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贺某,男,56岁,农民。某日在家中吃完晚饭后,突感不适,紧急送医抢救,入院时神志不清,深昏迷,给予吸氧、吸痰、促醒、抗休克等对症处理,约2h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现场勘查发现橱柜上一铁盒中黑塑料袋内装有可疑白色粉末,家属怀疑可能系中毒死亡,等待解剖期间尸体一直放置在自家窑洞内。1.2尸体检验尸体检验死后6d进行。尸斑呈暗紫红色,位  相似文献   

2.
<正> 本文介绍了从一个妇女死亡25年后的骨头和腐败物中检出苯巴比妥的案例。1962年,一个31岁的女性,张荣,口服苯巴比妥死亡,当时她的全部内脏,胃及胃内容物、肝、肾、心、肺、肠全部被取走,尸体被埋葬,墓深80厘米,1966年对尸体进行开棺检验,取走了全  相似文献   

3.
正含碳物质燃烧不全会产生CO,其引起的中毒俗称"煤气中毒",每年因CO中毒而死亡者居各种外中毒死亡之首。CO中毒死亡的法医学检验,依据现场勘查和尸体表面及解剖所特有的尸体现象外,不难判明其死因。但在法医实践中也会遇到尸体中毒征象不明显、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低、甚至为阴性结果的案例,该类案件需要引起法医鉴定人的高度重  相似文献   

4.
在法医日常检案中,各种中毒的尸体经常遇到,百草枯中毒死亡的案例很少报道,现笔者将遇到的3例百草枯中毒死亡的案例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案例1 2005年6月24日,腾冲县某村的熊某发现其长子杨某误食农药百草枯中毒,熊怕无法向外出打工的丈夫交代,自己也服农药百草枯自杀,遂用汤匙将农药百草枯灌喂其小女。后被发现送医院抢救,熊某抢救无效于6月27日死亡。尸检见口唇青紫,指甲青紫,口腔粘膜及舌头上有烧灼腐蚀痕迹,尸体及衣服上染有绿色药液,解剖见胃粘膜广泛出血,尸体胆囊呈绿色,尸体血液不凝,内脏变化不明显。未进行病理检查。案例2 2005年8月…  相似文献   

5.
<正> 口鼻周蕈形泡沫多见于生前溺水死亡或中毒死亡的尸体,偶见于疾病。扼颈烧死出现蕈形泡沫的案例罕见,现报道1例。 案例资料 郭某,女,24岁。其情夫张某讨钱未果而将其掐昏后放火焚烧,尸体在火场呈头南足北顺床仰卧,体位  相似文献   

6.
苯巴比妥在家兔血保存标本中分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研究了家兔尸体血液室温保存组(10~15℃)和冰箱保存组(4℃)中苯巴比妥的分解动力学。结果表明,苯巴比妥在血液保存标本中分解是非常缓慢的,室温保存组和冰箱保存组的分解速度相近。此结果为疑为苯巴比妥中毒案件中正确评价毒物学分析结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法医学尸体检验中,中毒死亡或损伤致死的案例经常遇到,但中毒合并损伤死亡的案例文献报道较少.本文对20例中毒合并损伤死亡的尸检资料加以分析,从判断死亡原因、确定案件性质等方面进行归纳,力图找出其中的规律和特点.1 资料分析1.1一般资料中毒合并损伤死亡的案例中,男14例,女6例,男女比为7:3.年龄最大者为67岁,最小的19岁,20~60岁16例.其中农民18例,教师和售货员各1例.1.2中毒、损伤与死亡原因的关系本组案例全部经过系统解剖、毒物检验,除3例检见致命性损伤外,其余17例损伤均匀非致命伤.3例有致命伤的案例中,2例检出非剧毒毒物,为损伤致死,1例检出剧毒毒物,为中毒致死;17例非致命伤的案例均检出剧毒物质,均为中毒致死.  相似文献   

8.
毒鼠强中毒9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毒鼠强中毒案件时有发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观察了9例毒鼠强中毒案例,拟通过中毒后临床症状、中毒死亡尸体征象的观察,对现场案件性质、中毒原因的分析以及现场抢救有所帮助。1资料介绍收集的9例中毒人员年龄在2.5岁53岁,其中男性5人,女性4人;死亡6人,存活3人,死亡6人中男性5人,女性1人,存活的3人均为女性;9例中毒人员中,被他人投毒而中毒(死亡)8人,服毒自杀1人。2临床症状中毒死亡6人中,有3人分别在医院抢救3h、36h、20d后死亡,2人为当场死亡,1人中毒后死亡时间不详。中…  相似文献   

9.
吴德清 《法医学杂志》2003,19(2):111-111
1 案例 某男,74岁,在乘车过程中被其他乘客发现其面色苍白、昏迷,即送当地医院抢救治疗后死亡,死者家属怀疑是交通事故所受的损伤致死,要求对尸体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法医检案工作中曾遇1例因误食被有机磷农药毒死的家禽后导致二次吸收中毒致死的案例。从中毒到死亡历时31小时,中毒症状呈慢性积蓄性,通过尸体检验,现场调查及毒物检验,排除了投毒他杀的可能性,现报告如下:1 尸检摘要1992年2月,本县钢厂乡罗××突然  相似文献   

