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明文 《法庭内外》2007,(11):1-1
袁宝璟口头遗嘱有效;首例短线股价操纵案被查处;娃哈哈公司告商标局;“RADO”与“RABIO”不近似;陆毅代言被判赔偿.  相似文献   

2.
联合商标与防御商标的立法价值一、联合商标。防御商标的概念及其意义联合商标是指一个商标注册人在一个商品上注册几个相近似的商标,并且在该商品上只使用其中的一个,其他的备而不用。如杭州娃哈哈厂在同一类产品中一次性注册了“娃哈哈”。“哈哈娃”等几个商标,只使...  相似文献   

3.
法国达能食品公司与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之间因商标转让问题而产生的系列纠纷,已经引起中国法学界和社会民众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原告: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 法定代表人:宗庆后,董事长兼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胡建淼、李永明,浙江省杭州市华夏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团公司。 法定代表人:史玉柱,董事长兼总经理。  相似文献   

5.
史晋川 《法人》2010,(5):25-26
虽然宗庆后在企业经营上比较成功,但我对他作为企业家的评价持保留意见。从宗庆后的个人发展脉络来看,他在处理政府关系方面很老道,娃哈哈集团做到现在的规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可以“绑架”地方政府了。上世纪90年代初,因为娃哈哈不断发展壮大,受到地方政府的关注,地方政府积极支持宗庆后兼并杭州罐头厂,并在政策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钱卫清 《中国法律》2008,(2):39-40,106-108
1996年,娃哈哈与法国达能公司、香港百富勤公司共同组建联合公司,共同生产以“娃哈哈”为商标的包括纯净水、八宝粥等在内的产品。娃哈哈占49%的股份,达能与百富勤佔51%的股份。2007年4月3日一篇《宗庆後後悔了》的报道,使达能欲以低价并购娃哈哈39家非合资公司51%股权的事件曝光,并由此开始了达娃之争。  相似文献   

7.
张良 《法人》2008,(1):42-42
在达能看来,如何博取娃哈哈工会以及娃哈哈国有资产代理人的认可,取得在与宗庆后争斗中更有利的地位,无疑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中美知识产权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由浙江省知识产权局、美国专利商标局主办,中国计量学院承办,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杂志协办的中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研讨会于2011年7月27日在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的中国计量学院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9.
高燕 《中国律师》2009,(6):60-62
“解百纳”事件简介 “解百纳”之争源于2001年。当年5月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向国家工商行政总局商标局(以下简称商标局)申请“解百纳”商标注册,2002年4月商标局下发了注册证书。但此举遭到“威龙”、“长城”、“王朝”等同行的反对,在这场纠纷中,国内葡萄酒业巨头均有牵涉,因而备受业界关注,这场纷争也被冠以“葡萄酒业知识产权第一案”。在“威龙”等企业的反对下,2002年7月商标局认定“解百纳”是红葡萄酒原料品种的名称,撤销了该商标。对此.“张裕”不服.此案进入到行政复审。  相似文献   

10.
1998年以来,投资3亿元的杭州娃哈哈系列饮品,投资5亿元的河北建龙集团,投资8.7亿元的亚太水泥集团,投资3亿元的冀东水泥集团等13户大企业纷纷在吉林省磐石市安家落户。是什么原因使得一个在国内名不见经传的东北小城市引来了如此之多的金凤凰呢?  相似文献   

11.
美国专利商标局于2月2日宣布,将实施“清除积压最久专利申请”(ClearingtheOldestPatentApplications,COPA)计划。该计划是美国专利商标局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举措,致力于消除积压申请的“尾巴”,即指在2011财年初积压时间超过16个月且尚未收到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的专利申请。  相似文献   

12.
闫文军  陈敬 《中国律师》2009,(11):49-51
日前。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下称“食品公司”)与其中方股东之一、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集团公司”)就双方于1999年签订的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效力问题,正在贸仲进行仲裁。许可人集团公司认为,双方同时签订商标使崩许可合同(下称“繁式合同”)及其附件之一简式使用许可合同(下称“简式合同”),旨在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且“繁式合同”中约定的许可期限超出注册商标有效期限、违反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两份合同均应被认定无效。  相似文献   

13.
马翔 《中国律师》2007,(10):24-27
一、从几个商标事件重新审视商标第一个事件:娃哈哈商标案1996年"娃哈哈"商标作价1亿元人民币,出资入股到娃哈哈合资公司。2007年3月法国达能公司为禁止非合资公司使用"娃哈哈"商标.愿出40亿元巨资收购非合资公司51%的股权。2007年5月宗庆后不顾一切欲抢回"娃哈哈"商标的所有权。不难看出商标已成为企业重要的甚至首要的资产。谁失去商标,谁就失去市场、失去利润  相似文献   

14.
美国专利商标局日前宣布将与多个国家的知识产权机构试行增强框架的“专利审查高速公路”(PPH)项目。除美专商局外,参与该试行项目的国家局包括:加拿大知识产权局(CIPO)、日本特许厅(JPO)、澳大利亚知识产权局(IPAustralia)、芬兰国家专利注册委员会(NBPR)、俄罗斯联邦知识产权、专利与商标局(Rospatent)、西班牙专利商标局(SPTO)和英国知识产权局(UKIPO)。  相似文献   

15.
一、基本案情及问题的提出1996年,娃哈哈公司与达能公司、香港百富勤公司共同出资建立了5家公司,生产以"娃哈哈"为商标的包括纯净水、八宝粥等在内的产品。娃哈哈持股49%。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百富勤将其股权卖给达能,达能跃升到51%的控股地位。当时,达能提出将"娃哈哈"商标权转让给与其合资的公司未果后,双方改签一份商标使用合同,其中一款称"中方将来可以使用(娃哈哈)商标在其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而这些产品项目已提交给娃哈哈与其合营企业的董事会进行考虑",即"提交合资公司董事会考虑"是中方使用娃哈哈商标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日前出台的《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程序规定》,自2009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原《商标专用权质押登记程序》同时废止。根据这一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其注册商标专用权出质的,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以下简称商标局)办理质权登记。质权登记申请应由质权人和出质人共同提出。  相似文献   

17.
近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关于“印象丽江”商标驳回行政纠纷案件。 原告覃某于2006年2月向商标局申请注册第5166350号“印象丽江”商标。商标局经审查认为:该申请商标含“丽江”,“丽江”为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不得作为商标注册使用。原告覃某不服,于2009年4月向被告商评委申请驳回复审。  相似文献   

18.
《法治与社会》2007,(1):40-40
问:今年5月,我厂与某公司签订一份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该公司允许我厂使用其注册商标3年,我厂一次性支付相关费用。由于合同未约定须报商标局备案,因此没有办理这项手续。现合同履行快一年了,该公司突然以没有按商标法规定报商标局备案为由主张合同无效。请问:商标使用许可合同不备案就无效吗?  相似文献   

19.
吕冰心 《法人》2007,(7):44-44
达能和娃哈哈,十年前,一场同床异梦的联姻,到今天,却不得不分崩离析。有人说,娃哈哈与达能之争:“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疯也罢傻也罢,总希望大戏落幕。而在这场大戏中,各角色的演出有些出味:娃哈哈与达能如果彻底诀别,娃哈哈合资公司12位高管表示将集体辞职。  相似文献   

20.
原告瑞士雷达表有限公司于1994年4月26日向商标局提出“RADO”商标的注册申请,经核准予以注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第14类手表及其部件,该商标经续展后有效期至2016年1月6日。1995年8月11日,哈尔滨市爱力士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向商标局提出“RABIO”商标的注册申请,也指定使用于第14类手表商品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