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十几年来俄罗斯农村青年的就业观发生了一些变化,青年们希望能变得富有,过上所谓“新俄罗斯人”的生活,有一夜暴富梦想的人增加了,对社会声望高、收入高的职业趋之若鹜,一些青年对在农村工作失去了兴趣。  相似文献   

2.
在日益“内卷化”的就业市场中,部分青年的择业行为表现出“向下兼容”的特点。通过对15名活跃于就业市场的不同类型青年进行深度访谈,按照就业目的和就业能力将青年群体的“向下兼容”择业行为划分为四大类型,即迂回求进型、价值追求型、精准匹配型、乐天知命型。运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对不同类型的“向下兼容”择业行为的形成机制进行剖析。“向下兼容”是青年面对“内卷化”就业市场的变通,政府、学校与社会要在拓展青年职业发展空间、培育积极向上择业观、推进就业信息精准供给、强化就业帮扶四个方面着力,以回应青年群体择业行为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3.
发生在突尼斯、埃及的“街头革命”最终导致政权更迭,令世界瞩目.虽然爆发“街头革命”的主要诱因是高失业率、高通货膨胀、腐败以及总统的强人政治.但能在较短时间内引发政局突变的工具变量,却是互联网与青年.在“街头革命”过程中,互联网发挥了信息传播、汇集民众的关键性作用,而青年则充当了街头抗议的先锋.这两场“街头革命”已尘埃落定,留下的借鉴和启示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4.
吴宗友  丁京 《中国青年研究》2024,(3):95-103+111
当前全国多地正在兴起“引才大战”,相较于大城市人才集聚带来的内卷化,许多青年博士开始选择下沉中小城市“反向择业”。通过对W市“紫云英”引才活动的深入考察,基于“空间图景-空间行动-生活空间”的理论分析框架发现,由于中小城市区位条件改善与就业环境的营造、青年博士对职业发展与自身能力的权衡、将社会不确定性风险转化为对未来的确定性预期等因素,共同构成其反向择业的空间动力机制。综合来看,青年博士反向择业并非受“躺平”心态的消极影响,而是一种“在下沉中突围”的理性选择,能够促进区域间高学历人才协调发展的空间布局、优化博士生培养与教育路径的空间分流、凸显青年博士探寻自主成长空间的先锋姿态。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难与大学生就业观念不理性、用人单位要求不合理以及高等院校对于大学生就业观正确引导的缺失有密切关系。因此,亟须促使大学生群体树立科学正确的择业与就业观,引导用人单位建立科学长效的用人机制,督促高等院校有效引导大学生的择业与就业。  相似文献   

6.
当代青年职业选择及发展趋向陈理得“跳槽”、“第二职业”、“下海”、“人才”,是近年来青年研究文章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词汇。青年人才的流动、青年科技人才的“隐形失业”和下岗青年再择业,又成为当今青年群体的“热门话题”。青年职业的选择是我国青年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王征 《前沿》2013,(22):131-132
消费文化深入国内各个领域,对大学生的学习和择业亦有影响,本文针对大学生就业观分析探讨,阐述消费文化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丁莉婷  安琪 《中国青年研究》2024,(5):102-109+101
成家与立业是青年人生发展的两件“大事”,也是事关个人成长、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当前,对于面临就业选择的大学生而言,对亲密关系的规划已成为影响就业决策的一项重要因素,对青年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择业心态与择业实践产生了新的影响。研究运用混合研究方法,在问卷调查与定量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若干“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的深入访谈,探析青年大学生在面临个人发展利益诉求与亲密关系集体利益冲突时的择业实践与行动逻辑。研究发现,亲密关系亲密度与择业焦虑的关系受到关系承诺度的调节作用。在“高亲密度-高承诺度”“低亲密度-低承诺度”“低亲密度-高承诺度”三类不同的关系形态和各自特有的互动模式下,青年人面临不一样的压力和挑战。除了个体层面的深入反思和综合权衡之外,学校、国家和社会可以从生涯发展辅导、就业服务、政策支持、制度保障、社会氛围营造等多方面助力青年人突破亲密关系与职业选择的冲突困境。  相似文献   

9.
我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不止一次地指出:搞好人体科学和气功科学的研究,一定会导致一场新的科学革命,这场新的科学革命必然引起一场可以改变世界的技术革命。这场革命“要有哲学的指导”。他强调指出:“人体科学和气功科学的研究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  相似文献   

