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网络媒介时代,媒介文化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世界的现实景观。电子媒介在极大拓展文化传播领域与范围的同时,也带来了思想文化传播和意识形态构建的碎片化和复杂化。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是当代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与话语构建的重要维度,运用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可以厘清网络媒介传播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所面临的挑战与契机,从而更有效地将主流意识形态有机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世界,构建出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网络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构具有独特的建构逻辑,体现在政治立场、理论体系、思维方法、话语表达、话语传播、价值体系建构有机统一的基本逻辑之中。政治立场建构是前提和基础,集中体现在话语内容和话语标识的鲜明立场建构之中;理论体系建构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的话语范畴和话语基础为依据,呈现科学性和统合力;话语表达建构要以准确性、生动性、主导性、规范性为必要条件;传播体系建构要充分体现话语传播的融合性、有效性、多样性、可感性,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表现力;价值体系构建要彰显话语核心和话语发展的价值性、导向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和发展力,牢牢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3.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极为重要,要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状况,尤其是"互联网+"条件下,实现话语权的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跨界融合、连接一切的"互联网+"新生态条件下,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要求进行泛在化呈现和精准化传播、进行充分的主客体交互、充分利用自媒介规律、更加重视时度效的协同契合。要在现实和虚拟空间的双重维度中主动建构,在现实和虚拟的情境交融中精准把控,在"连接一切"的信息环境中全面铺陈。  相似文献   

4.
围绕建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系统工程,习近平分别从共时、历时和即时三种时态出发,对话语流脉、话语结构及话语权实践路径展开论述。历时话语权旨在理清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逻辑,并以话语的自信、自觉和自洽赋予主流意识形态新的生命力。共时话语权以“四个全面”总布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展示了对话语系统性和结构性的顶层设计。即时话语权紧扣话语场域、话语主体、话语渠道和话语方式几个关键要素,使主流意识形态在实践中完成了静态“话语”与动态“权力”的叠加。  相似文献   

5.
谢俊 《探索》2022,(6):173-184
随着信息技术的更迭,以5G为基石的智能时代迎风启幕,信息传播领域的深刻变革带来网络意识形态传播主体智能化、传播内容视频化、传播方式多维化、传播受众类型化等新特征。智能化带来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权脱域、评价权转移、把关权弱化,导致传播主导力式微;视频化削弱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导向功能和教育功能,导致传播话语权式微;多维化带来虚拟和立体互动的信息传播监管困难,导致传播管控力式微;类型化带来“信息茧房”效应和“群体极化”现象,导致传播认同度式微。防范和化解当前网络意识形态传播过程中的新风险,需要顺应信息技术变革的趋势,构建“5G+”赋能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传播体系,守牢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主导权;提升话语表达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促使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不失语、不失声、不失踪,掌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话语权;统筹技术与制度,构建安全、有序、健康的信息传播环境,提升网络意识形态传播的管控力;防范算法偏见,破解传播的信息窄化和价值迷失难题,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认同度。  相似文献   

6.
宋彩虹  胡恒钊 《理论研究》2019,(3):63-67,75
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的实现方式和根本路径。"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话语权主导性式微、权威性下降、控制性减弱等困境。建构"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必须掌握主动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建设;必须推进话语转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时代性;必须加强阵地建设,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深入,新媒体网络工具日益多样,网络评论成为掌握信息控制权、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方式。网络评论环境的疆域化、主体的平民化、载体的多样化、内容的随意性使通过网络评论呈现出来的意识形态的传播更具复杂性,特别是"坏"网络评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解构给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和引导带来了严峻挑战。构建意识形态的网络治理机制对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媒体是意识形态话语建构的重要工具。时下,全媒体时代已如一场巨大的洪流滚滚而来。借助各类媒体的合力,展开一场关于说话的革命,完成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喜欢听的意识形态话语转向,重新建构意识形态话语,是加强和巩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求实》2014,(7)
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认同度,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抵制错误意识形态的渗透侵蚀,应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建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新机制,主要包括生活化机制、话语表达机制、感性化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正在当前的舆论生态与格局中,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自媒体正在"挤压"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自媒体领域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正在受到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挤压"。正视自媒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消解,重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现实紧迫性。一、自媒体领域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消解1.自媒体用户的"自主权"空前加强导致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客体流失。当前,自媒体的迅猛发展给传播格局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受众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媒体向全球化、数字化和日常生活化发展,我国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面临缺乏竞争力、监管力和吸引力等挑战。因此,新媒体时代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要面向群众、关注大众生活,增强意识形态的实效性;掌握群众心理,创新话语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扩大意识形态宣传与群众交流的场域,整合传统媒介和新媒介资源,扩大大众话语权的交流空间,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控制力。  相似文献   

