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从2010年起组织机关干部学习《弟子规》《论语》等传统文化典籍,将传统文化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2.
《周易》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一,但它却一直被神秘主义的外衣紧裹着,牢牢禁锢在卜筮、占卦等迷信藩牢之中。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以科学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这部“奇书”,从中挖掘出了不少的瑰宝。《周易》与领导学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古人作《易》,是为了明天道,察人事:“通天  相似文献   

3.
《小康》2007,(3):8-9
不能让小学生盲目学习 《论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文学的经典,小学生应该学习,但是,应当如何学习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小学生年龄比较小,用古代文言文写成的《论语》对他们来说,比较艰深和晦涩,《论语》中建筑了一个相当大的古代道德体系,要求小孩子系统地学习和理解《论语》,显得过于超前。因此,我认为对于小学生来说,在教材中引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之类的简单警旬就足够了,同时配合以通俗易懂的道德教育,深入浅出,让他们渐渐地在成长中领恬传统道德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根据《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先秦历史典籍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周王室逐渐衰微,但传统尤其是文化传统的力量仍然是巨大的。周礼的核心是礼乐文化,而《诗》是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的人热衷于引诗、赋诗,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其作用一是诉诸权威,二是显示博学,三是修饰,这三种作用都带有维持文化连续性的功能。因此引诗、赋诗现象在春秋时期得以不断发展,这样的文化继承传统也为《诗》的传播和阐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引诗、赋诗既是重要的文化交流方式,也反映了当时一种共同的文化倾向。  相似文献   

5.
马士远 《求索》2011,(4):173-175
《荀子》引《书》呈现出了明显的断章取义特性,其诠释的向度多是朝向现实与未来的,而不再是以诠释原义为根底。《荀子》是论《书》较多的一部文献,这说明在经过诸子文化相互争胜之后,《书》不仅在社会中广泛传播,而且在儒家内部也开始进入了实质性的反省阶段,荀子正是其领军者。  相似文献   

6.
再论《文心雕龙》和中国文化传统●张少康十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文心雕龙〉和我国文化传统》的文章①,主要是从《文心雕龙》中所体现的刘勰的基本思想和思维特征角度,来看它和中国文化传统的关系。这里我想再从《文心雕龙》中的几个基本文学理论问题,来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战国时期非儒家学派的《诗》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国时期非儒家的诸子各派都有各自不同的《诗》学思想和用《诗》态度。墨家将《诗》仅作为文献与史料,表现出理性的《诗》学观念;道家的《诗》学思想较复杂,他们追忆周代传统文化中的《诗》,而对旧法世传之史、邹鲁儒士和百家诸子的用《诗》则给以批判;法家对《诗》秉持直接反对和否定的态度;纵横家则表现出了明显地将《诗》作为格言警句来达到说服人主的功利心理。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国《诗经》学史上从未有过的《诗》学思想的分化状态,这也正是汉代学者在统一《诗》本、建立新的《诗》学体系上显得步履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张尚英 《求索》2014,(1):168-174
经过梳理20世纪疑古派关于《春秋》经性质,三传真伪、作者与成书时代等问题的基本观点,可见其击中了很多传统说法的漏洞、总结了《春秋》辨伪史,但对《春秋》经传多方面的价值认识不足、对传统《春秋》学没有做出全面正确的分析评价,可谓得失相参。在此基础上,揭示了疑古派的研究对20世纪《春秋》学的巨大影响,即内容上使《春秋》性质,三传作者、成书时代等问题成了热点问题,开创了《春秋》学史以及关于《春秋》经传历史文化、文学、思想、语言文字等多方面的研究;思维方式上一方面终结今古文之争,破除了迷信与权威,另一方面则形成了轻疑的学术风气。  相似文献   

