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杨昕 《青年探索》2009,(3):83-87
在当代,流行文化已经成为影响“80后”青少年道德发展的重要因素。从现实的表现来看,流行文化对“80后”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影响既起到能动的建构作用,又构成了消极的解构作用。在这种双重影响下,“80后”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呈现出多重趋向,展现出与时代互动的发展特色。  相似文献   

2.
“80后”一度成为、社会舆论评价的焦点。解读“80后”现象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青少年的社会评价问题,可以让人们能够消除代际间的偏见,增进代际问的沟通与理解,从而建构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社会舆论环境。“80后”现象表明:人们对新生代的关注,是深层的社会忧患意识的表现;青少年的社会评价是代际评价的同义语,往往会伴随着偏见;不客观的社会评价往往不会引起新生代的认同;了解、理解新生代,是青少年社会评价客观性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恐怖文化”侵袭校园,恐怖书籍、游戏和玩具等越来越多地进入青少年的课余生活,已经成为时下不可忽视的一种社会现象。正如网络游戏稍不克制,往往会让一些年少学子陷于其中无法自拔,“恐怖文化”的日益蔓延,显然已对校园学生的不少方面产生了不利影响。最近,四川巴中市通江县一小学,一群学生下晚自习经过漆黑的楼道时,被一声“鬼来了”吓倒,纷纷向楼下奔跑,造成7名同学被踩死,5人重伤、13人轻伤的惨痛教训,无疑充分揭示了对“恐怖文化”不加抵御和控制的可怕后果。校园“反恐”重在市场“肃恐”。在不少地方,恐怖产品的系列化、成套化,早已…  相似文献   

4.
刘葳蕤 《人民论坛》2013,(7):170-171
“80后”文学作品主要是对青春的书写,他们对青春的理解与阐释,在广大青少年读者中形成了强烈的共鸣。文章认为,“80后”文学以青春写作为核心,表达了对个体的重视,描写了新一代青年人的爱情理想,抒发了一种青春叛逆中特有的忧伤情怀。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是社会中最活跃的群体,当以青少年群体为研究对象的青少年研究进入新的时代与社会环境中,以往的研究视野也应有所拓宽与创新。上个世纪70年代前:青年群体庞大,研究者极少;70年代后:青年虽然吸引了学界目光,但并没引起关注。而对“80后”的研究则是:从果断定论其为“垮掉的一代”到尴尬反思其为“鸟巢一代”,这促使青少年研究出现了目前从高调走向低调,谨慎对待“90后”研究的状况。实际上我们也需要从主观走向客观,理性对待“90后”研究,具体而言做到:理性——全面关注;客观——平等对待;公正——研究对象的扩展。  相似文献   

6.
文化     
目前书市上售卖的网络恐怖小说呈日渐泛滥之势。客观上助长了网络恐怖小说的盛行。网络写手也是一批又一批层出不穷。少数没有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书商唯利是图,只要能赚到钱,不惜通过高价诱惑、收购低龄网络恐怖小说作者的版权,毫无顾忌地一版又一版地推出各式各样的恐怖文化产品。值得一提的是,许多网络恐怖小说作者的年龄都在25岁左右。“恐怖文化”的流行是由诸多都市压力汇聚到一起后产生的现象。紧张刺激,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青年人舒缓压力的需求。一些人感到空虚、无趣,一些商家迎合他们的心理需求,无形中也促成了“恐怖文化”的流行。专家呼吁,社会各界都应该给青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对网络恐怖小说热起直接“引导”作用的无良书商该歇歇手了。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恐怖文化"流行的社会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恐怖文化"已成为当前青少年的一种"另类时尚".青少年在"享受恐怖"的同时,也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及时通过社会学的视角解读"恐怖文化",寻求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90后”青少年群体的犯罪问题正逐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他们在犯罪形式与手段上由于受到网络世界的影响,所产生的社会危害性更大。文章从一起“90后”青少年团伙犯罪个案入手,试图从心理学角度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机制进行分析与讨论,以期为社会预防矫正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80后”青年离婚率趋高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后”青年离婚率趋高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高离婚率不仅会使“80后”群体对婚姻产生恐惧,同时“80后”离婚率趋高也严重地影响着家庭婚姻结构的稳定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从社会学的角度对“80后”青年离婚率趋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80后”婚姻观的变化、人口性别比失衡下婚姻挤压状况严重、自我意识增强和家业分离、婚姻替代资源增多、父母对婚姻的干预以及离婚成本降低和程序简易化等多个因素影响着“80后”青年的婚姻生活和婚姻质量,是“80后”群体出现“闪婚”、“闪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 家庭结构的残缺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 家庭教育失当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 不良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 遏制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对策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带有普遍性的、严重性的社会问题,被称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它已引起各国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我国的犯罪人群中,25 岁以下的罪犯已占犯罪总人数的80%,“救救孩子”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呼声。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青少年犯罪增长如此之快?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犯罪到底有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分别来到辽宁省未成年人犯罪管教所、辽宁省…  相似文献   

