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在方便大众出行的同时,也因其人员众多、空间狭窄且相对封闭的特点,历来是暴恐袭击、个人极端犯罪的重要目标。公安机关是城市轨道交通安保工作的重要力量而非主要力量,更不是唯一力量。针对部分城市轨道交通公安机关、站区民警存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业务工作过度依赖视频监控、警力保障机制有待完善、协同作战能力仍需加强等问题,要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角色定位,理解站区警务内涵,关键是要厘清站区民警工作要点,主要包括:重要部位巡逻值守、联络协调站区安保工作、组织专业力量加强防范、指导监督运营单位安保以及接处警等。  相似文献   

2.
城市轨道交通缓解地面交通拥堵、方便公众出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十分突出。但是,维护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面临的风险隐患也多、安全保卫压力大,这对城市轨道交通警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公安机关普遍存在专业警力不足、警务理念与工作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改造等方面的问题,论坛汇集了各方的工作经验和智慧成果,提出了大量的建设性意见。在我国公安高等教育体系中,城市轨道交通警务人才培养刚刚起步,搭建警务交流平台促进公安院校人才培养,将城市轨道交通公安机关实战需求与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安保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网格警务、智能警务、协同警务三种警务机制的出现,加速了城轨公安机关警务工作的实践创新和发展。因应这种形势,城市轨道交通警务工作者应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基点,通过"安全站区"建设,划网定格进行源头治理、精准治理,城轨公安机关要依托科技创新,跨部门、跨界别构建智慧、精准、高效、融合的警务智能化网格,牵引城市轨道交通警务机制革新,从而实现因地制宜和讲求实效的社会控制多元化与警务综合治理的协同模式,创建平安有序的城轨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快速发展期,安保工作压力与日俱增,越来越需要先进理论指导公安实战工作,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警务学二级学科成为摆在理论研究人员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设立城轨警务学为公安二级学科是有必然性和可行性的,但城轨警务学科建设目前面临理论与实践发展不协调、基础理论研究薄弱、专业研究人员数量缺乏且学术交流不足等问题,为此,应从立足优势、面向前沿、确定研究方向和思路、凸显学科特色等方面确立学科方向;从培养学科带头人、组建学科队伍、孕育学科创新团队等方面打造学科队伍;建设实验实训平台、信息平台、成果创新转化推广平台等学科平台。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警务理念的更新,警务信息经历了"基础采集、标准化存储、系统应用"到"多方位数据智能融合、大数据深度共享、数据关联挖掘分析"的转变,新的警务工作模式和方法随之而生。为顺应这一趋势,铁道警察学院以应用性和创新性为出发点开发了"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警务"课程。这门课程根据现有城市轨道交通警务工作特点及工作中产生的各类数据,结合"智慧警务"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既能与城轨警务工作紧密结合,又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6.
未来10年将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大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也将给公安反恐安保工作带来新挑战。在当前愈加凸显的社会治安矛盾和日益严峻的反恐防暴局面交错并行的警务新常态下,地铁因其具有点多、线长、面广、人密的特点,一旦遭遇事故灾害甚或暴恐袭击,乘客疏散和救援难度较大,极易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形成恐怖放大效应。因此,针对地铁暴恐事件的突发性与不确定性特点,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的反恐安保研究,不仅是前瞻性的理论问题,更是确保社会稳定的客观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迅猛,公共安全需求日臻迫切,安保工作理念亟待更新,进一步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保社会化发展是保证安保工作成效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应在明确公安机关职责定位、优化警务模式的基础上,引入第三方安保力量,完善相应法律法规,优化教育培训和管理机制,形成合力,共同维护城轨交通安全秩序。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轨道交通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时,公安部门可依托集情报、网监、通信、指挥于一体的城市轨道交通警务智慧指挥中心,实现信息畅通、反应迅速、组织严谨、联动一体、地上地下智能调度的应急指挥之效能。该指挥中心应基于现有城市轨道交通的特殊环境条件及相关国家安防建设标准,创新实现视频巡控、实时可视化指挥等城市轨道交通警务特色职能。立足构建以大数据智能应用为内核的智慧指挥新模式,可对城市轨道交通警务智慧指挥中心的功能体系发展进行再设计,实现人脸识别及重点人员实时比对、违禁物品识别系统、客流强度分析与实时管控及智慧应急处置等功能。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警务(以下简称"城轨警务")是因应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发展和社会公共安全需求而产生的警务新领域,在实务、理论、方法、工具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复杂性,需要一门新的综合性学科来提供知识储备和理论指导。城轨警务的研究对象,是人民警察在维护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稳定工作中,基于法定职责任务而从事的特有的实践活动。城轨警务的知识体系框架,应以"史""论""专"三大模块进行构建"。史"的方面,城轨警务发展史应以专题为线索,梳理城轨业务与城轨警务的关系、传统城轨警务与现代城轨警务的关系,以及城轨业务现代发展与城轨警务现状的关系。"论"的方面,可以风险、场所、人群与控制为主线构建城轨警务基础理论体系的"四梁八柱""。专"的方面,可分日常警务、应急警务和警务保障三大板块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社会公共安全治理方面的新需求、新问题,这些问题之庞杂、现实和迫切,已非某个已有单一学科所能解决,因此城市轨道交通警务学科应运而生。任何学科的理论体系架构都必须建基于这门学科的逻辑起点,而城市轨道交通警务学科的逻辑起点应为"运行安全"。从实践角度说,这是基于对城市轨道交通警务实践的认知、剖析、抽象和验证而得出的结论。从理论角度说",运行安全"也满足学科逻辑起点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高速铁路已经发展形成骨干网的新时代,负责旅客列车安全保卫职责的乘警之勤务如何改革与发展才能建立现代警务机制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当前铁路乘警工作主要存在体制和机制不科学、警力不足、乘警素质不高且年龄结构不合理、法制规范滞后、警务信息化程度低、技术安全防范不足、警务保障不到位、情报主导警务欠缺、紧急接处警协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制约着乘警警务现代化。高铁时代铁路乘警警务机制应该从改革乘警勤务模式、建立旅客列车安保与警务工作协作新机制、建设旅客列车视频监控工程、建立乘警警务信息化机制、加强乘警执法保障和实现乘警管理现代化几个方面来改革。  相似文献   