12.
虚拟社会是思想文化交融的新阵地,是意识形态冲突的新场域。依托信息网络技术而存在的虚拟社会所呈现的新特征,客观促使党的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建构的话语环境、话语主体、话语内容和话语传播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虚拟社会为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拓展了新的领域,也带来了话语权威削弱、多元话语整合、现实话语映射、传统话语失色等新的挑战。虚拟社会中加强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可以从"主导"、"引领"、"引导"三个着眼点出发,加强话语建构,提升话语魅力,体现党的意识形态的先进性与创新性;优化话语内容,整合话语载体,体现党的意识形态的包容性与开放性;增强话语监控,净化话语空间,体现党的意识形态的竞争性与权威性。  相似文献   

13.
自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发生了新的变化。传播主体平民化、大众化,传播内容通俗化、碎片化,传播方式多样化、简便化,传播效果即时性、爆炸化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掌控提出了新挑战。要牢牢掌控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就要坚持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相结合,加强自身的理论建设,创新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4.
微环境下意识形态网络话语传播呈现出瞬时性、开放性、适时性、精粹性、交互性等特征。这些特征给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构建带来了主导地位受挑战、维护能力被降低以及同质效应被破坏等发展困境。我们可以从转变"微"思维、净化"微"环境以及培育"微"人才等方面,探寻具有可行性的微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媒介的快速发展,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识形态话语权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因此,在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识形态话语权,需要从多个领域入手净化网络话语空间。文章就现代传播理念的更新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设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6.
确保国家凝聚力、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与提高对外话语地位,其关键在于掌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打造话语内核、寻找现实通路的二重模式,或为这一目标提供可能性路径:在话语内容方面,意大利传统哲学中“集体意志”、“国家精神”与“常识”概念的相互融合,成为话语的言说之物;在话语权实现方面,以“政治-市民社会”关系模型为传播场域,借助政党和有机知识分子两大言说主体开展的阵地战和运动战,成为“权力-权威”的话语斗争主要形式。其理论不仅因哲学深度成为当时无产阶级斗争的理论参照,也因方法论价值可为巩固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争夺是当前大国竞争的重要内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其话语建构的动力上体现的是资本至上的逻辑,话语内容表达具有多域同质性,话语实施方式上具有软硬兼施的特点,在话语建构主体上则体现为多主体合力协同的特点。中国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的建构要坚持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导向,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再国际化,建构立足于中国而面向世界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建构多域话语表达协同、多元主体协同的大格局。  相似文献   

18.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互联网已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战场。网络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受到巨大冲击,其工作实效性受到多重制约。只有充分适应互联网开放交互的场域特性,掌握新型传播规律,变革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形式和方式,并构建相应保障机制,以提升其传播的解释力、吸引力、穿透力、持续力与辐射力,才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与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真正得以巩固。  相似文献   

19.
《探索》2016,(5)
在现代意识形态和话语权理论看来,意识形态话语权发挥作用的核心机制是经由说服而生成同意与认同。从发生学上讲,这种说服机制的核心要素生发于意识形态的核心要素,只有意识形态结构的每一个核心要素都发挥作用,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说服机制才能真正起到作用。意识形态的五大核心要素认知要素、价值要素、制度政策、话语要素、实施策略直接构成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理论说服、价值说服、事实说服、话语说服、艺术说服五个机制。这五种说服机制最终形成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总体"说服机制。决定意识形态话语权说服机制的运行质量与功能的,当然不仅仅是这五种机制的加和,还包括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状态。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全球化发展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不仅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更需要牢牢把握其话语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无论是对于增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还是引导力都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也起到了实践价值作用。为此,通过对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进行相关阐述,并对存在的问题与建构途径进行探讨,希望在促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引导力与感召力提升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