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固相微萃取提取汽油、煤油、柴油助燃剂的燃烧残留物,以气相色谱方法,分别检测了各种助燃剂在布料上和在沙土中的燃烧残留物。探索了助燃剂燃烧残留物的检测条件,通过模拟燃烧实验,比较其特征峰的保留时间与色谱峰的峰形,在没有标样的情况下,能成功的鉴别出不同助燃剂燃烧残留物的种类。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通过对投毒嫌疑人指甲中的残留物进行提取并检验,成功认定了犯罪嫌疑人,为案件侦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纵火案件现场非常复杂,火场大部分助燃剂易挥发并易受污染,给火场可燃物中助燃剂和其它相关物质的检验与认定带来困难。金属材料在火场中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与火灾损伤评估密切相关,有望为纵火案调查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选择典型汽油、煤油、丙酮及乙醇作为引火物,利用燃烧环境气氛模拟系统,研究液体燃料在不同环境压力条件下的燃烧特性,以及金属、合金在该复杂燃烧气氛环境中的高温氧化行为,将有助于发展和完善金属材料在火场中燃烧产物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4.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汽油及其燃烧残留物,对其高效液相色谱条件进行选择,考察了载体上和不同燃烧程度的汽油组分的变化规律,为火场汽油残留物的检验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根据司法弹道学原理,射击过程中,在旧的物或障碍物以及射击者手上可留下射击残留物。这些残留物对枪击案件的侦查意义非浅:可以分析枪击案件的性质,推测枪支的种类,射击的距离、角度、时间。依据残留物的附着物质的不同可采用复印法,蜡液提取法,石蜡提取法,棉签擦拭法,胶纸提取法和溶液浸泡法等。分析检验残留物时可采用格雷斯试验,中子活化分析,原子吸收光谱法,扫描电镜检测法等进行分析检验。  相似文献   

6.
在强奸案件中 ,提取和检验法庭证据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受害者的申诉 ,或者是被告人所作陈述的事实真相。在犯罪现场研究受害者和疑犯的案情时 ,必须要请法庭科学家到场。要提取的证据包括精液、血液、唾液、汗液、泪液、阴道残留物、尿、粪便以及提取证据所用的棉签等 ,这些都适合于法庭调查的证据 ,但是这些检材会交叉转移、被污染和挥发。应始终牢记 ,即使受害者的阴部所受伤害较轻 ,创伤程度不明显 ,这也不能排除强奸的可能 ;而由于其他原因也能导致处女膜的破裂 ,这也是女性青春期的一种特殊情况。在儿童性虐待案件中 ,有的犯罪分子 (心理…  相似文献   

7.
指印残留物是指纹上汗孔分泌的汗液接触客体产生的多种物质,主要为指尖分泌的化学成分,这些化学成分中的某些特征成分能够反映指印供体的相关信息。指印残留物的分析有多种方法,主要包括质谱及其联用方法,光谱方法和免疫荧光技术。指印残留物的研究与检验可以提供侦查方向,可以对案件的侦破和法庭诉讼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一些案件现场在PVC管上留有犯罪嫌疑人的手印痕迹,如能得到较好提取,则对案件的侦破将会提供有力的线索和证据作用.通常PVC管上的汗液和加层或减层的油、血指纹或油灰混合物上的指纹拍摄方法不尽相同,对其分析研究,可为今后提取PVC管上的手印痕迹提供可行性帮助.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两起典型案例,分别从打字机、复印机及文件的纸张,鉴定、印文、装订方法、负责制方式等方面对换页法伪造文件检验者了综合论述,本方法对认定违法犯罪事实提供了有力证据,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一系列时间相继发生的结果。借用美国海因里希的事故因果连锁分析模型和社会物理学的社会燃烧理论进行探讨分析,结论是:任何事件的产生都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燃烧材料,二是助燃剂,三是点火温度。三个基本条件缺一不可。在因果连锁模型中把社会环境不稳定状态视为“燃烧物质”,而信息熵视为“助燃剂”,群体性突发事件视为“点火温度”。明确每一个方面的机理机制,提出治理措施,才能把问题解决好。  相似文献   

11.
实物证据是刑事技术员最常见到的、也是最容易提取到的证据。因此,加强对实物物证的发现和提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加强对实物物证的保存和监管也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因为只有保存完整、不变质、不变形的物证,才能在法庭上发挥更有力的证明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及时收集犯罪嫌疑人的捺印指纹并上报入库,可以为指纹查询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一定要把采集十指纹、提取现场纹作为基础工作抓牢抓实。同时技术人员要仔细勘验现场,为破获案件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叙述了故意毁坏财物案件的特点及对该类案件证据的收集方法,通过对发现证据和提取证据方法的理论阐述,为证据收集人员的证据收集实践工作提供了方便可靠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国内外法庭工作者对火炸药及其残留物进行检验分析的几种常见方法。为确定火炸药引发事件的性质及为刑事侦破工作提供线索和证据。  相似文献   

15.
浅析电子证据及其提取固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证据就是经由电子计算机软硬件、计算机网络连接软硬件,通过存储、复制、传播等手段而产生的各种以数字格式存在的,并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材料.电子证据具有证明的准确性、存在的脆弱性、反映的依赖性等特点.电子证据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数据冻结法、数据转移法和数据跟踪法等.在固定电子证据时应考虑电子证据文件的大小并选择合适的载体;在固定时应由两人进行并制作固定过程记录;侦查人员在使用电子证据时应严格遵守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6.
2012年《刑事诉讼法》在证据种类中增加了“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确立了辨认、侦查实验、搜查、查封、扣押、提取等侦查笔录的法定证据地位。这是证据制度变革中的重大进步与发展,它一方面完善和丰富了法定证据种类,为司法机关证明案件事实提供了更多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对侦查机关依法实施侦查行为和规范制作侦查笔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在对侦查笔录的特征及证明功能分析基础之上,反思侦查笔录的现状,结合与侦查笔录类证据有关的程序性机制的研究,对如何规范侦查笔录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贿赂犯罪中的作证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贿赂犯罪由于没有直接的被害者,很难从当事者那里获得有关犯罪的证言和其它证据。对此,美国等一些国家司法机关在对贿赂犯罪追究刑事责任时频繁地使用强制作证与刑事免责制度。而我国目前主要是通过不起诉、自首、立功等一系列制度,来解决对受贿犯罪进行成功指控中的证据问题。但由于获取证据的手段不够有力,使证据的真实性和稳定性难以保证,因此有必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一些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8.
火灾现场的勘查应建立在仔细调查的基础之上,主要应注意访问火灾相关人员,寻找火场最低位置,利用照相技术固定火场的现场痕迹物证,注重火灾现场气态、液态、固态物证的提取,并利用多种分析方法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9.
在侦办走私贩运毒品案件过程中,刑事技术部门经常遇到对缴获毒品的外包装物、伪装物进行技术处理,显现和提取指印,为认定犯罪嫌疑人及证实犯罪事实提供证据。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毒品外包装物上潜在指纹显现提取的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严重离散社会凝聚力,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破解群体性事件的治理难题迫在眉睫。基于社会燃烧理论视角,以N市出租车罢运事件为研究对象,剖析群体性事件的演进过程与内在根源,分析事件结构性因素的作用机理,从消除"燃烧物质",掌控"助燃剂",降低"点燃温度"三方面着手,探讨应对群体性事件的思路,提出构建"份子钱"定价机制、诉求表达机制、预防工作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