12.
铁路警务、轨道警务、空域警务、水域警务等皆属交通运输警务之范畴,欲发展交通运输警务专业教育,需先建构其基本理论框架。首先,应辨析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和产业特征,如交通与运输、交通运输与公共交通和大交通的关系、交通运输业的基本特性和构成要素。其次,应梳理交通运输的法律关系和法律体系。再次,应分析交通运输警务的生长发展基础,包括实务基础、业务基础和共性基础。最后,探讨从"史""论""专"三个维度构建交通运输警务的基本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城市轨道交通是为人民群众基本出行提供普遍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具有显著公益特征的民生工程。做好城市轨道交通的安保工作,对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深入推进平安中国建设意义非凡。青岛市公安局地铁分局把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作为安保工作目标,从搭建安保指挥、应急处突、勤务运行和保障建设"四大体系"出发,不断充实完善治安防控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实现路径,切实提升平安地铁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我国民航运输发展迅猛,旅客吞吐量大幅度增加,对民航公安机关警务工作提出了挑战。民航运输产生大量的数据与信息,也高度依赖这些信息、数据,因此"信息化建设"是解决这一挑战的有效手段。民航公安机关警务信息化建设,既是顺应公安警务信息化建设以及民航信息化建设的大势所趋,也是落实国际民航组织对各缔约国提出的信息化建设要求,更是为了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当前,民航公安机关根据行业特点与需求,已全面加强了信息化建设,并通过建章立制规范安保信息管理,推进警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治安形势日益复杂,传统的警务工作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面对新技术、新社情,警务工作更需要与时俱进,而提升警务工作质量的最佳途径是对民警的培训养成。针对火车站站前广场突发警情特征,以执勤民警迅速联合作战、快速处置为目标,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警务培训过程,探索利用智慧警务建立起系统性、完整性的现代警务培训教学模式,是实现理论与实战相结合、人力与技术相配合,提高警务作战能力的一种途径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交通警务"逐渐成为交管改革的新警务模式,对道路交通拥堵治理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智慧交通警务"模式的治堵保畅不仅要有总的策略做统领,更要有具体举措予以保障,治理拥堵不能仅止于道路交通的预警预判,更应该包括执法管理、交通组织、公众参与等,从而使治堵保畅工作更具主动性、动态性、互动性、全面性、服务性和有效性,形成"大数据+"的智慧治理之策。  相似文献   

17.
警务标准化工作作为公安工作规范化、正规化建设的必经之路,得到越来越多公安机关和公安领导的重视.警务标准化工作在快速推进的同时,也遇到了诸多问题和困难.归纳了现阶段警务标准化工作中遇到的若干问题和难题,提出了发展对策,希望对警务标准化工作有实质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刍议电子警务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警务是一种新的公安工作模式 ,它的产生和发展 ,体现了科技强警和信息化时代对公安工作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电子警务概念 ,电子警务的特征 ,电子警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电子警务的建设途径的研究 ,论述了对电子警务前景的展望 ,旨在对电子警务的有关问题提出有益的见解 ,从而进一步推动电子警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水域警务是公安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依循水域警务特点研究水域警务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意义重大且势在必行,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仍十分薄弱。因此,回顾水域警务的源流及发展变化历程,厘清水域警务的概念,找寻并借鉴我国铁路警务人才培养模式和经验,构思"教、学、练、战"一体化模式下的水域警务教育内容和专业化人才培养,不仅非常必要和具有可行性,而且对完善大交通警务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具有补充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要构建交通运输警务理论体系乃至学科专业,就必须运用哲学的思维,深入分析交通运输警务的哲理基础,明确交通运输警务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内涵,探索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范畴体系、知识框架和术语系统。作为一种部门学科的哲理研究,交通运输警务范畴体系的构建可以法学和公安学为参照,在明确起始范畴和基石范畴的基础上,推演出基本范畴。交通运输警务的起始范畴即逻辑起点为"交通权",即公民的交通权利;基石范畴为"交通权利—国家义务"关系;基本范畴包括本体论范畴、价值论范畴和实践论范畴。其中本体论范畴的基本问题有:交通运输警务的本体是交通运输的社会经济关系(物质生产关系);交通运输警务的本质是国家警察机关依据法律规定,对公民交通权利的规制与保障;交通运输警务的实体主要包括规范系统、组织系统、运行系统、设备系统和文化系统。价值论范畴主要包括秩序、平等、安全、人本和效益等五种价值追求。实践论范畴包括职能论、运行论和组织论,是从职能任务、运行机制以及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探寻警务实践活动的特点与规律,以实现改进和提高警务综合效能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