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郁奇 《中国公证》2011,(3):23-25
公证制度作为一项预防性的法律制度.公证机构作为提供专业服务的社会窗口单位。公证执业作为履行法定程序的执法活动。公证工作所具有的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参与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存在高度的契合性和紧密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2.
王京 《中国司法》2011,(8):104-105
公证制度是一项重要的预防纠纷的制度,公证行业在落实这项制度时做了许多基础工作,预防了大量纠纷。但由于公证的积极作用没能通过正面的宣传宣扬出去,反而是一些负面案例被媒体放大、传播,极大地损害了公证行业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张进德  于波 《中国公证》2004,(12):24-2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自愿公证原则在许多重要领域已力不从心,难以充分发挥公证制度预防纠纷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必须公证原则的研究与探讨,以完善公证制度,使之真正成为预防纠纷的"第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4.
一、公证的表象价值和实质价值 (一)公证表象价值 普遍认为,公证制度的基本属性是预防纠纷,这也是公证价值最为社会所熟知、所了解的表象价值。关于公证预防纠纷之表述,可以追溯到1803年拿破仑颁布的《风月法令》,该法令中如此描述:  相似文献   

5.
宋杰 《中国司法》2005,(4):45-46
公证是一种非诉讼法律制度,其目的在于预防纠纷,防止诉讼。作为一种非诉讼法律制度,其在我国的法律制度中处于“排头兵”的地位。人们给予了公证这种地位,说明人们对公证制度所能和应该发挥的作用有很高的预期。但遗憾的是,与公证制度在其他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所实际发挥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公证制度自1979年恢复重建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经成为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整个社会法治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公证法》将“预防纠纷,保障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作为其立法目的之一,足以说明公证的基本功能是通过行使国家授予的公证权来预防纠纷、减少诉讼、制止不法行为,维护法制与经济秩序,保护国家利益和自然人、法人的合法权益。笔者认为,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公证都具有预防和解决纠纷的独特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公证功能论     
谈者  徐梁栋 《中国公证》2012,(12):44-47
一、公证“预防纠纷,减少诉讼”功能实现机理分析据《说文解字》解释,“纠,绳三合也;纷,马尾韬也”,是一种纠缠、缠绕的状态.又指争执。就法学而言,纠纷则是社会主体间的一种利益对抗状态①.或是特定的主体基于利益冲突而产生的一种双边的对抗行为②。而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从表象来看.公证的主要职能是证明,与“预防纠纷.减少诉讼”没有直接的关系。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的,与英美法系形式公证不同.拉丁实质公证制度能够起到预防纠纷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公证制度是一种预防性的司法证明制度,是保障实体法正确实施的程序性法律制度,是国家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我国《公证法》第二条的规定:“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可见,公证是提供真实、合法性证明的一种法定的非诉讼程序。公证的主要作用并不在于解决纠纷,而是预防纠纷的发生。公证要发挥预防纠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公证的纠纷预防功能 (一)公证预防纠纷的基本原理 朱苏力教授认为,法律的主要功能也许并不在于变革,而在于建立和保持一种可以大致确定的预期,以便利人们的相互交往和行为.①人们要求对未来合理预期,对生活稳定的追求,决定了法律的确定性的这一特征.因此,在一种相对稳定的法律制度框架内,每一个理性的人都能够依据法律的运作准确或者大致准确地预测自己行为的后果,以及社会其他人对自己的行为的反应.  相似文献   

10.
公证是一种由社会公信层组织供给的信用公共产品.其基本功能定位于满足社会交往过程中对安全的需要.安全感也被孟德斯鸠认为是自然法中的第一条原则。这也就是我国公证立法开宗明义所宣示的“预防纠纷与减少诉讼”的立法目标.对于公证所提供的这种“安全保障”价值.有学者将其誉为“法律制度的第二个目的”。  相似文献   

11.
吴勇 《中国司法》2010,(2):81-82
本文拟从公证制度的功能出发,分析公证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核心价值,并就实现其价值提出脉络和路径。  相似文献   

