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言”中商人形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义梅 《青年论坛》2003,(4):120-122
“三言”是明代市民文学的代表。对于我们认识晚明社会政治经济以及人民的思想状况有重要价值。作为新兴的社会力量 ,商贾形象在作品中占很大比重。本文主要对作品中的商贾形象的思想意识 ,经商治生的社会历史环境和作家的思想状况的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长期以来,人们谈论文学创作,往往只涉及作家和作品,开展文学评论,也往往限于作家的创作思想及创作道路,作品的成败优劣,长短得失,等等。而在文学创作及文学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角色”——读者,却往往被忽略了。人们甚至不觉察忽略读者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有什么不对。然而,当文学研究渐渐走向深入时,我们便会发觉:这是一个不应该有的“忽略”。文学创作的目的,不就是为读者服务、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吗?离开了文学作品的接受者、欣赏者,还谈得上有什么文学活动和文学发展的历史?没有读者——包括那些鉴赏力和评论能力极高的读者,即文学评论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以“大话”、“戏说”类影视剧和娱乐选秀类节目为代表的“另类文化”蔓延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在这场追逐风暴中,以青年人为主体的军营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正视“另类文化”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引导青年军人科学认识和对待“另类文化”.因势利导利用“另类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的现实课胚。  相似文献   

4.
文学创作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在省委的高度重视下,浙江的文学事业得到了进一步的繁荣和发展,一批青年“文学浙军”的作品引起社会各界读者,尤其是文学创作界和评论界的关注。我省青年作家紧扣火热现实,创作势头强劲,不少青年作家已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成为我省文学创作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恐怖灵异类作品在大学校园日趋盛行,“恐怖灵异文化”已成为“80后”青少年追逐的“另类时尚”,其对“80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在调查恐怖灵异类作品对“80后”青少年影响的基础上,对该现象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初步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研究湖南文学史的任务,是清理并描述湖南文学演变的过程,评价其作家作品,探讨其发展规律,预示其未来走向。然而,本书的“湖南文学”内容是什么呢?所谓湖南文学,即指始于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的楚国,而讫于本世纪80年代末的湘籍作家、作品所建构的湖南文学...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伊始,我区的文化事业经过若干年的探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文学、电影、音乐、戏剧、演出、会展等项目在全国有了较大的影响和较高的地位,两位作家获中国文学最高奖——鲁迅文学奖,大批作品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金钟奖”、“梅花奖”等国家级奖励;南宁国际  相似文献   

8.
李倩 《半月谈》2004,(3):55-57
书市上人头攒动,书店、机场、车站的书屋里文学新书耀眼:报刊上,各类书讯频频闪现。新老作者一起努力,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作品应有尽有。看上去,我国的文学创作真是一片繁荣的景象。但许多读者仍然反映好作品不多。《中国作家》杂志社副主编何建明认为,在社会走向市场经济的今天,虽然我们的文学创作走到了一个非常自由的时代,确实是“百花齐放”。但由于缺少具有责任感、使命感的主流作家和具有批判性、深刻性的作品,繁荣的背后紧缺的是大师级的作家和作品,缺少的是有深度、有启示意义又受广大读者欢迎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反越战”、“少数族权益”等一系列思想潮流的背景下,以“大熔炉”著称的美国接受了来自不同国度的移民,逐渐融合他们带来的文化,形成了以美国主流文化为主的多元文化,其中华裔文学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本文回顾了华裔文学的历史和发展,介绍了几位主要华裔作家及其作品在美国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社会文化理应是丰富的、多姿多彩的,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草根”们的演出充满着浓郁的生活和乡土气息,因为他们有着深厚的生活根基。中国文化需要接地气,深入广大百姓,走进底层社会。或许“草根”文化的呼声和文化诉求在有的人看来只是社会大合唱中的低声部.是社会调色板中的浅色块,但它却是社会压力锅中的减压阀。  相似文献   

11.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吸收环境伦理学的核心观点,把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都纳入伦理关怀的视野中,同时摒弃它所隐含的人类在自然界面前可以无所作为的思想,构建可持续发展伦理学,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Medical Ethics     
Long-Established Medical Ethics Chinese ancestors placed paramount emphasis on moral integrity in medicine. Perhaps the earliest example is that of Shennong, founde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o lived around 5,000 years ago. In the process of selecting medicinal herbs he collected and tasted large quantities of plants. At most he tasted 70 species of herbs in one day, and nally died after tasting a poisonous plant. His spirit of self-sacri ce became the foundation of the ne TCM tradition,  相似文献   

