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杜文忠 《法学》2012,(1):64-70
"赔命价"是一种古老的民族习惯,在许多民族地区都曾存在并发挥过调解作用,尤其是在我国藏区,自其产生后便存在于藏族历代的"旧法"中,以至今日"赔命价"在我国藏区作为一种传统的法律观念仍在民间传承,以潜在或公开的方式影响着国家的司法活动以及人们的法律生活,并在一定范围内成为"法律孤岛"现象。笔者在此从法人类学角度对"赔命价"进行诠释,并在专门对四川藏区"赔命价"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其在民族地区司法中的相关法律规制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其有一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清代《论语》诠释在经学发展与社会变迁、学术嬗变与文化推演的互动建构中,跌宕起伏、气象纷呈。清初之《论语》诠释在诘难宋学空疏、批判王学狂禅、申讨佛老杂糅三个层面展开。至晚清,则转型为变法改制的呼唤、腐朽制度的抨击、西方制度的移植三个方面。清中期之《论语》诠释看似与前后疏离,实有内在关联。其在初期文化反思的浪潮中"节节复古",促成了考据学的繁盛,又为后期的制度反思提供了学理依据。清代《论语》诠释的断续裂变过程,充分说明学术发展既有自身的独特规律,又与社会发展、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其对当下文化发展及制度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80年代起,学术界对多元文化的研究越来越热.文化(包括法律文化在内)可以被比作流动的液体,没有自己固定的形态,总是通过容器的形状来表现自己,不同的民族,乃至不同的个人都是文化的载体.一方面我们承认文化本质上有着相通之处,公正、正义往往是各个民族法律文化追求的终极理想;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无视"容器"、载体之间的差异,每个民族都会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诠释哪怕是共同的理想.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西方的殖民扩张,西方文化模式席卷全球,"文化一元论"、"西方中心主义"成为主流观念,这当然是对文化个性的一种扭曲和抹杀.  相似文献   

4.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秉烛夜读《我心永向党:家书里的百年信仰》,不由得想起杜甫的《春望》这首诗,在烽火连天、山河破碎的战乱年月,一封报平安的传情家书,远远胜过"万金"的价值.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家书"真挚展现并诠释着中国人心底最深沉的家国情怀,是中国家书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民族凝聚力的...  相似文献   

5.
罗超 《刑警与科技》2014,(16):130-132
新技术、新业务的兴起,由此而产生具有独特竞争力企业的出现,来逐渐推进产业进程,这说明产业进入了成熟期。对于视频监控产业来说,经历了模拟的形成期、网络的成长期进入到高清的成熟期。产业质的飞跃,究其外部原因,有家企业对其做出极大贡献,加快了产业进程,它就是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有人说,它是中国民族安防企业的一面旗帜,是民族品牌的骄傲!  相似文献   

6.
杜斌  sun-pic 《法治与社会》2003,(7):74-76,F003
一个时期以来,没有任何一件事情能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威胁离我们如此之近.对于"非典",相信凡是经历过的人都会留下终身难以忘却的记忆.那是对疾病的恐慌,是对民族精神的诠释,但最为重要的,还是对生命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论法律科学中的解释与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语义学和语用学知识分析了法律科学中的解释和诠释概念。文章认为:法律只能被解释而不能被诠释;在法律科学中,解释是法律方法,诠释是法学方法;解释是语义域概念,诠释是语用域概念;解释是客观性范畴,诠释是主观性范畴。  相似文献   

8.
谢晖 《法学论坛》2001,16(6):88-101
在西方,法律诠释学与法律诠释活动一样古老,尤其是近现代,西方法学家的法律诠释观更是丰富多彩。……其中,哈贝马斯提出了对话性诠释理论,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大众对法律的阅读和理解;波斯纳则不但解构了法律诠释的客观性,而且站在实用主义的立场上解构了法律诠释本身(的有用性);费希却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分野,认为法律诠释的客观确定性在于“诠释共同体”成员们的公共制约和习惯;拉伦茨则提出了可接受的诠释。  相似文献   

9.
于柏华 《北方法学》2014,(3):94-100
德沃金的权利理论是一种个人主义权利观,"诠释"与"人性尊严"是其中的两个关键词。"诠释"确定了权利的表现形式,权利表现为一种个体性的诠释实践;"人性尊严"则赋予权利以价值,权利的价值在于它承认与尊重每一个人的内在价值与责任。《认真对待权利》、《法律帝国》与《刺猬正义》这三部著作代表了德沃金权利理论的三个发展阶段,权利的个人主义观念在此过程中得以形成与完善。该权利观虽然极为精致且具有说服力,但并非理解权利的唯一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0.
西方法学家的法律诠释观(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晖 《法学论坛》2001,16(5):79-90
在西方,法律诠释学与法律诠释活动一样古老,尤其是近现代,西方法学家的法律诠释观更是丰富多彩.其中,萨维尼的法律诠释学说主要体现在他对法律诠释要素的揭示和论述上;哈特的理论创新和贡献则在于他把法律界定为是由主要规则和次要规则所构成的逻辑体系;德沃金却把法律称之为“诠释性概念”,这一命题表明,法律乃是通过人们、特别是法官的诠释而实现其生命的……  相似文献   

