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敏 《学习月刊》2012,(10):108-10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过份关注学生心理的消极层面现象.削弱了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对立。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兼顾积极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心理问题的化解、着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增强大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融合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党员的积极心理品质是有效提升大学生党员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首先阐述了积极心理品质对大学生党员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大学生党员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现状及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学习、实践修养、文化熏陶等方面,探究了培育大学生党员积极心理品质的策略,以期为提升大学生党员的综合素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素质学分作为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载体,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视角探索如何对大学生实施分层心理干预,一方面通过“冬阳暖心”系列措施呵护重点学生,温暖受伤心灵,通过积极心理体验唤醒其心理能量,助人自助;另一方面通过“春雨润物”系列措施滋润全体学生心灵成长、积极互动。二者结合全面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实现由助人自助过渡到自助助人。  相似文献   

4.
积极心理品质不是归一点,也不是离散的变量,是由一系列积极特质组成的,是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是人的长处、优点和美德。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表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品质培养有一定的关联。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课程教学方式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并以自然实验法检验教学效果,旨在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熹  果楚惠 《山西青年》2022,(2):196-198
随着当前教育改革形势的不断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在不断推进,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心理全面和谐发展,进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发现,艺术教育对其影响意义是非常大的,通过一定的艺术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对于学生良好心理的养成是极为有利的.本文就艺术...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556名免费师范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免费师范生的责任心、勤学、乐观、求知欲的得分较高;女生责任心强于男生;文科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总体水平显著高于理科生,对待生活和学习的态度更乐观;大一学生学习最勤奋,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水平高于其他年级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心理品质水平高于其他学生。  相似文献   

7.
单小伟 《山西青年》2023,(9):181-183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对高校的和谐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面对学业、就业等竞争压力,当代大学生难免会出现不安、焦虑,甚至是恐慌等情绪,危及心理健康。对此,高校辅导员应当更加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建设工作,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心理品质。文章以一例真实发生的学生抑郁症自杀危机干预案例为例进行分析,以期为高校辅导员科学处理学生心理危机事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江芹 《山西青年》2023,(5):193-195
近年来,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度日渐提升。社会的发展变化使得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亟须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兴起于20世纪末期的积极心理学,重视对个体的潜力和内在积极力量的激发,把对人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作为重要使命,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重构和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导方向。因此,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反思能够顺应时代发展和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高倩倩 《山西青年》2023,(3):177-180
当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基于心理问题模式和价值中立原则开展教学,通过融入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和课程思政相关内容,从积极优势、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积极应对、积极成长五个方面构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借助混合式教学策略,将线上线下相融合,拓展教学时空,促进教育个性化深度变革,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提高主观幸福感和心理韧性,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0.
赵丽萍 《世纪桥》2011,(11):134-135
自信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信应是大学生通过接受大学文化教育的熏陶而能够形成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只有这样,大学生才会拥有来自自身不断成长的原动力。本文通过自己多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活动与实践,试说明大学生在不断成长中需要的一个基本立足点即自信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石。  相似文献   

11.
随着对青少年关注度的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学校领导和教师为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付出很多心血,但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班级管理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大优势,可以通过专业任课教师与辅导员班主任等思政教育主体,加强对学生的关注指导,使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品质。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概述高校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内涵意义,分析班级管理中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学生班级管理工作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困境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要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必须在积极心理学的框架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活动。通过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关注积极心理体验、选取积极教学题材等策略,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优化。  相似文献   

13.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中提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不断深入研究揭示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与行为的影响规律,掌握深厚国学背景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精准把握当代大学生追求个性、提升自我的时代特征,发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根基,使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熔铸效应,帮助大学生构建积极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4.
在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困境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要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必须在积极心理学的框架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活动。通过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关注积极心理体验、选取积极教学题材等策略,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优化。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为培养造就创新型大学生指明了方向.创新型大学生,是指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基本素质的大学生.具体而言,他们具备良好的创新心理品质(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人格等)、合理的创新知识结构和出色的创新能力等创新素养.其中,创新心理品质、特别是其中的创新精神意志和求异个性品质是创新型大学生的本质特征,创新知识结构是创新型大学生的内在基础,创新能力是创新型大学生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16.
鲁晓静 《山西青年》2023,(2):187-189
当前,我国需要新青年的奋进,新青年的使命与担当决定了我国的发展速度。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要想展现出“强国有我”的精神风貌就必须培养过硬的心理素质,积极的心理品质。本文从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意义出发,结合当代大学生培养的目标与原则,通过打造“54321”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新思路,搭建新渠道,切实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助力护航。  相似文献   

17.
赵夏芝 《山西青年》2024,(4):178-180
积极心理学是对心理学传统的缺陷和局限性的一种补充和改变,强调人的积极心态和资源,旨在帮助人们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工作。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能借助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的积极行为,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强化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针对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和分析,旨在构建完善的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模式,有效促进大学生教育工作的系统优化,支持人才培养效能的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18.
浅析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其从事的特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具有制约、调节、鉴别功能。文章在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功能及用人单位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塑造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其从事的特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具有制约、调节、鉴别功能。文章在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功能及用人单位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塑造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积极心理教育是指教育者从个体的心理需要出发,运用一定的心理教育手段与工具,引导或呼唤出学生自身拥有的潜能、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正向的因素,进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教育。在学生中实施积极心理教育有利于培养我国面向21世纪的具有较高心理水平的现代化建设者.全面提高国民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增强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人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