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唐圆梦  史月兰 《前沿》2010,(21):91-93
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我国西部农村,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农民文化素质较低,人口增长过快,农业资源利用不合理,基础设施落后。因此,西部农村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保护资源和环境,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搞好小城镇建设,加快城市化步伐,实现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1年我国农村小康指标体系实现程度的综合评价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3,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认为,大部分城市已基本实现了小康,由于农村经济落后于城市,存在城乡差距过大的“二元结构”,“三农”问题长期困扰着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实现小康的难点在农村,只有农村实现小康,全国才能全面实现小康。小康目标是动态的发展过程,社科院《农村小康指标课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表一)指标内涵城镇化非农化非农化非农增加值比例农村现代化、机械化农村电气化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华坪县委、政府结合实际,审时度势,果断提出了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华坪作为一个山区小县,改革开放以来,利用自身丰富的矿产资源,工业经济获得较快的发展,但全县85%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华坪仍然是一个农业县。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华坪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要实现华坪经济跨越式创新发展,要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实现小康,就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新的思想、新的举措来抓农业农村工作。用“跳出粮食抓农业、跳出农业抓农…  相似文献   

4.
温卓文 《人大论坛》2008,(12):25-25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多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建设、改革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相互连结在一起的。因而,“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也是中国人口发展的一大趋势。在我国,继本世纪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之后,人口老龄化将成为下世纪人口问题的重点。广西是一个农业大省,老年人口大部分分布在广大农村。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下的条件下面临人口老龄化,首先遇到的突出的问题就是养老问题,能否正确认识和解决好广西农村养老问题,直接关系到广西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好坏;关系到广西人口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与否,因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农村养老问题,并从广西现在正处于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切实解决好广西农村养老问题,促进广西经济社会的全面…  相似文献   

6.
农村养老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尤其是我国有近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探讨农村养老保障,对于推动农村社会转型,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乃至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回顾与反思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历程,指出该制度在制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并对改进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展开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我国人口众多,13亿人口中农业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对于实现小康社会、实现全国现代化、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实现国家长治久安非常重要。因此,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要建成农村乃至全国的全面小康社会,其基础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离不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农村稳定和农民安居乐业,也离不开农民收入的增加;没有占全国人口62%的农民的小康,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一句空话。因此,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解决好增加农民收入这个基础性问题。为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农民收入现状,探讨一下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是我国的大问题,关系到我国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解决“三农”问题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素质,实现人的现代化;改变农民生活方式,促进社会风气根本好转。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基础,实现农村产业化是主线,在这一过程中带动农村人口、环境、生活方式及社区治理等各方面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农业大国,又面临突显的二元经济结构,要全面建设包括百分之七十农业人口在内的十几亿人民的小康社会,关键在于农村的小康,而实现农村小康的关键又在于加速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生活得更加富足,更加充实。  相似文献   

1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到国家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邓小平同志讲过“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因此,当前深化农村改革,解决农业发展中的迫切问题,推动农业再上一个新台阶,就成为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任务,自然也应该是我们人民政协在参政议政上需要优先考虑的一个重要领域。现在人们常常讲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主要面临两大问题:一是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问题,一是保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问题。但是,除此之外还有第三个问题我们也不能忽视,即引导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和跨地区有序流动的问题。如果说,解决前两大问题是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两项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加入WTO,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将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我省是典型的农业大省,2013年农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达到24.04%,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4倍;我省又是农业人口大省,农村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64%(约560万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其中农业问题又是解决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与稳定的重要途径和关键。因此,海南热带农业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海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结合海南农业发展实际,笔者重点围绕海南  相似文献   

14.
谢松保 《政策》2003,(5):28-2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在农村。鄂州市60%的人口在农村,同全国的情况一样,建设富裕型小康城市的重点也在农村。近几年来,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虽然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农村经济的总体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虽然出在农业,但根源不全在农业。与工业化程度低、城镇化水平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不高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来统筹研究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跳出农业认识农业,跳出农业发展农业。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教育改革是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它将关系到我国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一、问题的提出中国是农业大国,2/3的人口在农村,农村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为保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顺利推进,中央在东、中、西部各选一省先行试点,并把山东、湖南、贵州定为试点省。一、知识技能:农村发展的巨大需求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贵州是个西部省份,农村农业的比重较大,农业人口占全省人口的80%以上,而农民人均收入在全国处于后位。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在农村。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提高广大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现实是,农民尤其是农村党员干部的素质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一是党员…  相似文献   

17.
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深刻领会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理清这一重要理论的发展脉络,可以认为城镇化战略是党中央解决农业和农村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实现途径中最重要的就是发展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一问题的核心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城镇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般原则与现阶段国情相结合,实现城镇化、人的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三者的良性互动,则是解决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应有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8.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国的农业大省大多在中部,推进中部的新农村建设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中部的新农村建设不仅是我国现代化整体布局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需要。"十五"期间中部地区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农民收入有较大提高,但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仍然面临着挑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在建设中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积极促进中部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新城区统筹建设新城乡的实践,是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统筹城乡的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规划建设,特别是通过新农村建设,通过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在发展中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结合本地实际,新城区统筹建设新城市、新农村的实践探索是以“六新一好”为基本抓手。第一,以发展新产业为着力点,努力构建促进农民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20.
综合信息     
《政策》2010,(9):62-64
“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重点任务确定从全国农业厅局长座谈会上获悉,“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重点要完成四大任务:一是保障供给,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发展.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0600亿斤以上;二是促进增收,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顺利推进全面小康进程;三是夯实基础,大力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技术装备能力建设,稳定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