11.
司法     
《人民政坛》2014,(9):5-5
最高检:六类减刑、假释案件一律调查核实 据正义网8月26日讯,最高人民检察院2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人民检察院办理减刑、假释案件规定》。规定中明确指出,将对“拟提请减刑、假释罪犯系职务犯罪罪犯,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犯罪罪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罪犯.严重暴力恐怖犯罪罪犯,或者其他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社会关注度高的罪犯”等六类减刑、假释案件一律进行调查核实。  相似文献   

12.
陈军 《时事报告》2005,(3):60-60
不久前,“东突流亡政府”在美国华盛顿宣布成立。尽管美国政府在9.11事件后一直在大喊反恐,并且将“东突”组织列为恐怖组炽,但却叉默许他们在美国成立“流亡政府”,凸现了美国在反恐这个重大问题上的双重标准。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一直是人们关心的一个问题。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在学习和心理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烦恼、孤独和困惑等不安心理更是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过去人们一直是把不安归结为一种因“恐怖”而引起的消极的情绪体验 ,注意到的只是它的“消极作用”和“负面影响”。近年来 ,人们开始关注心理不安的“积极作用”和“正面影响”。富兰克 (Frankl·V·E 195 2 )认为 :正因为在人的一生中伴随着各种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的不安的现象 ,人才能够在克服这些不安中实现自身的价值。福井康之 (1980 )从青年期临床心理的观…  相似文献   

14.
加拿大联邦政府为了容纳社会各界对如何处理青少年罪犯的不同意见,在2003年通过了《青少年刑事罪行警惩法案》(YouthCriminallusticeAct,以下简称“警惩法案”或“法案”)。“警惩法案”的一大重点是将青少年罪犯划分为严重罪行者或轻微罪行者。对于触犯严重罪行的青少年,应当严惩不赦;对于轻微过失者,则从宽处置。其实,“警惩法案”对青少年罪犯的双重体系处理手法,是糅合了各种青少年惩治理论而建立的。但是,这些理论之间非并行不悖,实际上它们有时互相抵触,因此其在实施及指导青少年司法政策上,显得矛盾重重。为此,在综合现有文献的基础上,评述公众舆论如何影响“警惩法案”的制定,同时研究此法案的理论基础,并探讨其在执行法案的过程当中所遇到的种种疑惑及困阻。  相似文献   

15.
日本青少年的五大社会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75年以后,日本经济由高速增长期转入成熟稳定期,与此相应,日本教育也由“扩大期”转入“荒废期”,在此期间出现了许多让社会各界大为震惊的青少年问题,并以下列五类最为突出。1、青少年犯罪。这是诸多问题中最严重也是最受关注的一个。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并且性质严重,不但涉及偷窃、斗殴,还包括卖淫、贩毒、凶杀。据统计,日本青少年的犯罪率在1983年后曾一度下降,但是从1996年开始又有反弹。1998年,日本少年犯达到1410人,比1997年又增加了2.7%。2、暴力倾向。据报载,1999年秋对2100名中学生实行的调查显示,有14.7%的男生对朋…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已成为一把“双刃剑”。目前中国网民总数已超过3亿人,30岁以下的青年和青少年网民占网民总数的70%。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人格健康,阻碍了青少年情绪社会化的进程。网络依赖、网络性心理障碍可导致青少年的自杀行为。“自杀网站”成为青少年自杀帮凶,沉溺网吧、在线游戏可间接导致自杀。“网恋”有着重大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宋廷玉同志今年80岁,原任武清县政协副主席。去年6月至今年1月,他先后走访了区公、检、法等单位和30余所中小学,撰写了此份报告,对武清区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和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市委副书记宋平顺对调查报告作了批示。认为“很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试论21世纪青年工作者的"网络意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蓬勃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突飞猛进,为跨入以全球数字化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网络经济时代和全人类的文明进步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信息多媒体”、“数字化生活”,尤其是“信息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化影响的全面介入,必将对新世纪成长中的青少年的社会意识、社会行为和社会生活,以及个体技能、素质等的综合发展,产生一系列重大、深刻地影响。这一背景要求我国青少年工作要构建面向21世纪的新模式,青年工作者要增强三大“网络意识”:(1)青少年工作的网络战略意识;(2)青少年工作的网络价值意识;(3)青少年工作的网络对策意识。  相似文献   

19.
《时事资料手册》2004,(1):37-39
公安部2003年12月15日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了首批认定4个“东突”恐怖组织和11名“东突”恐怖分子。中国政府希望国际社会对中方打击恐怖活动给予支持,并愿意与国际社会在打击包括“东突”恐怖势力在内的国际恐怖主义活动中,就反恐怖情报信息交流、引渡和遣送恐怖犯罪嫌疑人、截断恐怖活动的资金来源等方面加强合作。  相似文献   

20.
目前网吧是继电子游戏室后又一个青少年的重要活动场所,青少年成为“网络一族”的主要人群。据调查,在我国近900万网民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占2.4%,18至24岁的青年占42%。因此,研究网吧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纵观近几年网吧的发展状况,笔者以为,网吧为信息交流提供了更加快捷的途径,更加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开阔了视野,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学习电脑的热情。但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也十分严重。具体表现为:(一)过度沉迷网吧,荒废学业。当前在广大青少年中,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