9.
《治安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教学中除了要讲清基本概念、原理、原则及所涉及的法律条文外,尤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治安管理学》案例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千变万化的治安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张尚英  ;舒大刚 《求索》2007,(7):199-203
宋代《春秋》学文献数量众多反映了宋代《春秋》学的繁荣及其在整个《春秋》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种类分布则展现了宋代《春秋》学讲求会通,注重义理、疑古惑经以及开拓创新的时代特色;时间分布、地域分布则分别展示了宋代《春秋》学发展的阶段性、地域不平衡性,共同揭示了其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1.
正《止学》是隋朝大儒王通以道家思想论处世之道的典范之作。《大学》中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能够知其所止,止于至善,然后意志才有定力;意志有了定力,然后心才能静下来,不会妄动;能做到心不妄动,然后才能安于处境随遇而安;能够随遇而安,然后才能处事精当思虑周祥;能够思虑周祥,才能得到至善的境界。这也是中庸的道理。本书不仅是传统文化关于"止"之思  相似文献   

12.
车录彬 《求索》2010,(10):257-257
《文子》又称《通玄真经》,是道家学派的重要著作,也是探究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必读之书。在唐天宝元年,《文子》与《庄子》、《列子》、《庚桑子》同列为道家四大经典。  相似文献   

13.
李木子 《前沿》2013,(20):57-58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利用本国传统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优秀古典论著则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切入点之一.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礼记·学记》优秀的精神内涵,为思想政治教内容注入了新鲜血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都有极大的启示和指导价值,也促进我们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11月13日,《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经市政府第15届9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为做好该规章的实施工作,具体解读如下:一、《办法》出台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极端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民族丰富灿烂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5.
历史研究中的新探索──读《司马迁评传》与《三国》王书杰1995年。我院张大可教授在传统文化研究中获得了丰硕成果.出版了多部著作.《司马迁评传。和断代史《三国》则是其力作。张大可教授在传统文化研究中,侧重于历史文献学和秦汉三国史两个方面。在历史文献学研...  相似文献   

16.
打破传统研究模式的《诗经》学著作──读王夫之《诗广传》赵沛霖《诗广传》是王夫之研究《诗经》的一部重要著作。此书内容复杂,涉及学科又多,给阅读者带来很多困难。或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迄今为止尚未有论著对它加以研究和评介。这种情况无论对于《诗经》学还是对干...  相似文献   

17.
明代中期川籍儒者周洪谟"居显位,有文名,而又深于经术",其《春秋》学思想主要散见于所著《疑辨录》中。周氏对《春秋》"经文文本"、"周正时月"以及"训经之传"进行了辨疑,所论多出新意。他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的"常事不书"、"书以记异"等《春秋》书法观;另一方面也发挥了《春秋》"尊王"、"崇礼"、"奉天道为政"等经世大旨。  相似文献   

18.
《传承》2010,(15):169-169
<正>《传承》杂志创刊于1982年,原名《广西党史》,由广西区党委党史研究室主管主办。《传承》以"传承红色精神,弘扬中华文化"为主旨,大力发表红色精神、文化传统方面的学术论文,尤其是处在学术前沿的有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稿件,在党史党建、人文历史和文化传统领域较有影响,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相似文献   

19.
《咏而归》     
<正>中信出版社出版定价:49.00元本书收录了作者历年来所写的有关古人古典的短文,用活泼的语言叙述历史和文化。在书中,作者仿佛作了一次春日里的漫游,以春秋先秦为主,穿过《论语》《诗经》《春秋》等经典,兴之所至,迤逦而下,至于现代乡野。从浩大的孔子精神到鱼与茶与酒咏叹古人之志,最后落到几篇谈闲情的文章上去,由家国天下,归结到春水春风、此身此心。作者提供了一种个人回归传统的方式,在传统文化的转折、细碎之处,以一种非常开放、放松、有  相似文献   

20.
《传承》2009,(22):169-169
《传承》杂志创刊于1982年,原名《广西党史》,由广西区党委党史研究室主管主办。《传承》下半月刊以"传承红色精神,弘扬中华文化"为主旨,大力发表红色精神、文化传统方面的学术论文,尤其是处在学术前沿的有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稿件,在党史党建、人文历史和文化传统领域较有影响,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字化期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