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社会福利体系面临从救济型向制度型、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的战略转变。东亚各国和地区回应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不同,其中日本和韩国的普惠型福利体系最引人注目。我国社会福利体系发展在目标上要有中国特色,功能上要满足社会成员基本需求、实现社会保障的国民待遇、促进社会和经济全面发展,原则上要政府主导、统筹兼顾、可持续发展,范围上要广覆盖、多层次,路径上要城乡一体化,框架上要以社区服务为基础、以社会化福利为主体、以职业福利为补充。我国可能通过颁布《社会福利法》推进社会福利制度化建设,通过改革形成均衡的国家、社会和个人多元分担机制,通过社会福利体系重构开启中国"福利元年"。  相似文献   

2.
对福利国家的反思使我们认识到国家在社会福利供给上肩负有限的责任,因为社会福利存在多元供给主体。作为准公共物品的社会福利供给存在三种途径:国家途径、市场途径和社会途径。理论上讲,社会福利意味着私人受益的公共物品,一般称为准公共物品,不必由国家来垄断提供。通过提供者与生产者的分离与重组的制度安排,社会福利的多中心供给体制呈现出国家、市场和市民社会之间分工与协同的结构关联性。统计数据显示,转型中国既不是一个福利国家,也不是一个福利社会。然而,在社会福利的供给上,出现了作为公共部门的事业法人、作为私人部门的企业法人和作为第三部门的民办非企业之间分立与协同的新格局。基于西方福利国家的改革经验和福利供给的理论建构,走向福利多元主义新范式应该成为转型中国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社会福利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和谐发展程度.国际社会上对社会福利制度的价值取向及改革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止过.中国应在制度型福利价值观与和谐社会理念的指导下,努力构建政府主导的适度"普惠制"农村福利体系.这种制度性选择既彰显了政府的责任主体角色,也是对农村社会长期缺失基本福利的一种补偿,同时回应了中国"福利三角"的不平衡问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提出的"全民共事的发展型社会福利体系"为中国农村社会福利体系的构建提供了较好的框架.它既是人心所向,又切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国情,因而合理性与可行性兼备,可望成功.  相似文献   

4.
6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先后采取了“福利政策”,普遍实行了养老金、失业救济、带薪休假、免费教育、低收入家庭补助等社会福利制度。到8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社会福利开支,一般已占本国政府总开支的1/2到2/3,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5以上,因而它们便竞相宣称自己建成了“超级福利大国”。于是一些资产阶级学者也便据此声称,资本主义的本质已经发生变化,变成了以全社会福利为目的的“福利主义天堂”。我们也有些同志被所谓“福利国  相似文献   

5.
张军 《探索》2011,(5):141-146
本文以东方儒教福利文化下的中国、日本和西方基督教福利文化下的美国、瑞典作为案例,对四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模式、社会福利制度安排的福利文化根基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剖析其福利文化的异同,以及社会福利制度模式的差异。比较的结论在于借鉴与启示,由此,提出了其对于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与发展的三点启示,从而印证福利文化在社会福利制度产生和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追求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时代,研究如何从老年人的需要出发提供老年福利、实施福利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ERG理论框架下分析老年人时间利用调查结果能够探寻该群体行为背后的需要满足状况,为完善老年福利供给与治理提供参考。根据老年人的时间利用特点,老年福利供给应在政府主导下强化家庭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发展社区福利,进一步引导社会力量和市场的参与,加快老年社会福利制度从以满足其生存需要为主的补缺型逐渐过渡到满足其生存、关系和成长多种需要的适度普惠型,从"保生存"逐步转变为"促发展",最终实现老年人需要的更好满足。  相似文献   

7.
社区作为基层自治的主要阵地,在福利输送的"最后一公里"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区福利是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在社区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是工业化、现代化和城镇化的产物。当前,我国福利体系不断健全,基层组织不断完善,然而,补缺型的社会福利作为我国福利提供的主要模式,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极不相符。应建立适度普惠型社区福利,以居民需求为本,将福利输送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构建适度"普惠制"社会福利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中国建立以后到改革开放之前,国家通过企事业单位为就业者提供住房,教育、医疗、劳动保险、生活服务、文化娱乐和福利补贴等社会福利;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福利仅仅作为经济改革的辅助手段为经济建设服务,而没有从维护社会公平的视角出发.未来中国社会福利应从国情出发,建构适度的"普惠制"社会福利模式,在社会福利的目标体系上逐步向全体社会成员扩展;在福利的提供手段上实现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与专业化;在具体的路径上要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和以社区为载体,加强社区福利服务;在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建设上要加强社会福利法制建设、拓展投融资渠道和加强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9.
胡文木 《求实》2017,(7):54-67
我国社会福利政策虽然存在不同的模式之争,但总体上遵循从"补缺型福利政策"转向"制度型福利政策"的发展逻辑。然而,不管是"补缺型"社会政策还是"制度型"社会政策,都已经无法满足"社会权利"不断拓展的"权益"要求和不断增加的财政负荷。因此,必须推动以"再分配"为核心的传统社会政策向以社会投资或生产性为特征的发展型社会政策转型。  相似文献   