13.
袁玲红 《理论月刊》2007,1(4):46-48
正义伦理是现代人推崇的价值理念。然而在女性主义者看来,它存在三大真空地带:忽视人类相互依赖的普遍经验;忽视传统女性的弱势群体地位;忽视了家庭生活领域的价值。关怀伦理学分别从人己关系方面注重推理与情境分析相结合对单纯进行抽象的道德推理的超越、人与人关系方面“关系自我”对“抽象自我”的超越、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系统有机论对本质主义机械论超越了正义伦理,给人们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4.
童玲  姜炜 《理论月刊》2006,(7):42-44
伦理学是有关道德的哲学,其核心问题是“善”与“不善”。传播伦理是伦理学在传播领域的实践,是贯穿在整个传播进程中的道德观念。传播伦理中的道德不仅是调整各种关系的社会规范,更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进程中,在传统文化笼罩下形成的一种集体的价值观与心理积淀,是传播过程中的无意识。本文主要分析了韦伯的新教伦理思想,并从传播文化价值观以及新闻叙述的视角分别阐述了传播伦理的历史追踪和现实折射。  相似文献   

15.
论网络社会的代际数字鸿沟及其伦理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小平 《湖湘论坛》2004,17(2):44-46
数字鸿沟不仅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和每一个国家所面临的问题 ,而且是一个横亘在代与代之间的问题。代际数字鸿沟特别是其伦理表现迄今尚未引起应有关注。事实上 ,由数字鸿沟所引发的代际伦理问题已日渐凸现。网络不应成为代沟的新障碍 ,而应成为沟通代际关系的渠道和桥梁。  相似文献   

16.
全球伦理是由1993年第二届世界宗教会议签署《走向全球伦理宣言》而引起世界关注的。然而我国除旅居海外的个别人士外,各宗教团体并未参与《走向全球伦理宣言》的制定,因而对这一问题知之者甚少。在新世纪来临之际,本文对这一问题作些简要的介绍,并探讨其与佛教伦理的关系。 最早关注全球伦理的是 宗教界人士 最早关注“全球伦理”的是德国汉斯·昆,是一位基督教神学家。在1989年,他提出各宗教之间应宣告一种“新的伦理上的共识”,并在1990年他撰写的《全球伦理》一书中综合阐述了他关于全球伦理的观点,受到世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消费主义与消费伦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消费社会的出现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延伸。在消费社会中,起主导作用的意识形态是消费主义。消费主义通过制造出一种消费的平等和身份的差异来维持自身。在消费主义的神话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应从制度和文化两个层面来克服消费主义,并努力建立一种健康积极的消费伦理。  相似文献   

18.
伦理学的对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传统规范伦理学的义务论与目的论的分歧,到现代元伦理学的认识主义与非认识主义、直觉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争执,无不与对伦理学对象的不同理解直接相关。伦理学必须不断地依据历史的进程和社会生活的实际状况来探寻道德的意志自由的实质,以及意志自由的道德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9.
试论网络伦理道德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柳忠友 《理论月刊》2005,(2):115-117
互联网究竟向何处发展,是造福于人类还是祸害人类,这不是互联网本身所能决定的。互联网只有在正确伦理道德原则的引导下,才能健康发展并发挥其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与时俱进,适时建构起一种新的网络伦理道德,以启发和唤醒网络伦理主体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良心,进而形成道德自律,自觉地抵制有违伦理精神、有害社会道德风尚的网络言行,以保障网络世界健康有序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0.
林芳 《桂海论丛》2005,21(6):81-83
在当代社会,大众传媒以其强大的文化攻势,越来越深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大众传媒环境已成为大学生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些大众传媒出现的媚俗化倾向给当代青年带来了负面影响,除了净化媒介环境之外,当务之急是把媒介教育纳入整个大学教育之中,提高大学生对媒介的认识,提高大学生对媒体信息的判断力,从而能够自觉抑制不良信息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