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化学中作为鉴定对象的物质种类繁多,既有来自人体和动植物的生物检材,也有矿物、食品、日用品、爆炸残留物等各种无机或有机物。物质的聚集状态各不相同,有固态(晶体或非晶体),也有液态或气态。  相似文献   

2.
特殊眼外伤视力认定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法医鉴定中,眼外伤较常见,且比较复杂其主要需要解决的是损伤眼的视力问题,本文就4例特殊情况下眼外伤的鉴定,对外伤后无晶体眼或角膜移植的视力的认定作初步探讨。1案例资料例1董某,男,19岁,于1987年被人用铅笔刀刺伤右眼,伤后查右眼角膜有7mm横行裂口,前房混浊,大量晶体质进入前房,晶体混浊,视力光感,行晶体吸出术,后行人工晶体植入。5年后查视力右眼0.9。例2陈某,男,18岁,于1994年元月被人用树枝击伤左眼,伤后检查:左眼视力无光感,眼压Tn,左眼睫状充血,角膜中央有一闭合伤口,角膜表面不…  相似文献   

3.
遗嘱撤回有明示撤回和法定撤回,法定撤回中有一种形式为物质撤回,是指遗嘱人故意破坏或涂销遗嘱,推定遗嘱人撤回遗嘱该遗嘱部分或全部内容。我国《继承法》未以法条的形式肯定物质撤回遗嘱的效力。物质撤回遗嘱必须是遗嘱人亲自为之,且有破损、涂销或在遗嘱上记明废弃的外在行为。实际情况也有第三人物质毁坏遗嘱,如果是在遗嘱人的指令下毁坏遗嘱,其为遗嘱人意思的延续,但是如果未在授权下第三人毁坏遗嘱的法律后果也应当进一步思考。遗嘱人在无意识情况毁坏遗嘱的法律后果也值得探析。  相似文献   

4.
甲基苯丙胺是新型毒品中最常见的一种。毒贩为谋取更多利益、降低交易风险,在甲基苯丙胺晶体中掺入与甲基苯丙胺晶体外观极为相似的物质。笔者所在实验室,近期对几例疑似冰毒案件进行检验,发现所送检材中均使用环己胺作为掺假剂,且掺假量极大,对这些检材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检验,掺入的大量环己胺对甲基苯丙胺的定性分析产生严重干扰。针对此问题,通过对方法的优化,实现了甲基苯丙胺、环己胺的定性分析,与常规方法比较可得到更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俞吾金先生认为传统的哲学教科书坚执于抽象的物质观,马克思物质观则强调物质不过是人的生存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基本的、历史的要素,它的根本宗旨是批判拜物教或物化(异化)观念。本文则认为,抽象的物质观不是传统的哲学教科书的观点,也不是一般唯物主义的观点;物质并非都是人的生存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基本的、历史的要素;马克思物质观的根本宗旨不是导向对拜物教的批判,而是诉诸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改造  相似文献   

6.
晶体缺失和人工晶体植入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常见。目前对如何评价无晶体眼视觉功能观点不一。本文试从无晶体眼的视功能尤其是立体视觉损害入手,谈谈对无晶体眼的视觉功能评价方法及法医学应用。1无晶体眼视觉功能评价问题的提出本文所指的无晶体眼,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晶体缺如和人工晶体植入后的眼球。有关无晶体眼视觉评价问题,国内法定标准中最早见于《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GB/T16180-1996),该标准附录A9规定:因工伤或职业病导致无晶体眼,除了导致视力障碍外,还分别影响到患者的视野及立体视觉功能,因此,对无晶体眼中心…  相似文献   

7.
《政府法制》2012,(2):11-11
长期以来,在环境领域没有明确提出产权概念,人们普遍认为对于环境这种无形之物可以无偿或廉价获取。在当今人类面临气候危机的情况下,环境产权已成为一个亟须探讨的命题。我们可以通过碳产权来认识环境产权的真谛。环境中排放的碳虽然作为一种气体也是一种物质存在,但这种物质在世界上原本并无产权属性,既没有产权界定,也没有产权交易,因为它既不是商品,也不是资产。  相似文献   

8.
孙建新 《中国司法》2009,(10):20-21
保障有力是发挥司法行政工作职能的基本条件。司法行政工作保障既有物质的因素,也有非物质的因素,还包括物质与非物质因素的良性互动。近年来,我们在司法部和安徽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围绕“十一五”期末安徽司法行政工作基本实现良性循环发展的目标,统筹物质和非物质两方面因素,从组织保障、技术保障、物质保障和制度保障等四个方面人手,努力提高司法行政工作综合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9.
罗曼罗兰曾说,幸福是一种灵魂的香味。很多时候幸福无需仰望,能有一双爱的眼睛悄悄关注着你,这便是幸福。然而,在这样一个更为繁盛的物质世界,不是只有物质才可以被消费,我们往往也被物质消费了幸福。  相似文献   

10.
一、犯罪心理是一种关系实在现代科学研究和探索已由牛顿力学的宏观物质世界深入到了微观物质世界,随着研究的深入,物质的实体性被实验所否定,事物与其说是具有实体质,毋宁说是一种关系质、系统质。代之而起的是现象实在论或关系整体论的兴起。笔者认为,人的心理活动的本质就是由各层级的关系所构成的关系实在或系统质,而犯罪心理作为人类的心理的特殊组成部分,也必然是以关系实在方式而存在着的客观实在。二、犯罪心理是一个建构过程犯罪心理与其说是一个结果,不如说是一个过程,一个不断生成、建构、变化和解构的过程。首先,作为…  相似文献   