11.
泰国宪政制度非经济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建生  周青 《河北法学》2008,26(4):165-168
泰国宪政制度在国王、宗教、民族、军队、政党等非经济因素的交互制约下显现出不同于西方的宪政运行模式和宪政道路。对泰国宪政制度非经济制约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对泰国宪政制度的现状进行合理诠释。  相似文献   

12.
关于国际战略格局的研究,其逻辑起点应是国际战略格局的判断标准。国际战略格局是国际关系的一种诠释,应包括两方面的分析:1、"极"是谁;2、"极"之间或"极"与"非极"的力量结构。本文对国际战略格局上述两方面的问题做了梳理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积淀和各种可歌可泣的精神,这种"精神"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这种最可贵的"精神"在一次次民族危难之际挽狂澜于既,扶大厦于将倾;是精神举起了炎黄子孙坚实的臂膀,在一次次民族兴衰的紧要关头,挥戈扬帆、劈波斩浪取得了一个个伟大的胜利.  相似文献   

14.
云南壮族习惯在壮族社会系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功能。主要包括保护生态和生活环境功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功能;稳定社会、凝聚群体的功能;传递民族文化,宏扬民族精神的功能;对国家制定法漏洞的填补功能。故必须对习惯法给予有效保护,具体措施有建立"法律多元论",提升云南壮族习惯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以立法形式强化云南壮族习惯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革除陋习,培养和创新以传递民族文化,宏扬民族精神为内容的习惯法。  相似文献   

15.
舒国滢 《政法论坛》2022,(1):147-160
法学的实践性实际上是与法学的科学性联系在一起的.在历史上,有学者(比如冯·基尔希曼)认为,法学作为"科学"从理论上说是无价值的,它并非"科学".应当看到,法学是一门以"问题-决定"为中心、以某个特定的在历史上形成的实在法秩序为基础、采取诠释-评价的论证方式来探求法律问题之答案(解决法律问题)的(实践)规范性诠释科学,它...  相似文献   

16.
说不尽的"现代性"——评《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继森 《河北法学》2006,24(12):183-187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一文体现出邓正来对中国法学(1978年至2004年)进行反思和批判的理论自觉与智性努力.苏力实际上和邓正来一样对邓正来所界定的"现代化范式"进行了质疑.在福柯所诠释的"现代"意义上,邓正来是一个现代主义者;在哈贝马斯理解的"现代性"意义上,邓正来依然是一个现代主义者."现代性"本是一个丰富的概念,关键之处在于如何定义"现代性".  相似文献   

17.
"民工荒"现象已经成为危及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关键问题,特别需要在法学视野下对"民工荒"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以利益为理论基点,在对"民工荒"现象有所诠释的基础上剖析了"民工荒"现象出现的成因,并构建解决"民工荒"问题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2001年国家正式颁布三级课程标准,"校本课程"被正式纳入国家课程体系。本文指出民族地区"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提高民族地区学校的教育质量,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有重要意义,但校本课程在民族地区的发展尚处于摸索阶段,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阐述了"校本课程"在民族地区发展的意义,初步分析了民族地区"校本课程"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9.
颜钧是泰州学派的重要传人,他在传扬泰州学派思想的过程中试图从理论上建立一条人人皆可进入儒学殿堂的通道,认为人人可以通过"性情神莫"登堂入室;同时他对儒学理论本身进行了至简至易的独出心裁的诠释,构建出一套新的简易儒学,以期唤起"自我"的觉醒,对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思想产生了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政法学刊》2021,(3):42-46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在全国各地实施后取得了很大成效,也存在一定不足。在理念层面,各省市"条例"中规定的"民族"多指中华民族,忽视了民族认同的深远意义,致使相应"条例"的接受度不高。民族认同是中华民族认同的关键一环,正确认识各民族间的差异是推进中华民族认同的基石。在制度层面,相关立法还处于空白状态,应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推进两大认同。对民族认同,通过地方立法予以明文确认,实现从"无"到"有";对中华民族认同,具象现行制度,实现从"宽"到"细"。通过对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的差异与联系的深入探究,寻找现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构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供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