11.
1案例资料某年9月22日,某村居民邱某(男,53岁)在自己家北屋门外死亡,尸体身上和现场有大量血迹,怀疑为杀人案件。现场勘验:尸体坐卧于北屋门外,上身斜靠在一扇关闭的侧门上;北屋中部南北250cm、  相似文献   

12.
汽车内 CO中毒死亡的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法医学实践中, CO中毒颇为常见,且多见于自杀或意外。在大多数情况下尸体检验时可以发现 CO中毒的迹象,尸检后毒物分析确证为 CO中毒。还有一些情况下现场不提示 CO中毒,而尸检时毒物分析发现为 CO中毒。我们报道 4例因汽车废气中的 CO中毒而死亡的案例 ,并结合文献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正> 刘××,女,45岁,农民.1985年2月15日.被邻居纠打仰摔跤后进入医院,医院以"软组织损伤,脾破裂"收入院行剖腹探查术,伤后4天死亡.尸体剖验:见腹膜腔内有暗红色血液约250ml.左肾区腹膜下有血液约250ml,血凝块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因注射海洛因过量引起中毒死亡的案例时有报道,但直接吞服海洛因自杀死亡的案例报道较少,笔者对1例在列车上涉嫌盗窃旅客财物的犯罪嫌疑人突然吞服海洛因自杀死亡的尸体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解剖,观察中毒死亡者的组织病理学的变化,并探讨中毒死亡的原因。1案例资料1.1案情某男,年龄、身份及吸毒史不明。2004年8月28日晚,因涉嫌在旅客列车上盗窃被讯问时,乘人不备突然把随身携带的白色粉末状物吞服,发现后迅速抠出口中异物,刺激咽喉催吐,但吞服异物1h后犯罪嫌疑人出现神志不清,急送医院抢救。入院检查:T36℃、P 140次/min、R8次/min、BP…  相似文献   

15.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某男,56岁,某日晚8:00许因情感纠纷与他人发生争吵并被打一耳光后,面色发紫并突然倒地,后急送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据调查死者生前曾多次吸食"摇头丸"。1.2尸体检验死后第3天进行尸体检验。尸表检查:唇黏膜及指(趾)甲床发绀明显,体表损伤轻微,不足以致命。尸体解剖:心包膨隆,未破裂;心包腔内见积血量约350 m L,伴凝血块形成;左心室后壁心尖部见  相似文献   

16.
一氧化碳(CO)中毒死亡的尸体检验在法医检案中时有所见,一般一氧化碳中毒死亡后皮肤、粘膜出现樱桃红色尸体现象不难判明其死因。但有时一氧化碳中毒死亡不表现出樱桃红尸斑,此时判定其死因则有一定难度,且易被忽视。笔者曾遇到两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某,成年女性,于1962年12月某日晚在家中突然死亡.死后四天作尸体剖验,检见支气管内有少量食物残渣,结论为呕吐物吸入呼吸道致窒息死亡;内脏全部剔除留作标本后尸体用东北松木棺材存放埋葬.1966年死者丈夫供认,因生活中有外遇,故意将50片(每片含0.1g)苯巴比妥研成粉末,混入中药汤汁内诱骗其妻服下,当日深夜死亡.为此于1966年5月开棺检验.尸体呈木乃伊,无内脏,开颅取出已腐败的脑组织全重297克,作毒物化学分析,上海、北京检验结果相反.因此死者丈夫不服原判,提出申诉,推翻原供.为查明死因,笔者于1987年5月赴死者墓地第二次开棺复验,现将检验所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 案例 某日,某村发生一起火灾,放火人杞某被村民抓获,捆绑后放于村小学场坝地面上,约6h把火扑灭后发现杞某已死亡。 1.1尸体检验  相似文献   

19.
毒物剂量往往是决定能否引起毒物中毒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在一定条件下 ,毒物未达致死量也能够致人死亡 ,如多种毒物共同作用。作者曾遇 1例多种安眠药物中毒致死案 ,现报道如下。案例资料2 0 0 2年 11月 2 0日下午 ,某女 (2 6岁 )在吃了酒酿蛋后 ,又服他人投放的苯巴比妥、安定、氯丙嗪 (据犯罪嫌疑人李某交待各投放了七八支 )后约半小时逐渐出现意识障碍 ,并进行性加重 ,于当晚 9时许被送至医院抢救 ,入院后检查 ,患者已呈昏迷状态 ,瞳孔缩小 ,诊断为脑干损伤 ,经过抢救无效于次日凌晨 4时许死亡。检验情况 :死者上身外穿黑色西装 ,内为白…  相似文献   

20.
根据昆虫发育历期推断腐败尸体死亡时间的偏差分析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法医昆虫学,尤其是蝇蛆的发育历期来推断死亡时间,是法医工作者推断晚期腐败尸体死亡时间的常用方法.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复杂的环境和气候条件,该方法推断腐败尸体的死亡时间,推断结果往往存在较大偏差.本文报告3个相关案例以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