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程保栋 《传承》2012,(6):40-41,7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是随着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而产生的。但目前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应当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以不断完善我国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  相似文献   

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的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是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的前提,是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关键,是科学配置农村人力资源、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是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的手段,是实现农业跨越发展、农村繁荣稳定、农民有效增收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3.
牙韩高 《当代广西》2012,(19):47-48
土地是民生之本,富民之根。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农村地权制度的重大改革,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举措。实践证明,农村土地流转是打破制约"三农"发展瓶颈、促农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是农业生产向现代化、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正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家庭承包的土地通过合法的形式,保留承包权,将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行为,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农村土地流转是一项惠民工程,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农村土地小而分散的资源配置,盘活大量闲置土地资源,增加农民的收入,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更有助于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重庆市合川区农村土地流  相似文献   

5.
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破解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滕州市在坚持家庭承包基本政策不变和保障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积极创新土地流转模式,探索建立土地流转有形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市场手段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合理有序流转,有效地提高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水平,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6.
陈凤霞 《新东方》2011,(3):69-72
在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搞活土地使用权,建立多种形式的流转机制,是我国农业土地使用制度政策创新的主要内容。当前,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推进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加快,进一步促进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本文从回顾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理论和实践摸索入手,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以及当前土地流转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促进和规范土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辽政发[2014]10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发[2014]1号)精神,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集约化经营,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8.
《协商论坛》2011,(9):21-22
为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更好开展,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宜阳县政协近期组织部分委员,对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调研。通过深入部分乡(镇)村走访基层干部和农民,  相似文献   

9.
<正>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比,传统分散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破解"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聚焦农业现代化并对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做出了明确部署,《政府工作报告》也对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和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据调查了解,目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已呈现出流转速度加  相似文献   

10.
《公安研究》2010,(2):95-95
顾钰民在《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撰文认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深化改革。一方面通过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界定,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真正落实农民对土地财产的权利;另一方面,通过土地经营权集中,进一步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体现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要求和发展趋势,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涉及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China gears up to strengthen the lagging rural economy In search of driving forces to keep its economic juggernaut humming, China is pinning great hopes on its vast and relatively under developed countryside as a  相似文献   

12.
当下,党和政府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关系到改革成败、关系到国家前途的基本国策。然而,我们到底是否明确新农村建设应当追求怎样的发展目标?我们正在践行怎样的发展模式?我们是否已经意识并能避免其中的发展隐患?我们又需要怎样的发展理念?为了厘清这些问题,日前,我刊特邀部分专家学者赴仍然保留着浓郁“原生态”自然环境的江西婺源,就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历史文脉保护、文化建设、组织建设,以及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关系等展开讨论,以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学理的支持。我们将分两期刊登专家学者的建言,以飨读者。——主持人:李梅  相似文献   

13.
Concepts associated with theories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distributive injustice are used to examine beliefs about overprivilege and underprivilege in the Chinese countryside. The data consist of interviews conducted with a probability sample of villagers residing in four counties. Open-ended questions were used to ascertain the magnitude and nature of felt injustices. Local officials are widely seen as unfairly advantaged and common people as widely disadvantaged, results that depart from those observed in western studies. The presence of personal problems and contextual features influence beliefs about local injustice. Even after controlling for other powerful predictors, perceptions of injustice continue to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local political activity. These results are interpreted in terms of the spheres and standards of justic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tributive and procedural justice.  相似文献   

14.
黄筱娜 《桂海论丛》2007,23(6):77-80
党和国家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项指标,其中,“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和外在形象。乡风是否文明直接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乡风文明”包含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活动内容之中。因此,要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LIUMINYING Village, 30 kilometers south of downtown Beijing in Daxing District, is a modest settlement, populated by modest, hardworking people. But their commitment to achieving energy diversity has marked them out as true conservation pioneers. The solar-powered street lamps of the village are the most visible manifestation of a concerted drive by the villagers and municipal authorities to promote alternative energy.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教育改革是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它将关系到我国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一、问题的提出中国是农业大国,2/3的人口在农村,农村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需要理性地分析其具体推进的向度,基础向度、核心向度、外力向度和灵魂向度是新农村建设的四个着力点,需要加强研究与落实,以利于更好地改变广大农村地区相对落后的面貌,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向城市政府职能转变与创新提出了新要求。在乡镇企业吸收农业劳动力作用日渐式微的背景下,城市已成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为此,城市政府需要制定非歧视性的就业政策以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按照比例原则制定城市管理政策以降低农民工的城市生活成本,构建社会政策体系以推进农民工公民权的获得,以及帮助农民工获得现代性。总之,城市政府要通过综合配套改革推动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城市政府的职能转变与创新,迫切需要各层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在制度、政策上给予支持与配合,以实现不同区域、不同层级政府间职能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农民历来重视住房的建设,生活改善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盖新房。各级政府也很重视新村的建设,各地都树立了一批新村建设的典型。自从党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各地对新村建设更为重视,一股新村建设的大潮即将兴起。为此,必须加强对新村建设的正确引导。一、防  相似文献   

20.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农村建设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条件出发,探索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