10.
阮莹 《民主与法制》2008,(15):21-24
“像以往多次发生过的情形一样,在人类历史上每一次较大的社会进步的前夕,差不多都发生过一场人生观的大讨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关于人性论,人道主义的讨论,俄国革命前夕关于人本主义和新人生活的讨论,我国五四时期关于科学与人生观的讨论等等,都曾经对社会的前进作出过贡献。”(《中国青年》杂志人生观讨论总结语)  相似文献   

11.
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党的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经历了从培养“革命青年”到“社会主义建设青年”,到“四有青年”再到“新时代青年”的历史性跨越,逐步走向成熟。百年来,党的青年人才工作,始终坚持党管青年的原则,以“推动发展”为主线,以青年成长成才为本,以“德才兼备、信念坚定”为基本要求,以共青团为主要工作载体,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新时代新征程上,总结历史、点亮未来,回顾党的青年人才培养历程,对于扎实做好当前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狠抓思想解放,向转变观念要就业 观念一变天地宽,必须通过教育培训、政策宣传、就业指导、典型示范等办法,帮助下岗职工树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就业观。一是树立自主择业的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人能否就业和找到什么样的岗位,主要由市场来挑选,等靠要没有出路。要引导下岗职工改变那种“进了国企门就是国家人,如今下了岗,等着政府再安置”的  相似文献   

13.
张颖 《人民论坛》2023,(7):107-109
青年就业力是青年作为就业主体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呈现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它既包括促进职业选择、职业适应、职业提升的软实力,也包括岗位胜任、职业潜力发挥等硬实力。青年就业力的提升,关系青年群体就业问题的解决,也关系青年劳动力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坚持“一个观点”,建立“双向认知”,培养“三种情怀”,修炼“四项技能”,是提升青年群体可持续就业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作为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必然会影响和制约着部队青年的思想动态和行为方式。而正确认识和把握由此带来的正负效应,不仅能避免把“商品经济当成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的倾向,而且是做好商品经济条件下青年思想工作的重要前提。从近年来跟踪调查3415名不同伍龄、年龄和来自不同地区青年官兵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受拜金主义的影响,当代青年在就业选择上出现了过度地看重薪酬待遇,忽视个人未来发展重要性的问题。思想尚未完全成熟、家庭环境、现实问题等因素交织影响青年的就业观。为此,可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促使他们更加关注个人未来发展及职业前景。  相似文献   

16.
李秀江 《小康》2006,(4):23-25
中国正掀起一场以降低建筑能源消耗为目标的“能耗革命”,使一直不温不火、徘徊不前的建筑节能开始由幕后走向前台,并成为这场革命的主角。  相似文献   

17.
知识窗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影响全国的著名事件《中国青年》事件《中国青年》是共青团中央创办的一份杂志,“文化大革命”中一度停刊。1978年9月11日,该杂志在复刊第一期上刊登了《革命何须怕断头》一文和童怀周编辑的一组“天安门诗抄”。《革命何须怕断头》介绍了19...  相似文献   

18.
陈微 《青年探索》2000,(3):20-23
反向消费,特指肇始于年轻一代又向整个社会一步步拓展的以青年消费市场引导着消费革命的一种消费文化。现代青年的消费所引起的生活方式变化,其深刻性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世纪,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与影响。通过消费,青年以新的权威受到社会关注与认同,并从消费文化中获得文化反响意义,也由此确立了在社会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孙Min 《岭南学刊》2001,(6):98-100
一场跨越时空的新的信息网络革命 ,将比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技术革命所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带来的冲击更为巨大 ,它将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工作和学习方式。在这场革命中 ,信息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不同的社会主体拥有的资源优势可以说是信息资源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网络正是以信息为“中介”实现了对现实社会的“数字化的表现” ,众多社会关系实现了在网络上的“重新组合和再现”。整体而言 ,网络这种对现实社会的“集合功能”使得网络宛如独立于现实社会的另一个“虚拟社会” ,在这个“社会”中 ,“分工”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十五年前(1981年4月),22岁的苏州姑娘杜芸芸将10万元遗产献给国家时,就有人说她“傻”:“有这么多钱,放在银行里吃利息都抵得上几个人的工资,有清福不享,偏要靠自己劳动生活,这不‘傻’吗?”为此,当时还展开过关于人的价值观的讨论,其结果是全国亿万青年受到一场革命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金钱观的教育,杜安美亦成了全国人民所瞩目、所敬佩的先进典型。1996年10月间日记者采访了杜芸芸,说她现在日子过得“紧巴巴”,女儿节假日要上街逛逛,杜芸芸都不肯:“一上街就要花钱,一花钱就会影响好几天的生活,不去了吧。”记者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