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在我国古代艺术创作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大体上说,我国古代艺术创作中现实主义的演变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时期:以<诗经>"国风"为代表的萌芽期;以杜甫的"三吏"、"三别"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标志的发展期;以曹雪芹的<红楼梦>为里程碑的成熟期.  相似文献   

2.
<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其中亦包含了中国古代丰富的丧葬文化:对死亡的理解;有关死亡的各种称谓;古代的丧葬方式和礼仪.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原典<墨经>有大量、系列的逻辑范畴.论析名、辞、说、辩、故、理、类等基本逻辑范畴的含义、联系和相关规律,有助于认识中国古代逻辑的内容、性质、体系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唐律疏议>是中国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作,也是世界中世纪法典的杰作.它的一个成功之处在于把法律与历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它的一些字、罪名、罪行、刑罚、制度和篇目都有自己的历史,都与历史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有其重要意义,主要是:有助于加深对<唐律疏议>内容的认识;有助于增长中国法制史知识;有助于提高法律意识等.<唐律疏议>的这一成功有其历史原因,主要是:唐朝前期的社会发展为其法律与历史的结合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国法制已有二千多年经验的积累;唐朝前期的儒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制订者具备了较高的素养等.对后世立法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如<宋刑统>基本效仿了它的做法.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典文化典籍中,就目前所知,"信"字最早见于<尚书>.<尚书>中的"信"思想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重视"信"是上古帝王以来的普遍做法,他们把"信"看做是国之大事,关乎国家兴亡,人民康乐.第二,"信"思想与"天"、"帝"思想紧密相连.<尚书>中的信思想产生于人神交通的遗存,带有早期宗教的神秘光环,存留有神灵崇拜的影子,为研究中国古代"信"思想的起源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6.
<汉语大词典>是一部大型多卷本的汉语词汇巨著,在质量上远远超出同等规模的几部大型语文词典.但它在释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对古代小说<醒世姻缘传>中的词目误释就已经发现误释了10条.这些误释属于"硬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部词典的质量.因此发现这些误释,并加以订正,对于将来修订这部巨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学>为"孔氏之遗书",其系统地阐述了儒家的"修、齐、治、平"学说,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政价值.<大学>中所倡导的"内圣外王"的理想目标,"慎独正己"的修身方法,"平政爱民"的施政纲领,"以义为利"的价值取向,不仅对古代的廉政建设产生过积极的影响,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的反腐倡廉工作也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高放文集<国际共产主义主义运动别史>第三本书(另两本为<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纵览世界风云>),近日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作者高放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国际共运史专业博士生导师,是国内公认的国际共运史学科带头人.全书收录了文稿145篇,是作者长期从事国际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教学与研究的成果.其中大部分是1979年以后发表的.作者之所以把本书取名为"别史",主要是认为本书继承了我国史学的别史传统(古代把正史与杂史之间的史书称为别史),又有别于正式的共运史教科书,所以称"别史"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9.
伯乐相马,是一个古代寓言.传说秦代的孙阳,因善相马被誉为神话中掌管天马的星辰"伯乐"而流传千古.汉代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说:"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唐代韩愈在<杂说>中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人们赞许伯乐,是因为伯乐识才独具慧眼,后人多以"伯乐相马"形容举荐人才的善举.伯乐相马的故事,赞美了历代开明君主和社会贤达的知人善任,反映人们对伯乐的称颂以及对人才的期盼.  相似文献   

10.
一、新世纪以来名著改编之争的透视 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学名著改编之风一年比一年猛烈,而由此所引起的争议也在逐渐升级.2000年,现代剧作家曹禺三部名剧<雷雨>、<日出>和<原野>被北京人艺搬上舞台,因后两部作品改编幅度较大,剧评界一片哗然.以此为代表,中国现代文学名著纷纷跌入"新编"的巨轮,鲁迅的<孔乙己>,老舍的<茶馆>、<骆驼祥子>,巴金的<家>、<春>、<秋>,萧红的<生死场>,张爱玲的<半生缘>、<色·戒>,张恨水的<金粉世家>,等等,动作之整齐划一,令人咋舌.  相似文献   