12.
李全息 《中国公证》2007,(12):11-11
良医治未病,是公证预防纠纷、减少诉讼职能的真实写照。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有国家保障的ADR(诉解决纠纷)形式。公证不等同法院“不告不理”,其应该主动寻找施展自己职能的领域.而不是坐等办证,不是固步自封。如果说法院本身是“被动型”司法的话,那么公证就应该被认知为“主动型”。业务拓展,是公证“主动型”的体现。没有业务拓展.公证就没有了发挥自己制度价值的载体.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目前的环境纠纷呈多发趋势,而随着公民环保意识、法律意识、维权意识的增强,如何高效解决环境纠纷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公证作为一种集法律性、服务性、公正性的制度,享有很高的公信力.公证介入环境纠纷,通过发挥公证调解力、证据证明力和强制执行力的作用,将更好的预防和解决环境纠纷,有利于保护环境,维护经济运行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4.
袁野  杨延超 《中国公证》2005,(11):50-52
公证和审判是人们常常比较的焦点.作为整个法律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公证制度和审判制度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即虽然在法律的帝国中,"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法官是法律帝国的王侯",但审判总是在纠纷进入诉讼才开始介入,对纠纷的前期预防无能为力,而公证却可将各种纠纷遏制在萌芽状态.公证的这一优势可以说是它能走过漫长的历史,在今天依然蓬勃发展的一个本质性要素.  相似文献   

15.
台湾地区公证制度简介及其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台湾公证制度:大陆法系公证制度与中国传统法文化结合的范例 清末以降,西法东渐,西方法律制度纷纷被移植到中国。中国古代似也有公证制度的萌芽。然而其毕竟与现代公证制度的精神、旨趣殊异,公证制度系地道的法律舶来品。1935年,民国政府公布《公证暂行规则》,公证制度作为一项纠纷预防机制正式进入中国。现行的《台湾公证法》是以《公证暂行规则》  相似文献   

16.
一、公证在保护公民合法权利方面发挥着特定的职能作用 《公证法》对第1条明确规定:“公证活动的目的是预防纠纷,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证制度是法定的国家证明制度,是国家为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稳定社会经济、民事流转秩序,预防纠纷、减少诉讼,保护公民、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合法权利而设立的预防性司法证明制度。这一制度在促进和保障我国公民合法权利的实现方面.发挥着特有的职能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公证是一项重要的预防性法律制度,它通过发挥服务、沟通、证明、监督等方面作用,有效地规范民商事活动,预防矛盾纠纷发生,促进经济活动依法有序进行。公证的独特职能优势,决定了它在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中能够大有作为,应该成为预防矛盾纠纷的重要防线,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公证制度自1979年恢复重建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经成为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整个社会法治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公证法>将"预防纠纷,保障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作为其立法目的之一,足以说明公证的基本功能是通过行使国家授予的公证权来预防纠纷、减少诉讼、制止不法行为,维护法制与经济秩序,保护国家利益和自然人、法人的合法权益.笔者认为,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公证都具有预防和解决纠纷的独特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志军 《法制与社会》2013,(12):166-167
众所周知,公证制度是国家司法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国家预防纠纷、维护法制、巩固法律秩序的一种司法手段。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公证行业的发展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了。当前,我们急需为我国的公证行业寻求一条新的发展思路,确定一个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新方向。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我国公证制度改革创新方面的一些思考研究。  相似文献   

20.
王铭 《中国司法》2005,(1):110-110
一、关于制定公证法的宗旨制定《公证法》的宗旨首先是完善国家公证制度,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预防纠纷,减少诉讼;其次,是确认、证明当事人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保护公共财产,保护公民身份上、财产上的权利和合法利益;第三,是保障公证机构独立行使公证职能,规范公证行为。因此,建议《公证法》第一条表述为:"为了完善国家公证制度,确认和证明当事人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身份上、财产上的权利和合法利益,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预防和减少纠纷,保障公证机构独立行使职权,规范公证行为,制定本法。"二、关于公证性质公证的前提是基于国家授权,公证的实质是行使国家证明权。因此,《公证法》必须在条文中明确规定这一点。具体来说,可表述为:"公证是公证机构基于国家或法律授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