳,紧连穗深,该地多措并举吸引港澳青年来莞就业创业,为港澳青年提供更多的机会。做财险业务的香港青年王本玮便是其中一员。作为全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东莞既获得了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机遇,也面临着区位优势弱化、市场环境波动的现实挑战。滨海湾新区是东莞市破除发展制约,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键载体。  相似文献   

6.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香港和澳门人心回归问题逐渐成为探讨焦点。港澳青年作为承前启后的一代,将最终影响"一国两制"的贯彻、落实与发展。本文从港澳比较的视角出发,在"制度-心理"的视野下,将港澳青年国家认同维度下的心理构建机制影响因素归纳为"政治-文化-利益"这三项认知要素。基于608个在粤港澳生国家认同感的调查数据,发现:澳门青年的国家认同感显著高于香港青年;港澳生群体内部异质性产生的根源不在于生源地,而在于国家认同各认知要素构建的心理融合状态;港澳生国家认同的心理融合机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据此,本研究提出应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与政策倡导,以融合引导"两制"差异认知;从学校教育、舆论宣传、实践交流三管齐下;关注港澳生政策的"精准化"等方面共同努力提升内地港澳青年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7.
《小康》2021,(14)
正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经济稳健发展、毗邻港澳的中山成为像梁汉杰这样的港澳青年创业的热门之选。而中山的扶持政策及服务配套更为港澳青年扎根中山、逐梦未来提供了优质的条件。近几年,大湾区发展步伐加快,中山也成为港澳青年创业、就业的大热之选。祖籍中山的香港青年梁汉杰也放弃了国外、香港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8.
读者来信     
《小康》2021,(17)
正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广东9市创业,成为近年来的热点,《小康》杂志5月中旬刊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解读,阅读后印象深刻。对当代香港澳门的青少年来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就是宝贵的历史机遇。事实证明,港澳青年通过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尤其是依托大湾区,寻求与内地人才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港澳青年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港澳台快报     
《小康》2015,(10)
<正>广东自贸区推动粤港澳深度合作定位为"依托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的广东自贸区4月21日正式挂牌成立,也意味着粤港澳更紧密合作迎来全新的发展阶段。青年、创新、优势、创业……成为广东自贸区蓄势待发的关键词。事实上,广东自贸区下一步要开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推进粤港澳经济深度合作"。广东省省长朱小丹说,首先是深入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在落实  相似文献   

10.
曾志敏  宁悦 《青年探索》2020,(1):97-104
探索香港新生代青年对内地的社会心理演变历程是促进内地与香港青年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对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民心相通进而实现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调查问卷所得数据为基础,从历时态维度分析了香港新生代青年对内地的社会心理及心理动机的发展变化,从现时态维度分析了现今内地的发展对香港新生代青年社会心理的影响。本文认为,殖民统治的深刻影响、国民教育的缺失以及在内地的学习工作生活体验是影响香港青年对内地社会心理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提出应从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双向开放"新平台;完善政策保障;加强国民教育,开展有效引导等方面探索增强香港新生代青年身份融合的有效政策路径,进而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民心相通与融合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1.
陈铀  吴伟东 《青年探索》2021,(2):89-101
粤港澳大湾区的港澳青年跨境就业创业政策,是推动大湾区内青年交流融合的重要制度建构,对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增强港澳青年的国家认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战略布局,系统梳理了广州、深圳和珠海三地支持港澳青年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从奖励型政策、发展型政策和保障型政策三大方面进行政策文本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广州、深圳、珠海三地支持港澳青年跨境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在政策目标、政策内容和政策工具上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在政策适用对象范围的界定上,不同城市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受限于传统的政策框架,仍存在文化关怀和文化支持缺失等问题。针对大湾区内地城市支持港澳青年跨境就业创业政策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应从健全协调机制、增强文化关怀、促进多主体参与以及扩大宣传等方面健全完善支持港澳青年跨境就业创业政策。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21,(14)
正凭着一份冒险精神,他们敢于跳出曾经的舒适圈,来到一个不熟悉的城市。近年来,不少港澳青年逐渐融入大湾区的战略布局,扩大自身的选择机会及人生舞台。在采访中,我了解了一些在大湾区创业的港澳青年的精彩故事,也走访了不少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基地。深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运营总监陈升是首批来深圳前海创业的香港青年,如今更多时间在为香港青年来深创业"牵线搭桥";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21,(17)
正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涉及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无疑是深化"一国两制"实践的重要载体。在"一国两制"方针下,澳门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同时,作为全球最开放的贸易和投资体系之一,澳门享有自由港、单独关税区地位,这为港澳青年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良好环境,构成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天然优势。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7月4日,由广州市青年联合会主办,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承办,广州市青年研究会、广州市天河区海外联谊会、广州市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广东社会学学会志愿服务研究专业委员会协办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合作发展论坛"在广州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澳门、深圳等地的专家、青年研究工作者100多人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15.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平台,为港澳青年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过程中,港澳青年既面临着不少机遇,但是也会面对一些挑战。本文在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及港澳青年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区域发展的主要思路,包括:加强青年发展政策协同与引导,打造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推动青年参与区域协同创新,完善港澳人才政策;在发挥港澳青年所长中挖掘发展机遇;发挥企业和行业团体作用,推动港澳青年组织化融入湾区发展以及鼓励港澳青年积极作为,在分享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红利中担当使命。  相似文献   