10.
"适度普惠"社会政策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社会福利制度正从"补缺型"转向"普惠型"。社会救助权利化趋势要求转变传统理念;社会救助全面化趋势要求以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拓展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社会救助专业化趋势要求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因此,要以公民权利和政府责任为导向,积极培育有利于普惠型社会救助发展的理念;要以受益的普遍性为导向,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扩大覆盖面;要建立健全社会救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1.
在澳门传统的福利政策中,政府承担有限的责任,其角色定位符合传统的"东亚社会政策"模式.回归祖国以来,特区政府加大在社会福利方面的责任承担,提升社会福利水平,提供各种普及型社会福利,政府的角色定位呈现出"混合型社会福利"模式的特点.需要审慎厘定政府在福利转型中的角色定位,实现"强大而有限"的政府定位,确保社会福利得到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有一种倾向,就是把当前西方陷入经济困境的原因归结于"福利陷阱",认为是社会福利导致了西方国家经济下行、债务上升、失业上升,认为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是因为社会福利太超前了,并以此为由反对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当前西方陷入经济困境是资本主义自身固有矛盾周期性爆发的结果,并非福利制度所导致。事实上,福利制度对危机起了缓冲作用,但这种缓冲作  相似文献   

13.
《求实》2015,(8)
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类福祉。然而纵观社会发展的现实,经济社会的不断高速发展却逐渐背离了社会福利的主旨。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高速增长的奇迹,人民的社会福利水平相比过去明显提升。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新风险的出现,社会成员产生了新的福利诉求,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和转型已成必然。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包容性发展理念与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核心价值耦合,并对我国社会福利制度转型的价值取向和具体路径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治理“福利腐败”的“药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春 《廉政瞭望》2006,(5):10-11
利用本属于全民和国家的垄断资源,依靠行政垄断权力,自己决定成本核算,没有竞争压力,通过红头文件"合法"涨价转嫁成本让民众和政府埋单……行政垄断衍生出中国式的行业"福利腐败"。引发社会信任危机,危害公共利益;加剧社会不公;加剧国有资产流失;扼杀创新动力……垄断行业"福利腐败"是一颗附着在市场经济上的"毒瘤"。铲除垄断行业"福利腐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铲除垄断。中国20多年的改革史就是一个反垄断的历程,然而要彻底消除行政垄断,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相似文献   

15.
《探索》2015,(5)
人口老龄化对传统老年福利政策提出了重大挑战。以积极老龄化的政策思维重新建构老年政策,在健康、参与、保障的政策框架下探讨老年福利政策的发展方向,探索老年志愿服务在推动老年福利发展、促进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改变传统老年福利观注重保护和照顾而忽视老年人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的缺陷,有积极作用。但是,在现实的情境中,老年志愿服务的发展也存在观念、政策制度、组织和社区等方面的障碍。克服这些障碍,对推动积极老龄化的政策实践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普惠型福利的实现程度必须有一个适度的范围。从理论上把握普惠型社会福利的适度性,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福利文化是三个关键性考量维度。把握普惠型福利的经济适度性,就是要在扩大福利的覆盖人群范围和供应内容、提高福利供应水平的过程中,保持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动态协调。从社会维度看,既要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做社会福利的顶层设计,也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容纳空间来推进福利的普惠性扩展。普惠型社会福利与福利文化的适度性,体现为福利性制度安排既吸收了中国传统福利文化的合理因素,也顺应了新时代福利价值观、生活方式和福利心理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福利腐败”:社会经济的“毒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本属于全民和国家的垄断资源,依靠行政垄断权力,自己决定成本核算,没有竞争压力,通过红头文件"合法"涨价转嫁成本让民众和政府埋单……行政垄断衍生出中国式的行业"福利腐败"。引发社会信任危机,危害公共利益;加剧社会不公;加剧国有资产流失;扼杀创新动力……垄断行业"福利腐败"是一颗附着在市场经济上的"毒瘤"。铲除垄断行业"福利腐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铲除垄断。中国20多年的改革史就是一个反垄断的历程,然而要彻底消除行政垄断,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相似文献   

18.
福利经济制度是20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成果.福利经济制度注重人本思想,具有内在的经济社会发展观.保障全体公民权益、致力于社会整体福利改善和提高的福利经济制度及以福利经济制度成就的良好社会信用,支持了福利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持续竞争力.福利经济体系是福利国家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中国正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并推进城乡与区域的统筹发展,社会保障经济建设自是当前之重.学习和借鉴福利经济维系社会公平的再分配制度机制,完善和强化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支持和维系社会公正的道德与经济基础,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着力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儿童福利是针对儿童这一社会特殊成员的一类社会福利,它体现着制度化的集体责任,也与对社会权利的追求密切相关。改革开放30多年来,急剧变化的社会结构使中国迎来了社会风险高发期,贫困、收入分化、特殊群体的脆弱性、婚姻关系不稳定等社会问题对儿童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迫切需要国家(政府)既承担起对传统困境儿童的养育监护责任,又要出面援助家庭并监督其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无论是从经济基础还是从经济发展与人口抚养比的变化来看,现阶段建立更高水平的儿童福利制度正处在最佳时机,应当按照成型的制度继续巩固,存在边缘性空白的制度抓紧建立,适合提标扩面的制度尽快科学扩展的总体思路,统筹推进儿童福利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0.
社会福利是人类保障基本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制度性安排。在现代性福利谋划中,空想社会主义构想一种共同体式的福利抱负,并呈现出三重理论图像:在社会心理维度,空想社会主义视福利为营造安全感、归属感的途径,追求一种安全共同体的生活;在民生政治向度,空想社会主义将福利看作成员的一项应得权利,发出社会权利共同体的第一声呐喊;在社会建设层面,空想社会主义开列丰富的福利清单,设计出诸种福利模式,为成员生活提供幸福共同体的方案。空想社会主义共同体福利构想影响了自由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福利思想和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