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被赋予崇高的精神价值。作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其产生和发展与中国古代的整个军事发展同步前进。同时,长城作为经济纽带,不仅引导其周边农、牧业经济及文化朝着主辅相承、紧密联系、相互配合的方向协调发展,更带动了以中国为核心的周边文化与经济的共同发展。然而,目前部分地区对长城的不到位保护和过度开发给长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相似文献   

2.
今年4月,“三峡移民精神颂”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这次展览是重庆市宣传和弘扬三峡移民精神的重点项目之一。展览以弘扬三峡移民精神为主题,生动展示了三峡库区百万移民的壮阔历程,深刻阐述了在这一伟大进程中铸就的三峡移民精神的丰富内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观看展览后指出,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创举,三峡移民创造的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和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集中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升华,是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上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3.
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和文化标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我们要留住长城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更好地发挥长城文化带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率俊 《学习与实践》2008,(3):161-164
三峡文化与我国其他地域性文化迥然有别的内涵与特征充分显示了其自身的独特性、丰富性与无穷魅力。自长江上的第一个水电枢纽工程——葛洲坝工程问世以后,尤其是跨世纪工程——三峡水电枢纽工程动工以来,伴随着地域文化在学术界的升温,三峡文化逐渐为世人瞩目,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认同,长江三峡学正是在三峡文化研究基础上所进行的学术整合与提升。  相似文献   

5.
我们祖先曾在三峡两岸创造和遗留的古老历史和灿烂文明 ,将随着三峡大坝的建成、水位的升高而永远沉没。时日无多 ,如何抢救和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如何向社会和我们的后代展示和讲述这段沉没水底的历史 ,如何利用这些有价值的文化资源繁荣社会主义经济文化 ,这将是我们共同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抢救文物———科学规划长江是我国的第一条大河 ,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之一 ,三峡地区作为长江历史上开发较早的地区 ,蕴藏有丰富的地下、地面文物 ,并与雄伟绮丽的自然风光一起构成了壮丽的三峡景观 ,三峡工程所涉及的文物保护工作已在全世界…  相似文献   

6.
三峡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至少包括“科学求实、节约高效、创新进取、团结协作”的三峡大坝精神和“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的三峡移民精神。2006年5月20日下午两点,长江三峡工程大坝在浇筑完最后一仓混凝土之后全线封顶,达到185米的设计高度,提前一年建成。这样一个伟大的创世纪工程,把中国人的百年梦想变成了现实。然而,就这样一个耗时约10年之久、历经3080个昼夜浇筑的大坝,整个建成庆典“花费不到1000元,时间不到8分钟”,没有设主席台,没有一张桌子,没有一把椅子,也没有纪念品,参加活动的代表每人只领到了一瓶矿泉水。就在大坝建成前后期间的各大重要场合,国务院三峡建委副主任、中国三峡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多次深情地表示:“移民问题举世瞩目,关系到三峡工程的成败”,“我们三峡大坝能提前建成,要特别感谢库区伟大的百万移民的无私奉献和支持!”一位外国首相曾叹道:“世界上百万人口以下的国家有20几个,百万移民,相当于搬迁一个国家。”到底是一种什么精神让三峡大坝提前一年完成,让炎黄子孙为之扬眉吐气?是一种什么精神让百万人民撤离家乡,让世人为之动容?那就是三峡精神。三峡精神内涵是什么?对此,本刊记者专程赴重庆三峡库区和湖北三峡坝区进行深入探访。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从事的最伟大的事业之一,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也是千百年来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推动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锲而不舍的重要历史使命。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中,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极大的弘扬与培育。本文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过程分析和探讨了它同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进程紧密、有机地结合。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文化家园建设离不开传统民族文化作为依托,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要以优秀民族精神文化为基本内核,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其内涵,拓展其外延,将民族精神文化与现代文明对接。逐渐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9.
长城首先是一处古建筑文化遗产,同时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寄托了中华民族的理想、情感和价值追求。长城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族群气质与人文积淀,是推进民族精神传承的平台。感知长城文化,能够促使民众切实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与义务,传承优良品德,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0.
后娇娇 《创造》2021,39(1):48-5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a长征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一项弘扬伟大长征精神的文化工程,要始终把发挥红色教育功能作为核心目标,以绿色发展理念作为指引,让红色教育和绿色经济协调发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激励新时代的中国人民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11.
论毛泽东人格与中国传统文化戴木才一毛泽东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富魅力的伟大人物,也是这个世纪世界历史上最具人格力量的巨人之一。毛泽东人格作为中华民族20世纪时代人格精神与时代民族精神的精华,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在振兴中华民族、实现国家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灵魂。三峡库区的古人类文化、三国文化、诗文化、军事文化、移民文化等积淀十分深厚,历代文人在此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诗篇,历代皇朝在此演绎了赫赫有名的历史大剧,三峡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如何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植强大的文化产业,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的需要,推动三峡库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库区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下面,笔者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论证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指出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条件;发展先进文化,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16,(11)
正在建党95周年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同时,他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层面再次强调文化自信,将之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提成"四个自信",完整构成了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就是创造、奋斗、团结和梦想精神,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世界东方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之源;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大力弘扬这一精神,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牢精神支柱,为人民群众干事创业增添精神动力,为巩固和谐稳定局面提供精神纽带;弘扬这一精神,必须将其升华为共同的理想信念、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并与伟大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艰苦奋斗,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最深厚、最宏大的动力之一。中华民族所拓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十分深刻地揭示了艰苦奋斗精神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文化意蕴和最本质的逻辑联系。D艰苦奋斗,既是对中华民族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建设美好社会的伟大实践的高度概括,又是对中华民族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本质、最客观的描述。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华民族“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①艰苦奋斗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传统,是在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改天换地的伟大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首先,艰苦奋斗的…  相似文献   

17.
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中华民族精神独立性"不是一个抽象概念,而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下的一个实践性与时代性的具体概念。中华民族精神独立性问题实质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存在与发展问题。中华民族精神独立性是中华民族精神存在的独特性及发展的自主性,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历史生成与发展的结果,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当前,保持中华民族精神独立性既是中华民族精神复兴的前提,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  相似文献   

18.
黄昌富 《理论月刊》2002,(12):124-125
城市是当代社会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高密度载体;文化是城市建设的灵魂,影响着城市的规划、功能、风格、持续发展能力;要提升三峡区域城市形象、优化其功能、美化其景观、增强其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加强三峡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9.
《前进》2015,(6)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这一系列论断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已经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战略着眼点,"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  相似文献   

20.
三峡文化与三峡旅游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三峡文化与三峡旅游业之间的密切关系,说明了研究三峡文化对促进三峡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提出了三峡文化旅游开发的战略性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