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早在义和团运动爆发前的1894年,他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决心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奋斗。次年,在广州发动第一次反对清王朝的武装起义。孙中山的这些政治活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和它的革命活动的开始,从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为推动中国近代历史向前发展的中心力量。但长期以来,一些研究义和团运  相似文献   

2.
赵社民 《中国监察》2011,(23):60-60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反对腐败,保持廉洁,是党一贯的主张,廉政建设并非今天才提出,而是从党创立初期就已经开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前所未有的清廉作风,赢得了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和爱戴,从而凝聚起强大的力量,取得了革命的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3.
张强 《法制与社会》2012,(6):181-182
科学社会主义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由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后,最终由马克思创立起来了。而辩证法在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后,终于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唯物辩证法。由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唯物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才成为可能,这是因为科学社会主义在创立的过程中唯物辩证法为其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理论依据,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通向法治之途的方法论——与陈金钊教授第二次商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近代意义上的法治主义演进为现代意义上的法治主义,法治主义者对待法律解释的基本立场除了坚持反对之于字意清楚的法律文本进行解释外,亦承认了在法律文本文字不清楚的情形下允许法官进行法律解释的可能与必要,法治反对解释的立场仅仅对应于近代法治主义;所以,"法治反对解释"只局限于近代意义的法治内涵上,而不能普遍化为一般意义的法治目的与法治要求;原意主义方法论与"法治反对解释"并非一回事,它们各自皆有不同的内涵;无论是原意主义、消极主义方法论,还是非原意主义、积极主义方法论,皆是通向法治之途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5.
正不久前,美国新征兵季开始。在这次征兵时,出现一个尴尬的局面:一方面,美国征兵宣传片在网络上流传,美国各地挂满大幅征兵海报,鼓励年轻人入伍;而与此同时,从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归来的老兵则纷纷走上街头,反对征兵,反对他们曾经  相似文献   

6.
“三权分立”是资产阶级创立的关于国家权力的组织原则的理论。它在反对封建专制、确立资阶阶级国家制度的斗争中,以及后来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实践中,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二百多年来,“三权分立”被资本主义世界的各国所采用,它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而各派政治学家与法学家对这个学说的理解又各不相同,毁誉不一。究竟“三权分立”学说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其真实含义与主要精神是什么?该如何评价其得失?本文拟作一些初步研究,借以探索其中是否有某些有利因素可供借鉴利用。  相似文献   

7.
个人数据反对权是GDPR中的重要权利,在实践中存在案件数量较少、适用情形比较单一、独立适用反对权条款比例较低等情况.对此,在对其界定、要素、抗辩情形、行使与救济途径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立法情况,有必要从本土化思维转向本土主义反思和探讨.对于我国的"反对权",不主张将GDPR反对权本土化以设为独立的个人信息权利类型,而建议:明确其不是独立的权利种类而是权利行使方式;明确"反对"是信息自决权的自力救济方式,以阻止个人信息滥用;明确反对行为的客体既有个人信息处理过程也有处理结果及其运用;设置多层融汇的规范以实现"基本原则一权利义务规则—自力公力救济—法律责任"的逻辑衔接.  相似文献   

8.
<正>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法学研究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是我国法学发展战略的一个根本问题。这既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需要,也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的需要。正是由于有了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法学才成为一门有规律可循的真正的科学。我们的法学也由于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实践,才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法学体系,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法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首要的是必须切实地学好并认真地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法学思想理论。  相似文献   

9.
奥地利法学家汉斯·凯尔森创立了“纯粹法学” ,他反对在法学研究中掺入任何价值标准和意识形态的因素 ,一贯倡导法学研究的纯粹性。在《布尔什维主义的政治理论》一书中 ,凯尔森认为布尔什维主义的政治理论中存在三对矛盾 ,因而得出布尔什维主义在实践上是极权主义的结论。但是事实上 ,凯尔森所谓的三对矛盾都是他主观臆造的产物。因此 ,凯尔森以主观判断得出的结论代替客观事实进行政治学研究 ,恰恰违背了他自己所提倡的方法论准则。  相似文献   

10.
孟宪平 《行政与法》2007,3(12):46-48
以人为本的价值向度集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指针,民主政治的重要标尺,文化进步的重要动力,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实际工作的重要原则。以人为本的实践尺度可以归结为以下方面:既反对认识不足,又反对宣传过头;既不能离开物质条件,又反对唯物质条件;既承认具体利益的差异,又强调共同的价值观;既要重视个人利益,又要反对个人利益至上;既要持之以恒,又要量力而行。  相似文献   

11.
吕曰东 《山东审判》2006,22(2):94-98
无论怎样概括法律适用能力,法律解释都在其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而在法律解释的各种方法中,反对解释方法虽有不少学者论及,但或概括抽象、不易操作,或以偏概全、难以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其在诸多方面有待于深入探究:依据为何?逻辑结构是什么样的?何种条文可为反对解释?如何去识别这些条文?反对解释在立法和司法中的重要性、作用如何?等。本文希望通过以下内容来探讨和比较系统地回答以上问题。一、反对解释的依据与规则反对解释,是指依照法律规定的命题(判断),推断其反方面命题(判断)的一种法律解释方法,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反对推论①、反面…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法学的批判价值与局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金全  王薇 《现代法学》2005,27(2):158-165
后现代主义从艺术、哲学、社会理论等领域扩散到法学领域,形成了所谓的后现代法学。它们反对主客体二分法,否认理性个人作为法律主体之存在;反对法律本质主义,否定法律的确定性和普适性;反对法律基础主义,否定法律的客观性和自主性;反对历史进步观,认为现代社会的进步是虚幻的。后现代法学的这些批判性观点在其终极指向、发现的问题、思维方式以及学术精神方面具有意义和价值。同时后现代法学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局限性,如它极易导致混乱、言过其实、理论薄弱、缺乏实践性等。  相似文献   