11.
沈臻懿 《检察风云》2023,(22):36-37
<正>被牙结石“封印”的物质当我们在镜子前观察自己的牙齿时,有时会发现牙齿表面有一些黄白色的软垢或硬化物质。用手使劲抠下一小块后稍嗅一下,其味道更是令人“眉头紧锁”。这种令人感到恶心的物质就是牙结石,亦称牙石,系口腔内细菌与食物残渣、蛋白质等形成的牙菌斑(因没有及时清除而沉积、钙化)。  相似文献   

12.
《江淮法治》2008,(24):52-52
青少年生活在当今自由开放、物质生活丰富、信息传递快捷的社会中,在这个花花世界里,难免有一些与精神文明建设相违背的丑恶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正常成长,腐蚀着他们纯洁的心灵。  相似文献   

13.
姚斌  韩莉 《陕西检察》2002,(2):29-30
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由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或人民检察院提起的,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引起的物质损失的赔偿而进行的诉讼活动。设立附带民事诉讼的目的在于提高诉讼效率和效益,从而保障公民、国家、集体的财产不受侵犯。但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对附带民事诉讼规定原则,使得审判人员在司法实践中不易操作,有进一步探讨完善之必要  相似文献   

14.
N-异丙基苄胺的检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N-异丙基苄胺(N-Isopropylbenzylamine,N-IB)是一种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是常用的有机碱,也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是制药工业中常用的中间体或药物前体。常见形式还有N-异丙基苄胺盐酸盐,纯品为白色晶体。N-异丙基苄胺的分子式C10H15N,分子量149.23,结构式见图1。由于N-异丙基苄胺和甲基苯丙胺是同分异构体,有着相同的分子量,且也是仲胺,因此N-异丙基苄胺和甲基苯丙胺有相似的外观、熔点和物理性质。N-异丙基苄胺无刺激或兴奋作用,毒性未知。  相似文献   

15.
ABO血型系统属人类的重要遗传标记之一。ABO抗原不仅存在于红细胞膜,也广泛存在于人体的体液和分泌液中。在体液及分泌液中分泌ABH血型物质的人称作分泌型(Seers-tors,See)。A型人分泌A物质,B型人分泌B物质,O型人分泌H物质。所有分泌型人都有H物质的分泌;不分泌ABH血型物质的人称作非分泌型(nonsecretors,uSe)[1]。分泌ABH血型物质,首先是在检测人精液和唾液时被证实[2]。后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人类分泌型个体的消化道(唾液、胃粘膜、胆汁、胎粪)、泌尿生殖道(精液、阴道分泌物、卵巢囊肿液、尿)、呼吸道及乳汁…  相似文献   

16.
对中毒鉴定,应该收集新鲜组织和体液,冷藏保存,不宜使用防腐剂,以免化验时发生错误。因有的防腐剂本身即为毒物或其中含有毒物,如乙醇或甲醇中毒的检材,不能加酒精或福尔马林作防腐剂,且若干防腐剂如福尔马林还原性强,与许多物质易发生反应,使化验发生困难;防腐剂的存在还干扰有些毒物的提取,固定过程本身也能改变、掩盖及破坏许多物质,所以法医工作者一直认为福尔马林固定过的检材是最难分析的检材之一。在实际工作中,常遇到解剖时没有特殊中毒迹象,未留取新鲜检材,尔后怀疑中毒,这时福尔马林固定过的组织成为唯一可提供化…  相似文献   

17.
保险,是一种由保险公司向投保单位或个人收取保险费,以集中起来的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对被保险财产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给以经济补偿,或对被保险人的死亡或丧失工作能力给予物质保证的制度。保险的种类很多,一般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大类。财产保险中又分为火灾保险、运输保险、海上保险、牲畜保险、农作物保险、各种重要运输工具保险和家庭财产保险等。人身保险有团体或个人们人身保险、人寿保险以及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等。  相似文献   

18.
美容损害赔偿纠纷是指美容手术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给接受手术者造成的身体、精神上的伤害,从而引发的赔偿纠纷。这类案件给法院审判工作提出了新问题,同时也是法医学研究的新课题。本文拟对4例此类纠纷中的法医学鉴定案例作一分析。例1:纹眉后做去纹眉术,术后局部肿胀,有异常分泌物,疤痕增生,眉毛生长稀疏、包淡、公布不均。法医鉴定意见:目前已造成后生理形态上的改变,对其社会交往活动造成一定影响。例2:施行双重睑手术时,手术刀刺伤角膜、晶体,视力降为1米光感,后植入人工晶体,视力恢复至0.5。法医鉴定意见:其劳动能力轻…  相似文献   

19.
案例1 5月21日,某刑警大队接到一起投放危险物质至两人(夫妻)死亡和近百人中毒的重特大案件。经化验,使人中毒的物质为重金属“铊”。侦查中发现死者的邻居武某(女,28岁)有重大作案嫌疑,但她拒不承认,也没有其他证据。在依法搜查武某的住宅时发现其家中有一台已经连网的微机,  相似文献   

20.
幸福的主体是公民个人,要靠自己感受。构成幸福的内容有三个方面:物质、精神、情感。情感也属精神,但又有区别.特别是对个体的人来说更显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