11.
<氾胜之书>是一部重要的古代农业书籍,书中不仅有农作物的栽培理论及技术,更有农业害虫防治内容.这些内容不仅与现代提倡的"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一致,而且将在未来植物保护科学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1月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以德治国",并明确要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此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分别发表社论,号召全党全国人民"认真学习".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则进一步强调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作为党和国家今后的重要治国方略."以德治国"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从根本上说,"以德治国"是几千年来儒家治国思想的理论精髓,中国古代各种思想中尤以儒家对此论述最详也最深入.本文试从<易经>的有关论述中,揭示儒家"德治"思想理论的最初来源.  相似文献   

13.
在2009年山东省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我院参加评选的4个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全部获奖,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荣获二等奖的分别是陈新叶主持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营建招生教学就业教育生态链>、王爱英主持的<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山东省女性国际商务人才培养与开发的研究>与董旭花主持的<学前教育专业全程化、立体化实训教育体系建构>项目.获得三等奖的是刘华锋主持的<高职高专创业教育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14.
<史记>篇目问题较多,而又以"八书"为甚.学界虽然对"八书"总体的看法没有什么分歧,但有三点需要注意:其一是<史记>缺少<礼书>、<乐书>和<兵书>,八篇中就有三篇有问题;其二是对<太史公自序>的几句话该怎么理解,<律书>和<兵书>的关系应是怎样的;其三是在司马迁创作"八书"的大前提下,上述三篇中是否还有后人搀入的部分.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鼎立三足之一的道,宋代以后其地位每况愈下,特别是明清时期,各种道术仙方常被作为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的嘲笑讥讽对象.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科学的涌人,道教的形象又受到进一步摧残与打击.在高举德先生与赛先生两面大旗的五四时期,孔家店作为封建礼教的总代表成为众矢之的,而道教则常被视为愚昧迷信的代名词.著名文字学家钱玄同在其<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中说:"欲祛除三纲五伦之奴隶道德,当然以废孔学为唯一之办法;欲祛除妖精鬼怪,炼丹画符的野蛮思想,当然以剿灭道教——是道土的道,不是老庄的道——为唯一之办法."胡适曾作过一篇<陶弘景的(真诰>考>的文章献给蔡元培先生65岁生日,一方面对陶弘景编撰<真诰>所用方法的精密性与科学性大加赞赏,一方面又断然将<真诰>判为抄袭佛教的欺人鬼话.……  相似文献   

16.
<周易>的言象意思想凸显中国古代辩证的逻辑观与语言观,具有类比和联想、逻辑推论和判断的特征."言"指语言使用的符号,"象"是指用来模拟、象征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卦象","意"是通过卦爻辞传达出的理念和规律.<周易>中言-象-意的推理过程其实是一个语用推理的过程,主要通过取象的方式来解释易卦,涉及古域、问卦者、时势、背景、易者等诸多语境因素,以推断出结果;它体现认知推理、含意、顺应选择等当代语用的推理思想.  相似文献   

17.
李香君是<桃花扇>中具有独特内涵的女性形象,她将爱情追求与政治识见统一起来,显示出古代女性心胸与思想境界的重要改变,这一独特形象反映了清人进步的妇女观,文章并对清人进步的妇女观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一、<行政诉讼法>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1.1954年<宪法>第97条和现行1982年<宪法>第54条均规定,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公民有控告、申诉和检举的权利.但是,直到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这样的宪法权利才得以落实和具体化.<行政诉讼法>的出台并非一帆风顺,20年前,许多人认为,该部法律的出台是超前立法,还有一些行政人员存在着抵触和不理解情绪,甚至是集体抗议.  相似文献   

1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我国教育事业今后十年以至更长时间的行动纲领和工作指南.学习和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全面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是当前的中心任务.本文结合作者参与<教育规划纲要>起草工作的体会,论述了制定<教育规划纲要>的历史背景和重大意义,对<教育规划纲要>的内容特别是20字工作方针进行了重点解读.  相似文献   

20.
从<楚辞>尤其是<离骚>篇的中心思想和写作艺术的探讨中不难发现,<楚辞>的一个重要写作特点就是"发愤抒情".我们通过考察先秦时期<楚辞>中的中心思想和写作艺术,着重透视其"发愤抒情"的文学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