13.
各乡镇党委、县直各部门党委: 为了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的指示精神,县委决定于今年×月在全县开展大规模的"反对形式主义宣传月活动",现就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深化对反对形式主义重要性的认识。当前,形式主义的歪风愈演愈烈。有的  相似文献   

14.
宋教仁(1882—1913)字纯初,号渔文,湖南桃源县上香冲人,他是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辛亥革命时期的著名人物。他于一九○四年开始从事革命活动,创立和参加过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及同盟会等革命团体;编辑和主办过《民报》、《民立报》等刊物,为发动革命做了大量的组织和宣传工作。一九一二年一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他任法制院院长,临时政府北迁后,改任总林总长,不久辞职。在他主持下,同盟会于同年八月,改组为国民党,被选为理事、代理理事长。一九一三年三月二十日,他因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而北上,被袁世凯派人刺杀于上海车站。他在十余年的反对清朝专制统治和建立中华民国的斗争中,表现出的宪政思想,主要在批判清末预备立宪和提倡民主共和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纳兰成德的词论反映了崛起中的饮水词派的词学追求,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推尊词体,缘于清初词体不尊;二、注重比兴寄托,缘于清初词作因缺乏比兴而导致的寡淡乏味;三、以性情为本,反对逞才使学,缘于阳羡词派、浙西词派因使气逞才而导致率直与晦涩的流弊;四、主张转益多师,反对模拟因袭,缘于词坛宗唐、宗宋各执一端的倾向。它集中反映了饮水词派对17世纪70年代词学创作现状的反思,代表着词学发展的正确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认识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反对解释与法治的方法之途——回应范进学教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范进学教授提出所有法律并不反对解释的观点,我认为法律解释的对象有三:一是事实,即通过解释赋予事实以法律意义;二是模糊不清的法律规定,即通过解释把不清楚的法律说清楚;三是对已做出的"法律"判断进行反思,对不符合法律思维的判断进行矫正。所有的法律解释都必须是根据法律的解释,这是法律解释的独断性要求。从法制原则上看,现行法律是解释的根据,而不是主要的解释对象。"法治反对解释的原则",反对的是对清晰的法律规定进行解释,并不是反对对事实以及判断的解释。法律适用是一个维护法制的概念,而法律解释的泛化或绝对化隐藏着很多瓦解法制的危险,其中最主要的是可能淡化法律的规范作用。依法办事是法治之途中最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反对被迫自我归罪的特权是证人的一项重要权利。为保证诉讼发现真实的目标,许多国家在规定了反对被迫自我归罪的特权的同时还确立了证人豁免制度,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证人反对被迫自我归罪特权的消极影响,保证在证人援用该特权时能够通过赋予其豁免而获取重要的证据。我国应当在立法中确立反对被迫自我归罪的特权和证人豁免制度。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最近面向所有省人大代表和广东的全国人大代表,就代表向选民述职一事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900多份问卷表明,有46郾2%的代表反对每年向选举单位述职。反对的理由是:代表一般都是兼职,腾出时间和精力来参加代表活动的同时,每年还要参加述职,这会增加他们的负担;代表不是全职的,却要承担述职的义务,这本身就有点权利义务不对称,而一旦述职不通过又会有什么结果?应该说,这种现象出现在作为人大监督主体的人大代表中是不应该忽视的。首先反对述职的代表接近半数,这个数字让人担忧;第二是反对的理由是“权利与义务不对称”,这个理…  相似文献   

19.
“以德治国”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绩与问题并存 ,成绩大于问题的形势下提出的 ;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尤其是政治道德建设 ,是实施“以德治国”的基本途径和基本内容 ;在理论和实践中 ,既要反对“法律万能论”和“法律无用论” ,也要反对“道德万能论”、“道德无用论” ,更要反对“人治”。  相似文献   

20.
魏汉涛 《法商研究》2021,38(5):102-115
人类基因编辑行为具有潜在风险巨大、伦理难以接受等特点,需要刑法予以特别关注.一些人怀着对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美好未来的憧憬,积极支持对该技术的开发、应用;另一些人则基于人类基因编辑行为潜存着巨大风险,强烈反对实施人类基因编辑行为.我们应当站在现代风险理论的立场上看待实施人类基因编辑行为的风险,既要反对只看到风险而主张全盘禁止的观点,又要反对只看到益处而主张放任自流的观点,应当根据其伴生风险的特点采取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态度.在刑法具体规制的过程中,要以被允许的危险理论和生命伦理理论作为刑法介入人类基因编辑行为的限度,既不应该阻碍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进步,又不能放任人类基因编辑技术潜在风险的频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