16.
围绕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一系列跨境惠民政策措施,支持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研究以香港青年跨境购房为切入点,分析影响香港青年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安居的因素。研究发现,经济和福利措施提高了香港青年进入大湾区内地城市的意愿,但由于行政管理系统在基层缺乏衔接机制和配套公共服务,香港青年难以融入内地生活;亲朋、同乡、校友等社会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式制度的缺失,为香港青年在大湾区的跨境生活提供支持与援助;拥有良好经济条件和内地社会关系的香港青年更容易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安居。研究认为目前跨境惠民政策主要在“进入”环节着力,而对“适应”环节关注不足,形成了“经济机会驱动、社会网络支援”的迁移模式,对社会阶层较低的香港青年群体产生“挤出”效应。为了吸纳更广泛的香港青年,研究建议,应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方面完善政策支持系统,弥补政策短板。  相似文献   

17.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公共服务配套作为优质生活圈的要义之一,是促进港澳居民融入内地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此背景下,借助香港主题性住户统计调查住户微观数据,基于优质生活圈视角定量分析香港居民融入内地发展的特征及公共服务需求时发现:随着粤港澳合作的深化,居住空间改善和生活素质提高是香港居民融入内地发展时喜闻乐见的改变,而环境卫生、交通便利、医疗服务、法律制度及文化等差异则是其需要进一步适应的转变;随着社会融入程度的加深,香港居民的需求也呈现出动态变化特征,其日益从对物质、硬件层面的需求更多地转向对精神、软件层面的公共服务诉求;鉴于医保、社保等制度的差异,香港居民在内地需要使用医保、社保等公共服务时仍需返回香港,面临跨境公共服务对接不充分的问题。因此,应着力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服务体系,让港澳居民共享湾区发展红利,携手共筑"美丽湾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把内地与香港、澳门的经济合作和交流提升到制度化建设的层面,实施CEPA令粤港澳经济快速发展。教育与经济息息相关,粤港澳教育通过其特有功能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水平又反作用于教育。建立粤港澳教育制度化合作机制,既是粤港澳经济合作的客观需要,也是粤港澳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9.
1997年7月1日,香港将回归祖国。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彻底洗刷上世纪中叶以来一百多年的一段民族耻辱,标志着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又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重大事件。为了了解这一事件对内地和港澳大学生思想的影响,我们在内地和港澳部分大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进行了座谈。我们发现:香港回归,增强了青年学生的民族意识,激发了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感。 一、关心祖国统一,关心香港发展 历史进入九七年,青年学生谈论着香港,关心着香港,“香港回归”是青年学生共同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正由广州市青年联合会、广州海外联谊会、广州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广州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广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等机构共同主办,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承办的"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合作发展论坛"于2020年3月发布主题征文,得到了境内外学者的积极响应。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主办方组织业内专家和学者对征文进行评审,现将获奖名单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